
- 時間:2023-01-09 19:51:38
- 小編:ZTFB
- 文件格式 DOC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對于念奴嬌昆侖誦讀心得體會如何寫一
1、了解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正確理解“人生入夢”的思想情緒。
2、理解《赤壁懷古》一詞中寫景、詠史、抒情相結(jié)合的寫法。
3、了解豪放宋詞的風格特點,提高古典詩詞閱讀鑒賞能力。
1、怎樣正確理解《赤壁懷古》的思想內(nèi)容?
《赤壁懷古》融寫景、懷古、抒情為一體,從描繪古戰(zhàn)場的雄奇景色入手,贊一代儒將周瑜的豐功偉績,抒發(fā)作者個人的貶謫失意、功業(yè)無成的感慨。結(jié)尾處“人生入夢”的感慨是作者迅速從惆悵失意中排解出來,表達蘇軾特有的曠達灑脫情懷。
2、作為豪放派代表詞人的蘇軾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樣理解《赤壁懷古》的藝術(shù)特色?
蘇軾以詩為詞,使詞的內(nèi)容不再拘于傳統(tǒng)的離愁別緒,反映較廣闊的社會生活,拓寬了詞的題材;使詞的形式不再為規(guī)定的宮調(diào)、身律所束縛,一掃詞的柔弱氣息,開創(chuàng)了豪放詞派。蘇詞氣勢雄偉,一瀉千里,提高了詞的意境?!冻啾趹压拧肥呛婪排伤卧~的代表作,詞的主旋律感情激蕩,氣勢雄壯。全詞借古抒懷,將寫景、詠史、抒情容為一體,借詠史抒發(fā)作者積極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業(yè)無成的感慨。
聯(lián)系余秋雨的《東破突圍》,引導學生理解分析鑒賞《赤壁懷古》的思想內(nèi)容,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加強課文背誦,通過讀課文、看注解、議特點等方法,提高學生宋詞閱讀鑒賞能力。
介紹余秋雨的《東破突圍》,正是由于被貶職,蘇東坡突破了小人們的包圍,使他真正審視人生的真諦,從而寫出了流傳千古的曠世杰作《前赤壁賦》《念奴嬌 赤壁懷古》?!赌钆珛?赤壁懷古》歷來被稱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蘇軾被貶到黃州期間所寫,表達了詞人對古代英雄的贊美和壯志未酬的感慨。
1、大將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分析“大”“淘”---------有氣勢
淘盡風流人物,解釋風流人物---------無數(shù)出色的人才
2、可懷人物那么多,為什單單懷念周瑜?捕捉有關描寫周瑜的語句,分析周瑜形象
小組討論
明確:小喬初嫁了---------英雄
雄姿英發(fā)-----------有氣魄
羽扇綸巾--------------儒將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大智大勇
是個風流人物
3、作者把周瑜放在怎樣的背景下來寫?
明確:景色描寫中--------------亂石 驚濤 浪花
4、這個景色有什么特點?如何描寫?
明確:氣勢磅礴
穿空-----------峻偉
卷 千堆------------浩大
用了比喻、夸張、擬人的手法
千堆雪比喻巨浪
5、為什么把周瑜放到這樣一個景色中去?
襯托英雄氣概、英雄風采,景和人相得益彰。
6、討論:為什么單單懷周瑜?
參考:①建功年齡
蘇軾四十多歲 團練副使 虛職
周瑜二十多歲就被重用
②機遇
蘇軾遺憾沒有碰到這樣的機會
周瑜碰到了孫權(quán)這樣的明君
③赤壁之戰(zhàn)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④惺惺惜惺惺 蘇軾:“知音如周瑜。”
懷古的目的是為了抒發(fā)感情
7、抒發(fā)什么感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笑什么--------------多情
多情--------------多愁善感
愁什么--------------被排擠 不得志 仕途不平 大志難以實現(xiàn)
感---------------惆悵失意
8 但文章如果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就不是蘇軾了。如何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明確:人生如夢,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盡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應該僅僅是自己,而應該是千古不變的江月,就把這杯酒敬給了千古不變的江月。
應該說他能迅速從惆悵失意中解脫出來,表達了蘇軾特有的曠達灑脫情懷。這真叫做人生短暫,江月永恒,壯志難酬,豪情長存。
全詞由江帶出,景、史、情渾然一體,它洋溢著一種緬懷英雄、追求功業(yè)、寄情自然的那種豪放激情,三維一體構(gòu)成了一種心情,這就是詞的主旨所在。
《赤壁懷古》的藝術(shù)價值,引導學生進一步體味豪放派詞人蘇軾詞作的整體風格
(余秋雨:沒有黃州被貶,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際。)
課后查閱一些資料,思考比較《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和《赤壁懷古》的異同 ,就其思想內(nèi)容或藝術(shù)特色寫一篇短評。
對于念奴嬌昆侖誦讀心得體會如何寫二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紅。——方岳《水調(diào)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
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獎⒂礤a《竹枝詞二首·其二》
刬地東風欺客夢,一枕云屏寒怯?!翖壖病赌钆珛伞鴸|流村壁》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周邦彥《瑞龍吟·大石春景》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塵直到江城?!惪恕杜R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到家應是,童稚牽衣,笑我華顛。——吳激《訴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R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料得他鄉(xiāng)遇佳節(jié),亦應懷抱暗凄然?!n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園亭有懷》
九日黃花才過了,一尊聊慰秋容老?!w可《鳳棲梧·霜樹重重青嶂小》
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K軾《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憑高遠望,見家鄉(xiāng)只在白云深處?!鯙憽赌钆珛伞け艿匾缃瓡谛峦ぁ?/p>
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xiāng)難。——夏完淳《別云間》
樵子漁師來又去,一川風月誰為主?!痖L庚《鳳棲梧·綠暗紅稀春已暮》
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孤雁飛南游,過庭長哀吟?!苤病峨s詩六首·其一》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R綸《長安春望》
京塵千丈,可能容此人杰?回首赤壁磯邊,騎鯨人去,幾度山花發(fā)?!w秉文《大江東去·用東坡先生韻》
對于念奴嬌昆侖誦讀心得體會如何寫三
1、理解詞的思想內(nèi)容:借詠史懷古抒發(fā)壯志難酬的思想感情。
2、理解詞的表現(xiàn)手法:借景抒情借古抒懷及曠達豪放的意境。
3、理解詞的相關知識及流派風格。
借古抒情和曠達豪放的意境。
之前學生接觸過詞的知識以及蘇軾的作品,教授本課應在復習相關知識的基礎上,溫故知新,討論誦讀為主,教師點撥為輔。
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詩詞歌賦如絢麗的星空,輝耀古今。今天我們就欣賞一首宋詞,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板書題目)。
說到宋詞,我們不能不說詞的發(fā)展,說到詞的發(fā)展則必須說到蘇軾。
詞是一種和樂可唱的詩體,興起于隋唐,盛于宋代。初始是民間藝人走街串巷時所唱的曲詞,故叫曲子詞,又叫詩余,長短句,樂府。詞在唐代還不能入大雅之堂,詩人在寫詩之余偶爾為之,晚唐五代到宋早期,詞也只是寫些男女戀情和離愁別緒,題材極窄。那種深邃闊大的懷古之情裝不進詞的形式里,詞風也以婉約清麗為主。到蘇軾為之一變,他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凡入詩者皆可為詞。且大氣豪放,一改傳統(tǒng),開一代詞風,成為豪放一派的領軍人物,使詞這一文學式樣,發(fā)展到空前的程度。這以后的詞壇,豪放與婉約并舉,清麗與壯歌齊暉。
“詞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詞有詞牌和題目之分,詞牌規(guī)定了句數(shù)字數(shù)和聲律,與內(nèi)容無關,如“念奴嬌”。詞又分小令(58字內(nèi))、中調(diào)(59——90字內(nèi))、長調(diào)(91字以上)。詞的段叫片或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少有的奇才和全才。散文、詩歌、書法、繪畫樣樣皆精,且成就卓著。散文與其父其弟皆為唐宋八大家,詩與黃庭堅并稱,詞與辛棄疾并稱,書與米芾等并稱四大家,畫開徽州一派。蘇門一家傳世美談甚多。有一副聯(lián)贊道: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文傳千古,峨眉共比高。
寫作背景
這首詞寫于神宗元豐五年,當時47歲,兩年前貶黃州團練副使(民間自衛(wèi)隊的副隊長),蘇早年有大志,但在黨爭激烈的環(huán)境下,屢遭貶斥。兩年前因?qū)懺娫馊苏_陷,被捕入獄,險遭殺害。但他的達觀使他從未對生活失去信心。這首詞就是被貶后復雜心情的反映,他借對古跡的描寫和對古人古事的敘述,抒發(fā)了自己壯志難酬的情懷。
這首詞屬中調(diào),分上下兩片,上片寫赤壁之景,抒對古代英雄的緬懷之情。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大江,指長江;淘,淘洗;風流人物,英雄人物。滔滔江水,滾滾東流,多少歷史英雄,被時間的流水淘洗而去。此句交代赤壁的環(huán)境,既是寫眼前之景,又含有暗喻,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大江,不是歷史的長河嗎。此句開頭,登高懷遠,視野開闊。一下子概括千古,真是大氣磅礴,盡顯豪壯情調(diào)。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故壘,黃州古老的城堡,一說古戰(zhàn)場遺跡?!叭说朗恰?,即“人說是”。據(jù)考,三國時的赤壁在武昌,蘇軾游得赤壁在黃州,名赤鼻磯。詞人用“人道是”,可見他知,此赤壁非彼赤壁,只是借以表達懷古而已。三四句寫赤壁的地點,并引出周瑜。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亂石”寫山勢。亂,多而雜,寫山勢,照應前面登高遠望視野開闊,奇峰異嶺盡收眼底。凸顯了山勢的奇崛和高峻?!绑@濤”,因波濤洶涌,令人心驚,故曰“驚濤”;以顯水之洶涌?!扒Ф蜒保捎帽扔?,即顯宏大又顯壯觀。此句寫景,用筆極簡,但筆力雄健,景色奇絕,場面壯觀。非大手筆不能。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江山如畫,”上承“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毖矍八姡啦粍偈?,難以盡述,故曰“江山如畫”。接下來則盛贊“一時多少豪杰”,在赤壁大戰(zhàn)這個舞臺上,一時間有多少英雄共同演出了著雄壯大劇。此句總結(jié)概括,上承寫景,下啟周瑜,收束上片。
——上片寫景感懷,視野曠達,氣象萬千,蕩人心魄。盡顯豪放之風。
下片寫周瑜和自己,重在敘事。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遙,因遠曰遙;小喬句表面寫婚姻,實則寫其年少,有英雄襯美人的作用,以凸顯少年英雄,奮發(fā)有為————此句寫人,英雄年少。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羽扇綸巾”,《三國演義》給人們一個誤解,以為只有諸葛亮這樣裝束。實則不然,魏晉上層人物以風度瀟灑,舉止雍容為美,“羽扇綸巾”則代表這種名士派頭?!坝鹕染]巾”借寫服飾顯其風度閑雅;“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寫其韜略,胸有成竹,指揮若定,從容不迫。詩人筆下的周瑜,何其豪壯。此句凸顯其英雄業(yè)績。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神,指精神;故國,赤壁;神游故國,是說自己身臨赤壁,思接周瑜,精神進入到當年的環(huán)境。“多情應笑我”是倒置句,即應笑我多情。想到周瑜34歲建立奇功,自己已近中旬“華發(fā)早生”,一事無成,兩者何其不同。寫自己多情,一事無成。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江山依舊,人事已非,淪落無聊,老大徒傷,于是慨嘆人生,借酒澆愁。酹,將酒灑地,表示祭奠。因月在江中,故用。此句雖讓人感受到作者的消極情緒和蒼涼之感。但此句卻難掩作者達觀之情。
——下片寫人,先寫周瑜,后寫自己;周瑜讓人景仰,自己壯志難酬。
總看全詞,上片重在寫景,將江山之美和懷古之情融為一體,視野開闊,景色奇絕,氣象萬千,蕩人心懷,盡顯豪壯之情調(diào)。下片則重在寫人,在對周瑜的塑造上,詩人借周瑜的雄姿英發(fā),赫赫戰(zhàn)功,彰顯了一種英雄豪氣。寫自己消極蒼涼不掩撒酒江月的豪氣。這一切都營造出壯闊雄渾的意境。在表達壯志難酬的同時,讓人感受著詞的巨大魅力。
寫景抒情,人物塑造。
烘托映襯,是用乙托甲,使甲更為突出的手法。作品從“千古風流人物”到“一時多少豪杰”。到周瑜步步縮小,而周之后,筆鋒一轉(zhuǎn),引出自己。這樣,前邊的一切都退居到陪襯之位。到這兒讀者才明白,寫古人古事,只是手段,以古比今,抒情言志才是目的。
《念奴嬌﹒赤壁懷古》實是蘇詞的代表作品,古今詞壇經(jīng)典,今天我們學習這首千古絕唱,不僅汲取著思想的營養(yǎng),還能感受到通篇散發(fā)的藝術(shù)魅力。
1、背誦。
2、整理有關詞的知識。
3、體會作品表現(xiàn)的豪放風格。
對于念奴嬌昆侖誦讀心得體會如何寫四
1.把握本詞“景、史、情”相融合的寫作特色。
2.通過對語言的分析,把握內(nèi)容,感受風格,領會思想。
1 怎樣正確理解《赤壁懷古》的思想內(nèi)容?
《赤壁懷古》融寫景、懷古、抒情為一體,從描繪古戰(zhàn)場的雄奇景色入手,贊一代儒將周瑜的豐功偉績,抒發(fā)作者個人的貶謫失意、功業(yè)無成的感慨。結(jié)尾處“人生入夢”的感慨是作者迅速從惆悵失意中排解出來,表達蘇軾特有的曠達灑脫情懷。
2 作為豪放派代表詞人的蘇軾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樣理解《赤壁懷古》的藝術(shù)特色?
蘇軾以詩為詞,使詞的內(nèi)容不再拘于傳統(tǒng)的離愁別緒,反映較廣闊的社會生活,拓寬了詞的題材;使詞的形式不再為規(guī)定的宮調(diào)、身律所束縛,一掃詞的柔弱氣息,開創(chuàng)了豪放詞派。蘇詞氣勢雄偉,一瀉千里,提高了詞的意境。《赤壁懷古》是豪放派宋詞的代表作,詞的主旋律感情激蕩,氣勢雄壯。全詞借古抒懷,將寫景、詠史、抒情容為一體,借詠史抒發(fā)作者積極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業(yè)無成的感慨。
[教學設想]聯(lián)系余秋雨的《東破突圍》,引導學生理解分析鑒賞《赤壁懷古》的思想內(nèi)容,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加強課文背誦,通過讀課文、看注解、議特點等方法,提高學生宋詞閱讀鑒賞能力。
一,導入:
我們在上節(jié)課學習了蘇洵的《六國論》,看到蘇洵啊,我想到了朱德同志的一句話:“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這三父子指誰?(蘇洵,蘇軾,蘇轍),這三父子中我們最了解誰?(蘇軾),我們在上冊書學過他的什么文章?(《赤壁賦》),他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下那千古奇文的?(烏臺詩案,被貶黃州)
二,我們以正常人的心態(tài)去思考,當時的蘇軾的內(nèi)心是否很痛苦?(痛苦),在當時他的內(nèi)心是矛盾的,從入仕的角度講,他渴望能夠被世人看重,被朝廷看重,所以他有種中國人都具備的思想(學生當時居然在下面接了一句阿q精神,的確是這樣的),所以他塑造了一個偉大的英雄形象,誰???(曹操)還能記得當時是怎樣形容曹操的么?(學生開始背誦: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呵呵,我們在以前講過,他到黃州之后共寫了三篇比較著名的文章,分別是前后《赤壁賦》和一首祠《念奴嬌·赤壁懷古》,我們從詞中又能發(fā)現(xiàn)什么呢?我們的教學目標是尋找英雄,那英雄在哪里呢?英雄和蘇軾有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來學習這首千古名篇。
板書《念奴嬌·赤壁懷古》
三,學生朗讀文章
a, 熟讀文章,想,能否用最恰當?shù)恼Z氣把詞的氣勢表現(xiàn)出來。(山東大漢,擊節(jié)而歌)
b, 能否找出文中的英雄?
(說明,這個過程多放點時間,讓他們自由朗讀,盡情發(fā)揮,注意讀音:了liao 三聲,還hai 二聲)
四,剛看到這首詞的時候,我的腦海里突然閃現(xiàn):太熟悉了!想到什么詞和它相似的么?(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有什么相似?(學生有點太興奮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亂七八糟的答案,基本都能提到大江,英雄,只要說出英雄就好了)這一句詞可以說是對《三國演義》里的人物作了一個總體上的評價,都是英雄。但在蘇軾的眼里,有個人物更特殊,不用英雄來說,而是用“風流人物”,這是誰啊?他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蘇軾不把它當作英雄,英雄和風流人物有什么區(qū)別?從詞中能找出來么?
五,學生從詞中找出修飾周瑜的關鍵詞及作者的態(tài)度,并討論這個關鍵詞對周瑜的形象是怎樣的作用。
⒈周郎
⒉公瑾
⒊小喬初嫁
⒋羽扇綸巾
⒌談笑間
總結(jié):這是一個 的周瑜形象。
六,蘇軾為何創(chuàng)造了這樣一個剛?cè)岵奈潆p全的近乎完美的人物?(歷史上的周瑜其實是很難稱為英雄的,缺乏英雄最起碼的胸懷,不然就不會出現(xiàn)三氣周瑜的鬧劇)
這個問題學生是很難回答的,放開讓學生去鬧吧,很多學生會想到和作者自身有關,二者是個對比,表現(xiàn)作者的什么什么等等。這個問題在于去引導和教師的個人看法。這個問題學生回答不出來,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趁機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學生缺乏的是一種遷移。
七,既然想不出來,我們換一個問題:這首詞被稱為豪放詞的代表,他是豪放詞么?老師認為它算不上豪放,特別是最后一句,你們認為呢?
(學生議論紛紛,開始翻資料駁斥我了,調(diào)到了他們的積極性,我們輕松,他們也高興,呵呵)
豪放表現(xiàn)在:⒈景物描寫大氣 學生特別喜歡舉“亂石……”那句,應該指出,大氣的是“穿,拍,卷”這些詞展現(xiàn)的是一種無比的力量。而不是“亂石等”
⒉重點是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把“人間如夢……”正確解釋了,表現(xiàn)了蘇軾的一種超脫
八,這首詞表現(xiàn)了蘇軾的超脫,什么文章還提到了他的超脫呢?
學生馬上聯(lián)系到了《赤壁賦》,最后的勸客表現(xiàn)了蘇軾的超脫,于是問題回到第七個。
蘇軾的超脫是怎么得出來的?
曹操是個英雄人物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寄情于山水中
曹操是個英雄,比曹操還要厲害的人物周瑜不也被“浪淘盡”了么,只留下了“故壘,亂石”,人的一生其實和夢一樣,不必計較過多的,還是灑酒酬月吧。所以兩篇文章的主旨是一致的。
那他羨慕英雄么?
并不羨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人,應該活的曠達一些,超脫一些。
對于念奴嬌昆侖誦讀心得體會如何寫五
【教學目標】
1、反復吟詠成誦。體會蘇詞豪邁詞風。
2、掌握情景交融寫法。
3、領會詞人借景來表達復雜的情感。
【教學模式】
誦讀法旁批式
【誦讀法】:就是并用心、眼、口、耳出聲閱讀的一種教學法。傳出文字的情趣,暢發(fā)讀者的感興,它可以邊讀邊想象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景,然后再用語言把想象中的畫面描述出來。其標準:聲情并茂合一。其精髓:熟讀精思,口誦心惟。
【旁批式】:在正文旁邊寫的評語。旁批就是對字詞句的含_釋,或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或?qū)懽骷记傻姆治?,或由此引發(fā)的聯(lián)想想象,或語言風格的品味,或人物性格的分析,或人物潛臺詞的填補,或前后的鉤連,或讀者的抒情議論,總之它就是認真品讀原文,在把握原文的基礎之上不斷追問、不斷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有所獲的過程。力求簡明扼要,言簡意賅,語言凝煉精辟,一語中的。其標準:準——整體把握,準確理解;深——品味語言,深入挖掘;美——顯現(xiàn)積淀,體現(xiàn)文辭美。
誦讀是旁批的基礎,旁批是誦讀的提升,兩者相依相隨,互為促進。
教學過程
激情導課積蓄情感
林語堂先生曾這樣評價一個人,說他“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shù)的_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對,這個人就是蘇軾,下面讓我們一起學習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走進蘇軾的內(nèi)心世界,感受他不一樣的人生。
(課前分發(fā)蘇軾的材料,尤其“烏臺詩案”前后、詩文書畫成就以及后人對他的評價,便于學生能角度了解蘇軾,有助學生對文本的解讀。)
初讀——把基調(diào)
宋朝俞文豹在《吹劍錄》中記錄當時詠唱蘇詞花絮,從中可看出蘇柳的不同詞風,那就是蘇豪柳俗。(展課件)
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詞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惫珵橹^倒。
我們也來唱一回“大江東去”,朗讀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把準其情感基調(diào)。
學生朗讀,教師巡視,讀讀議議,與學生探導朗讀技巧,把準節(jié)奏和情感。
學生甲:朗讀……
師生點評。再讀。
學生乙:朗讀……
師生再點評。再讀。
學生丙:朗讀……
…………
結(jié)合寫作時代背景和借助課前發(fā)給的資料,知人論世,讓學生熱烈討論,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定準調(diào)子,明確:
整首詞基調(diào):自豪,陶醉,敬佩。
第一句:有感嘆回憶之感。讀出陶醉之情。“千古風流人物”,稍微重讀,緩慢,漸漸地把調(diào)子提上去。尤其要反復揣摩推敲這一句,因為它是真正體現(xiàn)蘇軾的豪邁詞風。
第二句:調(diào)子降下來,抒情,平緩,讀出向往之情。
第三句:升調(diào),語速要快,有節(jié)奏感,“穿”“驚濤”“拍”“千堆雪”要重讀,讀出排山倒海的氣勢來。
第四句:降調(diào),輕柔平緩。
第五句:“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弊x出平和,羨慕;“雄姿英發(fā)”讀重音,讀出崇拜無限仰慕之情。
第六句:“羽扇綸巾,談笑間,”輕松,瀟灑,尾音加重,拖一字一音,為“檣櫓灰飛煙滅”積蓄情感,“檣櫓灰飛煙滅”讀升調(diào),語速稍快,讀出指點江山鎮(zhèn)定自若的氣概來。
第七句:神游之感,有點不知不覺地遠逝,讀出緩慢而空曠之感。
定完情感基調(diào)后,再鼓勵學生自讀,試讀,范讀以致背誦。自個揣摩品味蘇軾詞豪邁風格。
品讀——明寫法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再一次品讀。從小學到高中學了不少的詩詞,比較《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的寫法是否一樣,(一樣)。請用一兩個字來概括上下闋分別寫了什么?
明確:上闋寫景,下闋抒情。
寫什么景?抒什么情?
下面讓同學們利用旁批式學習法,各抒己見。
寫景: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旁批點預設:時間:大浪淘盡。背景:波瀾壯闊。人物:眾多、風流。區(qū)分“風流人物”與“英雄人物”異同。如此恢弘的場景有何用途?(面)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旁批點預設:方位詞對比,東——西,一逝去一永存。用詞嚴謹——人道是。挖掘“三國周郎赤壁”的真正內(nèi)涵。(點)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旁批點預設:手法——夸張、擬人、比喻。角度——高低遠近。色彩——碧藍、渾黃、潔白。作用。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旁批預設點:結(jié)構(gòu)——承上啟下。寫法——虛實結(jié)合。鋪墊照應。與毛澤東的“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異同。
綜合旁批點預設:寫景點面如何有機結(jié)合?
旁批展示:
學生甲:……
師生點評……
學生乙:
師生點評……
學生丙:
師生點評……
小結(jié):上闋詠赤壁,著重寫景,為描寫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僅寫出了大江的氣勢,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進來,表達了對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詠的人物?!皝y”“穿”“拍”“卷”等詞語的運用,精巧獨到地勾畫了古戰(zhàn)場的險要形勢,寫出了它的雄奇壯麗景象,從而為下闋所追懷的赤壁大戰(zhàn)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
抒情: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旁批點預設:—歷史的真實,藝術(shù)的真實,聯(lián)想到如今許多名人雕像?!斑b想”引發(fā)的情思。英雄配美女……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旁批點預設:從言談舉止分析周郎的形象(外在——英俊瀟灑,風流倜儻。內(nèi)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手法——檣櫓(借代)、灰飛煙滅(夸張)。從周郎聯(lián)想到謝安,同樣風流倜儻、決勝千里之外,蘇軾為何不選謝安?或者曹操、孫權(quán)、劉備、諸葛亮?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旁批點預設:“我”多情,有什么情?為何“華發(fā)”早生?李白有“舉杯消愁愁更愁”,而蘇軾卻是“一樽還酹江月”?一仰一俯,可看出兩人性格上有何不同?
綜合旁批點預設:詞人營造出一種怎樣的意境?如何表現(xiàn)的?
旁批展示:
學生甲:……
師生點評……
學生乙:
師生點評……
學生丙:
師生點評……
小結(jié):下闕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fā)自己功業(yè)無成的感慨。寫“小喬”在于烘托周瑜才華橫溢、意氣風發(fā),突出人物的風姿,中間描寫周瑜的戰(zhàn)功意在反襯自己的年老無為?!岸嗲椤焙髱拙潆m表達了傷感之情,但這種感情其實正是詞人不甘沉淪,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表現(xiàn),仍不失英雄豪邁本色。
(師生點評,必須結(jié)合學生旁批實際,同一點內(nèi)容上,在指出精彩和不足的同時,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其中,敢于展示自己的杰作,可補充可延伸可反駁;不同點的內(nèi)容上,啟發(fā)他們有不同的見解,教師誘導的同時,要幫助學生匡正,不能放任自流,不能任憑他們天馬行空)
美讀——析情感
所謂美讀,就是有選擇的讀,選自己以為精彩的詞句,再三悟讀,讀出蘊含語言表象之內(nèi)的真正意思,透過語言悟出情感,以達“熟讀精思,口誦心惟”之目的。
調(diào)動學生思維和智慧,利用旁批,抒寫自己讀后感受。
旁批展示:
學生甲:……
師生點評……
學生乙:
師生點評……
學生丙:
師生點評……
從中概括本詞要表達出的情感,往往有以下幾種:
建功立業(yè)之說。從“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使“檣櫓灰飛煙滅”的周郎想到自己。
自甘沉淪之說。從“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推測?!扒Ч棚L流人物”又如何?最終不就大浪淘沙嗎?就算儒雅風流的三國周郎而今又安在哉?
積極向上之說。從自己四十五歲還想像周郎一樣能夠建功立業(yè)想到。
多情傷感之說。從周郎得到孫權(quán)傾國之托到自己的“烏臺詩案”比較預測。
人是個復雜體,蘇軾更是如此。正因為復雜才塑造出豐滿的人物形象。他的情感之所以復雜,還要到他的詞中去分析和理解。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基礎,因勢利導,指導他們學會從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多角度揣摩人物情感,討論、分析、整合,得出比較確切而被人普遍認可的答案。
總結(jié):以飽含深情地背誦本詞來結(jié)束本課教學。
對于念奴嬌昆侖誦讀心得體會如何寫六
1、經(jīng)過對語言的分析,把握資料,感受風格,領會思想。
2、理解賓主互襯,虛實相襯的寫作特點;
3、了解豪放宋詞的風格特點,提高古典詩詞閱讀鑒賞本事。
1、重點:本詞的語言美,思想美和藝術(shù)美的統(tǒng)一。
2、難點:蘇軾詞的風格特點。
一課時。
講讀課。
一、導入新課
(課前發(fā)《東破突圍》給學生)介紹《東破突圍》,正是由于被貶職,蘇東坡突破了小人們的包圍,使他真正審視人生的真諦,從而寫出了流傳千古的曠世杰作《前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赌钆珛沙啾趹压拧窔v來被稱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蘇軾被貶到黃州期間所寫,表達了詞人對古代英雄的贊美和壯志未酬的感慨。
二、解題
1、以提問方式復習作者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畫家,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書法與黃庭堅、米市、蔡襄并稱“宋四家”。與其父蘇詢、其弟蘇轍并稱“三蘇”。
2、關于豪放派詞
豪放派對婉約派而言。詞原先是從民間小調(diào)發(fā)展來的,多以艷情為題材,語言清麗,音律嚴謹,表現(xiàn)婉曲含蓄,就用“婉約”兩字來形容它的風格。之后慢慢有了變化,到蘇軾筆下,詞的題材被大大拓寬了,所謂“以詩入詞”,形式上也不再嚴格遵守腔調(diào)韻律,詞境更壯闊了,確立了豪放派的風格。豪放派詞人中,辛棄疾是集大成者。
3、讓學生介紹寫作背景
蘇軾早年頗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在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中屢遭貶斥。1079年,他突遭逮捕,審訊,這是*“烏臺詩案”,他最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傊?,蘇軾貶黃州,是因為遭人暗算,不知不覺轉(zhuǎn)入政治的斗爭漩渦,而不是什么因?qū)懺姽粜路?。他這次受打擊,心境是復雜的,所以游赤壁時寫下了這首詞,抒發(fā)自我的抱負。
三、整體感知
1、指導朗讀,疏通文字。
誦讀提示:這首詞歷來被視為豪放派的代表作,應讀得鏗鏘有力,表現(xiàn)出作者對歷這場戰(zhàn)爭的向往和對英雄的景仰;最終的感慨語盡管包含消極情緒,也應讀得灑脫,不要當作低調(diào)處理。
2、從章法上說,詞的上片大多側(cè)重寫景,敘事,下片側(cè)重抒情。
(板書)
上闋:(赤壁)(懷古)
所見:大江、故壘所想:千古風流人物
亂石、驚濤一時多少豪杰
下闋:(懷古)(傷今)
所憶:(周郎)雄姿英發(fā)所慨:多情善感
風流瀟灑早生華發(fā)
才華橫溢人生如夢
上闋:(赤壁)(懷古)
所見:大江、故壘所想:千古風流人物
亂石、驚濤一時多少豪杰
下闋:(懷古)(傷今)
所憶:(周郎)雄姿英發(fā)所慨:多情善感
風流瀟灑早生華發(fā)
才華橫溢人生如夢
四、詞句鑒賞
①思考:“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一句在全詞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大江東去”是赤壁之戰(zhàn)的襯景,“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是“懷古”的點題。這一句泛寫作者憑高遠眺,所見所感,是全詞起興之筆,詞一開頭就濃縮了浩瀚的時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風流人物融成一片,創(chuàng)造了一個的曠遠、深沉的意境,為“周郎”出場造成聲勢。
②思考:“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繪出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明確:亂石壁立,高聳入云,怒濤澎湃,雪浪千迭。先寫江岸,后寫江水。既正面描述赤壁江山勝景,又勾勒古戰(zhàn)場景象,真可謂是有聲有色。
③思考:“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過渡。“江山如畫”承上,“一時多少豪杰”啟下,由狀景過渡到述人,十分自然。這一聲慨嘆將懷古之情和江山之勝融為一體。“一時多少豪杰”是虛寫,既照應了開頭“千古風流人物”,又為下片寫周瑜作了鋪墊。
④討論:為什么單單懷周瑜?
明確:a、建功年齡
蘇軾四十多歲團練副使虛職
周瑜二十多歲就被重用
b、機遇
蘇軾遺憾沒有碰到這樣的機會
周瑜碰到了孫權(quán)這樣的明君
赤壁之戰(zhàn)中主要主角是周瑜
c、惺惺惜惺惺
蘇軾:“知音如周瑜。”
懷古的目的是為了抒發(fā)感情
⑤思考:詞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插進“小喬初嫁了”一語?在對周瑜形象的刻畫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
明確:周瑜儒將風流,從容瀟灑,指揮若定。插寫小喬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氣宇不凡。詩人贊頌周瑜非凡的膽略,意在抒發(fā)自我年將半百而功業(yè)無成的感慨。
五、探究思考
如何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是進取還是消極?
明確:“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是蘇軾對人生的無限感慨,有大徹大悟、超脫塵俗的味道。蘇軾在《前赤壁賦》里說:“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里說:“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以往照古人?!币苍S蘇軾在想:人生真的猶如一場空夢,輝煌像周瑜那樣是一生,郁悶像我蘇軾一樣也是一生,在滾滾不息的長江面前,在圓缺循環(huán)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挫折,郁悶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開,才能出得來,所以,蘇軾才會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這就是蘇軾的生存智慧,這就是蘇軾的達觀態(tài)度,這也就是蘇軾的詩意人生。
不能改變環(huán)境,那就改變心境,這難道算是消極嗎?這其實告訴我們一個樸實的生活道理,當你遇到人生苦難時,抱怨無濟于事,傷感徒增煩惱,所以要學會自我解脫和心靈釋放,想想人生也就猶如一場夢,“古今將相今何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天大的困難放到短暫而寶貴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計較什么呢?這就是人生的豁達境界。蘇軾年輕時也是意氣風發(fā),拼搏進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烏臺詩案”讓他站到了死亡的邊沿線上,也許鬼神在向他敲門的時候,蘇軾才能真正的體會和領悟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如果說這就是“消極”,那么,我想說,人生需要這樣的消極,建立自我的彈性人生,或許正是一個人積極進取的另一種表現(xiàn)。
六、品讀烘托和映襯的表達技巧
⑴烘托: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質(zhì)更加突出,乙起陪襯作用。詞中“千古風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戰(zhàn)時的“多少豪杰”,最終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主要地位。
⑵映襯:映襯是烘托的特殊形式,一方面“以乙托甲”,一方面“以甲托乙”,有互相彰顯的作用。詞中有兩種映襯:①實景與虛景映襯。作者親眼所見的景象是實,作者想象的戰(zhàn)爭情景是虛,二者互相襯托。②周瑜的“雄姿英發(fā)”與作者的“早生華發(fā)”相互映襯,既顯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嫌出作者的壯志未酬。
七、小結(jié)豪放詞的特點
1、要有壯闊景
2、要寫英雄事
3、要表功業(yè)志
4、要抒蒼涼的情
對于念奴嬌昆侖誦讀心得體會如何寫七
1、熟讀并背誦全詞。
2、理解作品中景物描寫的作用及作者借古抒懷的表達方式。
3、理解作者在詞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4、感受蘇詞的豪放風格,培養(yǎng)學生面對挫折時具備博大胸懷的能力。
1、理解和掌握作品中借古抒懷的抒情方式。
2、體會品味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1、誦讀法。
2、提問法。
3、講授法。
4、合作探究法。
借助多媒體完成教學。
一、導入新課
課前播放《滾滾長江東逝水》。
同學們,剛才播放的應該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囊皇赘枨恰度龂萘x》的片頭曲,這首歌曲會讓我們想到那個鼓角爭鳴、充滿紛爭的亂世——三國,那是個催生英雄的時代,如今雖世殊時異,但那些人的名字至今流傳。請看下面的詩句: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鞠躬盡瘁的諸葛亮)
天下英雄誰敵手?生子當如孫仲謀。 (馳馬射虎的孫權(quán))
釃酒臨江,橫槊賦詩。 (文武雙全的曹操)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qū)時無忘赤帝。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現(xiàn)處不愧青天。
(忠肝義膽的關羽)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三國時期的英雄,作為蘇軾,他又最欣賞誰呢?(周瑜)三國英雄如此眾多,為何他偏偏對周瑜如此推崇?(板書:為何獨愛周瑜?)
現(xiàn)在,就讓我們放聲朗讀全詞,在其中尋找答案吧。
二、朗讀全詞。
1、教師范背。
2、全班齊讀,并思考:這首詞的基本感情基調(diào)是怎樣的呢?(豪放)
好,這就是我們對這首詞的初步感知了,而蘇軾如何體現(xiàn)出這種豪放的呢?我們后文見分曉。(板書:如何體現(xiàn)豪放精神?)
三、分析題目。
“念奴嬌”是本詞的詞牌名,其調(diào)高亢,念奴是唐代一個很著名的歌妓,調(diào)因此而得名。
“赤壁懷古”是這首詞的題目,告訴我們的主要信息是:蘇東坡在赤壁這個地方游覽的時候,觸景生情,緬懷古人。(板書:寫景——懷人)
那么,蘇軾是如何安排這兩塊內(nèi)容的,我們接著往下看。
四、寫景片段分析。
1、學生齊讀本詞的上闋。
2、提問:上闋描寫赤壁景色的句子是什么?體現(xiàn)了赤壁的什么特點?
討論后明確:
1、“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2、雄偉壯觀。(意思接近即可)
3、我們雖不能親眼目睹赤壁的壯觀景象,但從作者字里行間可以感受它的雄奇,這完全歸功于作者高超的寫作藝術(shù),試就以上面三句為例分析。
學生討論后明確:用詞:“穿”、“拍”、“卷”;手法:夸張、擬人、比喻。
“穿”字寫出山石直插云霄的高峻;“拍”字寫出波濤撞擊巖石發(fā)出的聲響;“卷”字則寫出波濤起浪后的洶涌澎湃。
4、試分析此段景描寫的作用。
明確:渲染氣氛,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場蓄勢。
研講:滾滾東去的長江水洶涌澎湃,然后鏡頭慢慢前移,我們會依次看到散亂高聳的山石直沖云霄,洶涌的駭浪猛烈的撞擊著江岸,滔滔江流卷起千萬堆似雪的波浪。如果在這樣的鏡頭中在配上詩朗誦,那就是“大江東去”、“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而這就是我們的赤壁古戰(zhàn)場,我們的“如畫江山”。
五、人物形象分析
同學們,我們的舞臺布置已然完畢,背景就是這如畫的江山,當追光燈亮起,照在哪里啊?(豪杰。最終聚焦在周瑜的身上,此時,主人公出場。)
這個周瑜怎么樣啊,請同學們讀有關周瑜的部分“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1、稱呼:公瑾。稱字表示尊敬。
2、婚姻狀況:小喬初嫁了。思考:為何不是出嫁?作用何在?
要點:年輕有為;襯托手法,美女配英雄;周瑜同孫權(quán)的親戚關系也是其成功的重要條件。
3、相貌打扮: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
總結(jié); 威武英俊、風度翩翩,儒將風采(當時比較時髦的裝扮)。
4、作戰(zhàn)能力: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點撥:以少對多,卻能如此淡定,更顯其英雄本色。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遙想”以下幾句塑造出一位春風得意、威武英俊、意氣風發(fā)的青年將領的形象。
六、蘇軾內(nèi)心活動。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江山依舊,可人事全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業(yè)的地方,卻是作者被貶之后游歷的去處,面對這樣的周瑜,面對如此的功業(yè),他心里是有個比較的,且看下圖:
周瑜————————蘇軾
年齡: 剛過而立 年近半百
生活: 幸福美滿 屢遭不幸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華發(fā)
際遇: 功成名就 壯志未酬
我們所認識的蘇軾是何許人也?他很有才華,散文方面很有造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開創(chuàng)宋代豪放詞風,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的代表,擅長書畫,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伤氖送緟s極為坎坷,“烏臺詩案”不僅使他官場受挫,更險遭殺頭之禍,于是他是帶著一身的疲憊,滿心的傷痕,來到黃州這個荒涼的小鎮(zhèn),想到自己年近半百卻不能同周瑜一樣建立功勛,可以說壯志未酬,但他還是渴望建立功業(yè),這正是他仰慕周瑜的地方,也難怪他發(fā)出“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這樣的感慨了。
七、合作探究:“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體現(xiàn)是積極還是消極的情感?(解決詞中體現(xiàn)的豪放精神)
明確:蘇軾此時已經(jīng)47歲了,他被貶到黃州,游覽赤壁美景,如畫江山,再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名垂青史,已經(jīng)立下赫赫戰(zhàn)功。而自己雖然不失優(yōu)秀,可年華老大,功業(yè)少成,還可能如周瑜那樣嗎?想到這,蒼涼、消沉之情是難免的,肯定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但是蘇軾畢竟是蘇軾,他并沒有真正消沉,他又特別想得開,蘇軾可能在想,如畫的江山,儒雅的英雄,多情的美人,還有流傳千古功業(yè),即使周瑜這樣的風流人物不也是被“浪淘盡”了嗎?人生就如夢境一般,何必過于執(zhí)著呢?所以他特別灑脫,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開,才能出得來,因此,蘇軾才會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因為同他們?yōu)榘椋攀怯篮?。(憶《赤壁賦》)這就是蘇軾的生存智慧,這就是蘇軾的達觀豁達態(tài)度。
總結(jié):此句反應了作者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在貌似**的言辭中激蕩著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豪邁情懷。
八、高考延伸。
提問: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新聞社團心得體會報告 新聞社團工作總結(jié)(7篇)
- 廠房裝修合同協(xié)議書(優(yōu)質(zhì)18篇)
- 2023年鄭州特大暴雨感悟心得體會(大全20篇)
- 法治思想心得體會市監(jiān)局實用 法治思想心得體會文章(5篇)
- 氣象學術(shù)心得體會簡短(優(yōu)質(zhì)9篇)
- 新聞社團心得體會怎么寫(模板8篇)
- 最新護理專業(yè)知識試題心得體會范文(通用8篇)
- 2023年學習意外險的心得體會報告(實用12篇)
- 最新愛護眼鏡遠離近視心得體會精選(7篇)
- 裝修營銷與洽談心得體會怎么寫(實用9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jié)(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jié)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jié)(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jié)(優(yōu)質(zhì)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zhì)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jié)(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