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2023-11-12 19:52:44
- 小編:ZTFB
- 文件格式 DOC



讀后感是對書籍內(nèi)容進行客觀評價和主觀感受的一種方式。寫讀后感時,可以通過對作品的細節(jié)和情感描寫進行深入剖析,使文章更具有思想性和感染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這些范文可以給你提供一些寫作思路和靈感。讀后感是對書中內(nèi)容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個人感悟的表達,每個人的讀后感都是獨特的,希望大家可以通過閱讀這些范文,找到屬于自己的寫作風格,創(chuàng)作出更加精彩的讀后感作品。
人間詞話讀后感范文簡短篇一
讀第一版的時候,這本書給我的印象只是王國維的一段段評論,正文下面一條條平息、注釋里一首首詞作、一位位詞作家和詞評論家——完全凌亂的文字,“花非花、霧非霧”,所謂此話,在水一方,只能遙望。再讀幾遍就會發(fā)現(xiàn),此書形散而神不散,果然“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辭脫口而出而無嬌柔裝束之態(tài),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言氣質(zhì)神韻不如言境界”。例如王偉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國維謂之“此等境界,可謂千古壯語”。
王國維還指出,境界有理想和寫實之分,又有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之分。“有造境,有寫境,次理想與現(xiàn)實二派所之由分。然二者偏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比合乎自然,所寫之境,必鄰于現(xiàn)實之故也?!本拖耨T延巳的《醉花間》詞“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俊朗清雅,能夠感動別人的永遠是對真實的升華,而不是純粹的虛構(gòu)與寫實,這正是美的根基所在。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這,罔不經(jīng)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说谌辰缫病!?/p>
王國維所謂的三種境界,第一種即入門前茫無頭緒,求索無門的疑惑與痛苦,第二種是叩門時以苦作舟、以勤為徑、上下求索的執(zhí)著與忍耐。第三種則是功夫到家參透真諦的喜悅與釋然。王國維這段話鞭辟入里,假使晏、歐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嘆服王氏的才情與睿智吧。
學術(shù)知識如是,人生目標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為了尋找、追求人生目標,先迷茫、后奮斗,繼而反思,最后達目標,然后接著進行下一次的追尋。人生目標并不唯一,但無論多少,成功的人生旅途中都交織著矛盾、執(zhí)著與喜悅。用王老的話:給自己一個定位。我們現(xiàn)在處于上下求索的階段,或曰“潛龍勿用”。希望有一天,我們會乘千里風破萬里浪。
人間詞話讀后感范文簡短篇二
《人間詞話》是近代極富盛名的文學理論批評著作,它集中表達了王國維的文學,美學思想,使中國古典文藝美學的歷史上里程碑的重要作品。他繼承了中國文藝批評的傳統(tǒng)形式,乃是段章零語,靈機閃現(xiàn)處便是絕妙好辭成文。所以這本書極大程度的保存了這種寫作的真實。這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王國維《人間詞話》的手稿原文;第二部分是附錄。讀了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頓覺詞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深,當你遨游其中使你會覺察自己的渺小與無知。
最初接觸王國維的那三句精辟的論斷: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不可不歷三種之階級:“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同叔《蝶戀花》此第一階級也?!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歐陽永叔《蝶戀花》此第二階級也?!北娎飳にО俣?,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階級也。并不知道是出自他的著作,但已對概括除此三境界的人敬仰不已,便生出急迫閱讀此書的念頭,其時,學習中國古典文學,老師推薦必讀的.書目中就有這本。因為經(jīng)歷的淺薄,閱讀時感到困難重重,比較晦澀難懂,匆匆讀了一遍了事。但是經(jīng)過了十幾年的時間,人生的閱歷積攢的比較豐富,閱讀了較多的書之后,突然又一次想讀他一讀。再讀之后,對這位天才的敬仰由此劇增。他有關(guān)詞的境界的論述確實極為精辟,極為精彩,堪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他引領(lǐng)了一代文學批評的脈搏,引導(dǎo)人們?nèi)绾稳徝溃绾卧谠~中品味,感悟,獲得美的熏陶。一首詞從怎樣的角度去鑒賞。例如,他提出了“無我之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有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他提出了這兩個重要的概念,引導(dǎo)作者和讀者向更高的層次邁步。
人間詞話讀后感范文簡短篇三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先生對中國傳統(tǒng)詞作的分析和總結(jié),并在書中提出了許多新穎獨特的個人觀點,其中一些沿用至今。并且這些觀點不僅僅對詞適用,對人生同樣適用。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先生接受西方美學思想的洗禮之后,對中國舊文學反思所作的評論。王國維先生早年從事西方哲學的研究。但后來他厭倦了對西方哲學的研究,轉(zhuǎn)而致力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度碎g詞話》便是他這個時期的作品。書中雖然時時體現(xiàn)出他的一些西方思想,但就全書的體裁和批評方式而言,其實與中國傳統(tǒng)的詩話詞話一類作品,例如李清照的《詞論》,是相似的。
此書,在一開始便提出了“境界”這個概念,并且后面絕大部分內(nèi)容都是圍繞著“境界”二字展開的。一開始,王國維先生便說:一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人生同樣如此。我覺得一個無論什么樣的人,都應(yīng)該有自己理想,都應(yīng)該讀一些經(jīng)典著作,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yǎng)出一種高雅的境界,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而有了這些,我們才能自成高格!
接著,他又說: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故也。不僅是詞,造境、寫境自唐詩便開始興盛。其代表分別為李白和杜甫,李白的詩,借意象描意境,顯得比較深曠,并且包含著一些對永恒哲學的思考,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nèi),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nèi),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nèi),故有生氣。而杜甫的詩大多借事說事,顯得比較務(wù)實。詩詞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鳴者也。故歡愉之辭難工,愁苦之言易巧。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庇形覠o我之境用于處理事情同樣適用,若在我們處理事情的時候,皆是以我觀物,那么我們必定會以自己的喜惡標準去定義它們。這樣,我們很多時候都會覺得它們違背了自己的意愿,所以覺得很郁悶。荷爾德林說:人當詩意的棲居。怎樣才能做到詩意的棲居,每天都盡量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呢?最好的方法便是我們可觀的去對待一些事情。
王國維先生在這本書中提出了三境界的概念。這三個境界不僅是這本詞評的精華所在,同時也是學習、工作以及對人生的態(tài)度的精確的概括。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罔不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贝说谝痪辰缫?。“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说诙辰缫病!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贝说谌辰缫病4说日Z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睂τ谧髟~,在沒有接受系統(tǒng)學習之前,我們會覺得作詞會是一件很復(fù)雜的事,例如什么樣的詞牌名有什么來歷,適用于什么氣氛,應(yīng)該有多少字,韻律應(yīng)該怎樣,這些都是很復(fù)雜的。而對于學習和工作,我們剛開始的時候,由于尚未接觸過這類事物,所以我們總是覺得眼前的事物很深奧,很難懂,就像是一條望不到頭的天涯路。對于人生態(tài)度,在我們?nèi)松^形成的初期,難免會對人生發(fā)展的方向,人生理想感到迷茫,因此看不到前進的方向。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睂τ谧髟~,經(jīng)過初步學習,掌握了作詞的基本理論常識之后,便是要漫長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有意義的細節(jié)、培養(yǎng)自己的感覺。而對于學習和工作,當我們基本入門之后,便是需要大量的練習和實踐來熟悉所學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能鍛煉自己,而大量的訓練必定會讓我們覺得很枯燥無味,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堅持才能獲得進一步發(fā)展。對于人生態(tài)度,在我們明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之后,就必須的為著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奮斗,人生的路畢竟是很漫長的,所以我們的奮斗也許只有到我們離開的時候才能結(jié)束吧。但無論是上述哪個方面,我們的付出都是為了我們的理想,所以再辛苦我們也得堅持,再辛苦我們也不會后悔、遺憾。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睂τ谧髟~,當我們經(jīng)過了時間的歷練,再回首自己的經(jīng)歷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其實最好的作品應(yīng)該是出自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而對于學習和工作,當我們經(jīng)過無數(shù)枯燥、機械的訓練后,我們會悟的很深奧的道理。當我們掌握了這些道理之后,再回首自己走過的路,其實我們早已超越了我們原來的目標。對于人生,當我們走到人生盡頭,獲得所有成就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其實在我們走過的路上,會藏著許多我們未曾發(fā)現(xiàn)但是卻更為深奧的道理。
在《人間詞話》中,作者大量的使用“境界”一詞來描述所要表達的事物以及情感,“境界”是《人間詞話》的理論核心。王國維先生之所以用“境界”一詞來描述,也許是因為看重于其可以真切生動地表達感受,對于內(nèi)在的情意和外在描寫的景物而言,沒有比“境界”更好的詞語了,而“境界”是什么東西?這或許是我們永遠也不能說清楚的吧!或許境界就是一種道德修養(yǎng),也許是一種思想品格,也許是一種行為方式。不過從葉嘉瑩著的《王國維及其文學評論》中關(guān)于境界的討論來看,似乎有了一點可以自我安慰的理由,作者認為王國維選擇“境界”一詞來作為他的評詞的特殊用語,是因為這種選擇符合中國文人在用詞時強調(diào)“有出處”的慣例,所以盡管語義含糊模棱到足可以概括一切作品、衡量不同藝術(shù),但也依然為讀者所接受。可也許這也正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用詞的魅力,沒有精確的解釋,卻有很廣博的意境,有一種很大氣的味道在里面,這是很值得我們?yōu)橹湴恋摹?/p>
總的說來,《人間詞話》是近代極富盛名的文學理論批評著作,它集中體現(xiàn)了王國維的文學、美學思想,是中國古典文藝美學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它總結(jié)了清代以前所有比較出名的詞風,并對各詞派的主要人物做了分析,最后來學者研究詞作提供了重要材料。并且,他提出了對詞作分析的新方法的理論,受到了國內(nèi)外學者的普遍重視。更重要的是,這些這些理論不僅能用在詞的品析上,同時也有著巨大的人生指導(dǎo)作用??傊?,這是一本讓人受益匪淺的書,值得一讀!
人間詞話讀后感范文簡短篇四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將人生三境界如此劃分。以世間最浪漫而熱烈的情愛擬喻生活,本身就對生命有著真摯的崇敬和熱愛。第一境是濃厚的思念,是望穿秋水的企盼,是生活中必要的人、事、物與目標;第二境是掙扎后依然倔強地堅守,是不悔一路走來的拼搏;第三境是豁然開朗的徹悟,不經(jīng)意間便得到了生活的饋贈。
其實,回顧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不正是在經(jīng)歷此“三境”么?每個新生命呱呱墜地后,在父母和長輩的殷殷期待下成;長大后,為了生活,為了各自的人生目標,努力拼搏,不懈堅守;不管最后成為怎樣一個人,也無論各自從事什么職業(yè),有怎樣的成就,到一定年紀后,會忽然頓悟:其實生活本就如此。王國維大師的人生三境界,劃分之絕妙,讓人嘆為觀止。這是對人生境界的高度概括與提煉,可以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人生如詩,天地間自有詩情畫意。王國維對于詩詞的評析和賞論都收錄書中,與其說這是他的作品,不如說是詩評如詩。而《人間詞話》中所提出來的“詩詞當以‘意境’為上?!辈坏貌徽f,《人間詞話》本身雖然是評論性文章,卻仍有意境、仍有境界,這或許也是它經(jīng)久不衰、成為名著的原因之一吧。
讀《人間詞話》,與單獨讀詩、讀詞完全不同??梢詮臅辛私獾皆娫~的境界、人生的境界,就仿佛由優(yōu)美的平仄韻律進入了另一個新鮮的世界。雖然有一些評述過于高深晦澀,有如“霧里探花”般虛虛實實不清,但我在通讀之后仍能從中受益,甚至感覺余音繞梁,經(jīng)久不散。
而其中所說的“詩人當有感而發(fā),不能無病呻吟”,“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之類的觀點,于我而言。也很有啟發(fā)。它將中西藝術(shù)融合,將文學的層次又提升了一個檔次。這也是王國維大師自身的一個境界吧。我們作為教師,對于自己的教學、對于學生,必須滿懷真情,教育才不會是“無病呻吟”,才能真正實現(xiàn)唐代韓愈《師說》中所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再引申到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尤其是習作教學中,必須引導(dǎo)學生寫出真情實感。不說大話,不說套話,這樣的文章才能打動讀者。要寫出這樣的文章,自然要有平時的積累,包括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和寫作素材的積累,我們在教學中要引導(dǎo)學生用心觀察生活,并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廣泛閱讀的習慣?!霸娙水斢懈卸l(fā),不能無病呻吟”、“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在此基礎(chǔ)上寫出的文章,必能走進讀者的心。
《人間詞話》是女兒推薦我閱讀的,我第一次全面了解了中國詩詞的魅力,同時也深刻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文學素養(yǎng)之匱乏。說來慚愧,閱讀《人間詞話》時,我都會提前準備好一本《新華字典》,因為不時會碰到不熟悉、不理解的字,得經(jīng)常借助字典小老師。雖然如此,每每讀到特別喜歡的詩詞,我都會情不自禁地一遍又一遍、大聲地朗讀,這時,女兒總會投來詫異的目光。雖然只通讀了幾遍,特別是讀第一遍時,確實比較累,但自我感覺收獲還是不小的,不僅提升了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而且對自己的生活、工作,甚至良好的心態(tài)構(gòu)建都有很大幫助。接下去,我準備嘗試背誦里面的詩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本書非常值得一遍又一遍反復(fù)閱讀。在此,我強烈推薦大家,尤其是語文老師都可以抽時間好好讀一讀《人間詞話》一書。相信,一定也會像我這樣收獲滿滿!
人間詞話讀后感范文簡短篇五
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是一部佳作。初讀之,感受到的是一種花非花、霧非霧的感覺,未能讀出其中的意味;二讀,似乎能夠粗略的覺察到詩詞中的情境與詩人的感想;再讀之,其帶給我的便是震撼。詞話來自人間,是經(jīng)由人所抒發(fā),是人自身的生活感想蘊藏在詞話里,字里行間里透露的是每個詩人內(nèi)心的自我獨白。
王國維先生將詞話分為三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保ǔ鲎躁淌獾摹兜麘倩ā罚┐四说谝痪辰纾弧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保ǔ鲎詺W陽修的《蝶戀花》)此乃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保ǔ鲎孕翖壖驳摹肚嘤癜浮罚?,此第三境也。當然,讀完《人間詞話》,我發(fā)現(xiàn)不僅詞話分為這三境,我們的人生也需經(jīng)歷這三種境,“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此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說王國維先生是論詞而作,但是《人間詞話》不僅僅是對詩詞進行評價批評,還富有藝術(shù)與美感。先生在評價屈原《九章·涉江》中寫道:“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笨?,先生評價詩詞,好似將詩詞看作是一位楚楚動人的女子,如何算作優(yōu)雅,在于其氣質(zhì)的突顯而不在于外貌的張揚。而先生又在評價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快哉亭作·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時,說道:“然此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內(nèi)美?!毖哉Z間將情感融入,傳達出的那種美的質(zhì)感十分真摯強烈,并且顯得十分樸實自然,極具親切感。
而先生評論大家之作,如蘇東坡、辛棄疾,則稱“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即使沒有讀過《人間詞話》,蘇軾與辛棄疾的詞都耳熟能詳,他倆的詩詞在我學習生涯中時常出現(xiàn),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又一句“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兩位大儒詞創(chuàng)功能十分了得,后世也有“要嫁就嫁蘇東坡”的呼聲,只為其極高的文學造詣;而辛棄疾雄壯豪邁的寫作風格也讓我們感嘆老將的雄心大志難酬。當然,其二人也正如王國維先生所說都具有寬廣的胸襟、長遠的目光以及淵博的學識,他們極高的思想境界并非輕易就能獲得,也需要腳踏實地的積累,去發(fā)現(xiàn)、去感受、去追求生活的新知,敢于挑戰(zhàn)、敢于批判,付出總會有回報,不然只能是東施效顰了。
“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王國維先生如是說。情語不能當面表達,那么景語成了最好的傳情方式?!皷|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眲⒂礤a的《竹枝詞》這樣寫道,到底是“晴”還是“情”呢,怕是只有當時的劉禹錫才能體會吧。景中有許多等待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探尋的新事物,它其實也是一種另類的情感,這點在詩詞中體現(xiàn)挺多。一說及春夏,便感到生機活力;一提及秋冬,便好似融入凄冷肅殺之境,可見詞是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獨白,景是他們情感獨白的載體。
人間詞話讀后感范文簡短篇六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自古以來,千秋數(shù)載,明月,一直是人們心靈的寄托。相思情誼、離愁別緒、貶謫之苦、家國大義,都在朦朧的月光下一一展現(xiàn),至今仍未褪色。
今夜,你為何如此惆悵?你才華橫溢,與文采非凡的他宛如一對璧人,天造地設(shè),比翼連理?!傍P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凰”,那是他為你譜的曲??!你忘了嗎?即使他數(shù)盡世間皆無“億”,就算他欲納茂陵女為妾。但“凰兮凰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這樣的情意卻永遠也不會改變。你與他兩地相隔,只得獨守空窗,來時芳華已變白頭,可在朝堂上,他卻是意氣風發(fā)。縱是百思想、千系念,最終卻都化為萬般無奈把郎怨。這一切,只能怪造化誤算,因果錯亂。
高樓送客,自是依依惜別,心情悲戚,卻道酒不盡興。寒江寂寂,惆悵如滾滾江水流不盡;明月高懸,友情似皎皎霽月照人心。為何今夜不能眠?恨你深情厚意;為何今夜不能醉?怨你恩重情濃。友人遠去,你遙望江北遠山,孤寂之情必會油然而生吧!“一片冰心在玉壺”,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與冰心渾然一體,于濃淡相間中傾訴著你的愁苦。
“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你從性靈詠物語,傳神至極。冷寒的,也不止是沙洲和梧桐;含恨的,究竟是孤鴻還是幽人?靜夜如此寂寞,又何須漏壺提醒辰次?月兒依然殘缺,不見有清滿的佳期!疏淡的笑墨,似寫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詞境,難歇哀憤的心情。雖然你左遷黃州,孤苦難泄,恰逢花甲之年,更是體衰年邁,卻觸發(fā)于弗克自己,流露于不自知。這正是你才學、氣度,與大家思想的體現(xiàn)??!
金陵的王氣黯然已收,但緩緩流淌的秦淮河,依然承載著六朝金粉和風流韻事,見證著興衰成敗,經(jīng)歷了滄海桑田。我知道,你一定希望你的國家永葆盛世,也一定期盼你的才華賣與皇家。怎料你登不上幽州黃金臺,怎知你尋不著自己的伯樂!那大寶之下,流了多少無辜之士的血,寒了多少能人志士的心?不過是江山的是非角逐,卻引來恩怨的各自報復(fù)。而如今,你卻還能聽到后庭花的歌聲,不得不嘆惋這繁華垂暮,花開花落不會太長久,落紅滿地歸在寂寂中。
容若曾道:明月多情應(yīng)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閑行獨自吟。
是??!若明月有情,必將笑盡天下騷客們。
一輪缺月,引起無數(shù)悲憤仇恨之人的共鳴,而從未改變的,是人們對團圓的期盼和對美好的向往。在月圓之夜,斑駁的月光可以把從前的離恨化成歡笑,可以撫慰這黯淡星光、燈火昏黃。而我只愿花長好、人長健、月長圓。
人間詞話讀后感范文簡短篇七
最近讀了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這是一本評論詩家、詞家及詩詞作品的文藝著作,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好書。讀之后不僅讓我享受著徜徉在詩詞的長河中的美妙和快樂,而且激發(fā)了我對詩詞的進一步的熱愛,對以后研讀和重溫經(jīng)典古詩詞有一定的啟發(fā)和幫助。下面簡單小結(jié)如下:
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認為詞以境界為最上,詩人的人格是創(chuàng)造境界的首要條件。詞有“隔”與“不隔”之區(qū)別。而且還關(guān)注作者“憂生”“憂世”的意識。境界說觸及詩詞創(chuàng)作中的方法、構(gòu)思、語言等問題。他認為詩人的人格是創(chuàng)造境界的首要條件。境界的創(chuàng)造分為“造境”、“寫境”;分“有我之境”、“無我之境”,如“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是“有我之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無我之境”。要達到“無我之境”需要人生的豁達與釋然,“無我之境”優(yōu)美,“有我之境”宏壯。而且境界并非單獨指景物,喜怒哀樂也是人內(nèi)心的一種境界等等,此外,王國維把“真”作為評詞的標尺,認為寫景的最佳境界在于即景生情,自然流露,如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一般(不隔),他不喜歡過多的雕琢,更喜歡自然清新、感情真摯的作品。
在對詞家的評論中如溫庭筠的詞句秀、韋莊的詞骨秀、李煜的詞神秀。最高境界是神秀,所以,王國維極力推薦李煜的詞,他說詞到李煜那里才開始擴大,感慨也更加深刻,使詞從戲子的歌變?yōu)槭看蠓虻腵詞。李煜的詞是他血和淚的凝聚,他的悲劇改變了詞的命運,正是“國家不幸詩家興,話到滄桑句始工”。其次是馮延巳。他認為馮延巳的詞“深美閎約”,開風氣之先?!度碎g詞話》中還多次提到姜夔,王國維對此肯定姜夔的“格調(diào)”,但認為姜夔寫景狀物很“隔”(猶有隔霧看花之恨),一直揚北宋詞而抑南宋,南宋詞人中,他只愛辛棄疾一人,說辛棄疾的詞豪放不羈、氣度寬宏、情致高雅等。
《人間詞話》第二十六,王國維對成就大事業(yè)、大學問者歸納為三種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说诙骋?。‘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比N境界,原是三首情詩,王國維進行了重新創(chuàng)造加工,并賦予新意,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對后世影響深遠。一些名家名句在王國維筆下俯拾皆是,順手拈來,可見王國維的宏才博學。最后王國維還論述了中國文學的發(fā)展歷程:“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文,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睂χ袊膶W發(fā)展的歷程進行了一次恰如其分的總結(jié)。
《人間詞話》是一本文藝評論,是一本美學著作,更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讀后,是一種情操的陶冶,是靈魂的升華,有時間再細品它。
人間詞話讀后感范文簡短篇八
在寒假期間閱讀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這雖然是一本薄薄的小書,其實是不乏深奧的文學評論書,甚至涉及談人生、談?wù)軐W。我跟著飛快地通讀了一遍。
王國維這本書里面最廣為人知的片斷是人生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層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這兒的所謂境界是指修養(yǎng)或者造詣。王國維的`境界說我讀中學時就知道,但那時似懂非懂,如今重讀此書,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我的理解如下:第一境是告訴讀者要學會享受孤獨并要有所追求。第二境是告訴讀者要執(zhí)著地追求自己的目標。第三境是告訴讀者成功往往青睞那些不輕言放棄者,在你困惑不堪時翩然來臨。
《人間詞話》是一本好書,歲月更是一本好書。
人間詞話讀后感范文簡短篇九
四言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又律、絕,律、絕敝而有詞。此古往文學演化,先真樸而趨工巧,王國維先生對于古代詩詞進化有著極深的了解,他直接道出了進化的本質(zhì):后人寫作會泥于原有的風格與形式,而不能寫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于是就開拓了新的領(lǐng)域以自解脫。依我拙見,詩與詞雖詩在前,詞在后,卻難以評價兩者優(yōu)劣,因文體不同的,風格不同的,總各有千秋,未嘗有文體能達到萬事所具的地步,在我看來詞之所以情感更為隨性自然,與它的表現(xiàn)形式也是密不可分的,它不再拘泥字數(shù)的整齊劃一,因而更為隨性所欲。
文學體裁之所以一代代的衰落、更迭,是因為當一種文體在文學界流行起來,有太多的文學作者去嘗試和使用,這樣的后果一方面可以使這種文體發(fā)展的越來越繁盛,產(chǎn)生許許多多的堪稱瑰寶的優(yōu)秀作品,但一段時間之后,幾乎所有新奇的方式都被用盡,后人再也無法寫出更加超越的作品,有新意的作品,所以這種文體會陷入衰落。與此同時一些善于創(chuàng)造的想要有更寬闊展示空間的文人,就創(chuàng)造了新的文體,以發(fā)揮更多的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新文體的輝煌時代。以此類推,代代更迭。這種再平常不過的的文學界的更迭現(xiàn)象,王國維卻能看到它的本質(zhì)原因,并且分析得極為到位,這讓我本人很佩服。同王國維一樣我不贊同文學后不如前,我認為無論四言,楚辭,古詩,律絕還是詞,它們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它們代表了每個時代每種文體中的最高水平。至于為什么會被取代,絕對不是因為文體本身有什么缺陷,而是因為它發(fā)展到了極盛極高的難以超越的完美水平,所以文人只好另辟蹊徑罷了。所以我認為文體之間是不可以被比較的,他們只是形式不同,時代不同,“不以是而分優(yōu)劣”。
對于王國維閱世深淺論,大多數(shù)人持反對觀點,認為詩人應(yīng)該將事實與藝術(shù)主觀能動性相結(jié)合,李后主不經(jīng)過國破家亡之痛何來“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等佳句?哪能以血書詞?但我個人認為,這其中的閱世并不一定特指參與世俗事務(wù),有人生經(jīng)歷。閱世深者,即知識面廣,所見人生更多元,接觸各行各業(yè)的人物,其作品多反應(yīng)世態(tài)眾生,生動形象地刻畫人間滄桑。而所謂閱世淺者,應(yīng)是保持自己與生具來個性,用真性情寫真感受,無所顧忌直抒胸臆的人。亦或閱世僅是一種創(chuàng)作取材的手段,閱世有時固然重要,但更關(guān)鍵的是閱世后是否對其進行進一步思考以“鐫諸不朽之文字”。歸根結(jié)底,藝術(shù)上沒有絕對的事物,凡事都是相對的。
王國維說“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贝司湓捊榻B的是由古而來的文體的轉(zhuǎn)變。王氏在以后為我們解釋文體“自成習套”,豪杰之士為解脫而作他體。
不難想象,文學的發(fā)展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一為新起,二為繁榮,三為衰敗。而此正是由于長期發(fā)展文體再無創(chuàng)新,文人再無樂趣于其中,所以后衰。這也體現(xiàn)了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某一方面的深入發(fā)展缺乏創(chuàng)新性。
但話不能絕對。以宋代為例,宋詞是這一時代文學的最高成就的體現(xiàn),但你并不能就此否決宋代在詩的方面仍然有不可磨滅的成就。
幸好王國維在最后總結(jié)中提到“就一體論”,表明了單個文體在自生發(fā)展歷程中始盛中衰的現(xiàn)象。
“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王國維的這兩句話頗具爭議,且多集中于后一句話上。
李后主是南唐亡國之君,如果沒有經(jīng)歷了國破家亡的慘痛,怎能使他寫出憂憤深廣的詞來?主觀之詩人,正是要經(jīng)歷了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磨難,才能有對人對事的深切之感,故能“真切如此”;而若閱世愈淺,那么性情之真就只是無痛呻吟而不能為世人千古傳誦了。
客觀之詩人,更多的是對材料的整合,故需要多閱世,這樣才能豐富材料內(nèi)容。但對他們而言,就不需要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么?所以客觀之詩人亦不可缺少真性情。
人間詞話讀后感范文簡短篇十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須進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一境也?!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也。“縱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三境也。
我讀《人間詞話》,前一半是為了這似懂非懂的三境界,那深藏于心底的些許人文情懷。而后一半,則完完全全是為了完成任務(wù)。
我是喜愛詞的,愛那種似愁非愁的古雅,愛那種寄情于物的衷腸?!白栽陲w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愁,就那樣悄無聲息地潛入了心底最深處,欲語還休。詞,便是如此,不過寥寥數(shù)字,便能將一個人的心境勾勒地淋漓盡致,而又不失絲毫美感。這樣神奇之物,又怎能叫人不醉心呢。
故,攜著一雙欣賞美得眼睛,翻開了《人間詞話》,開始了我的詩詞之旅??杉s莫讀了一半之時,卻無可奈何的將其棄之。為何,國學大師王國維境界和等之高,豈是爾等小輩所能企及的呢?通篇的文言文,連著他對詩詞的評悟,如此一本古書,我只能仰天長嘆,哎,我委實是看不懂啊,只好作罷。
然因著讀后感這樣的任務(wù),兩個月后,再次將它捧起,耐著性子讀完。
國學大師王國維的評悟我只能一半一半連蒙帶猜將其理解,但那些詩詞讀著卻是真的打心底喜歡,可謂,甚得我意啊。想著,南唐后主李煜那句“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便浮上心頭。有著傲視天下的才情,卻無奈投錯了帝王家,將南唐江山拱手相讓。若此生為平民,他的結(jié)果是否會不一樣呢?!皵M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這是那個奉旨填詞的柳永,那個埋沒于市井卻散發(fā)了千年光輝的柳永。我時常想著,能詠出“楊柳岸,曉風殘月”的他,整日穿梭于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中,心中到底是怎樣一種凄苦啊。
一本書完了,萬千個故事也就此結(jié)束。千奇百怪的人和事,一夜之間消失于世,昨天還是駭世驚俗,今天則平淡如水。虛無就虛無,過眼就過眼,人生本就是攥在手里的水似的,總是流逝,沒有什么千秋萬載的一說。他們,終究是消失于那歷史的長河之中,留下的,唯有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文字,代替他們訴說著另一個故事。
人間詞話讀后感范文簡短篇十一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這是我對王先生最早最粗淺的認識。后來雖然知道了王先生的生平,卻一直未曾拜讀先生的大作,直到才拜讀了《人間詞話》這一本著作。
饒是知道了王先生的盛名,我依舊沒有想過這本名作竟這樣短小,六十四小段,最短者僅一句話,最長的也不過一百五十余字。也沒考慮到這樣晦澀難懂,需要時不時的網(wǎng)上查詢檢索。第一遍讀完我竟對大多數(shù)段落依然是毫無頭緒。沒辦法,我只好尋找注釋版來閱讀。
還好,參考著注釋附帶著詩詞原文,再將《人間詞話》細細讀來,我最起碼知道了王先生因何事做點評,點評的是何人。慢慢地,我竟也讀出一點心得。
寫文章首先應(yīng)有境界。無論描寫的任何事物,都應(yīng)該有作者自己的見解或是闡發(fā)。哪怕只是小情哪怕只是小感?!霸~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p>
文章的關(guān)鍵從來就不是華麗的辭藻堆積,詞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語花》之“桂華流瓦”,境界極妙。可惜以“桂華”二字代“月”耳。夢窗之后,則用代字更多?!捌渌匀徽?,非意不足,則語不妙也。蓋意足則不暇代,語妙則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樓連苑”“繡轂雕鞍”,所以為東坡所譏也?!?/p>
文章的關(guān)鍵應(yīng)在與意境,就是作者通過文字究竟是想論述何事,闡述何種觀點,實質(zhì)就是作者構(gòu)建出怎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永叔雖作艷詞,但終有品格。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鼻髮W之路,首先在于立志,志存高遠,方能在求學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望盡路之盡頭。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痹谇髮W的過程中唯有歷經(jīng)苦辛,努力打拼才會有所成就吧。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唯有經(jīng)過前面的“踏破鐵鞋無覓處”,才會有“得來全不費功夫”偶然驚喜。
人間詞話讀后感范文簡短篇十二
中國,有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最宏博的文明,而“國學”就是這片熾熱大地上的血脈,穿越千年時光,融入華夏兒女的血液……于是,懷著對祖**親的一腔熱血、對中國國學的滿懷仰慕,前幾天便拜讀了王國維先生筆下的《人間詞話》。
朱光潛曾評價過——“近二三十年來,就我個人所讀過的來說,似以王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為最精到”,親自讀來,確是如此。開卷有益,王國維先生的心意是在文學中能夠?qū)ひ挼饺松纯嗟奈拷?,找到自己的人生境界與目標,身處其間,文學本身的非功利給他帶來了審美的愉悅。于是乎,讀到這本作品的一字一句,哪怕只是只言片語,我仿佛也能看見這位國學大家可敬又睿智的模樣。
沉浸詞話人間,對我影響最深、最重的,莫過于最成名之段——“古之成大事者,大學問者,罔不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年幼之時牢記于心卻是似懂非懂地理解,而今已是而立之年,方才從《人間詞話》中領(lǐng)悟了三種境界的奧妙。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一種境界取自晏殊的《蝶戀花》,這該是一種怎樣的心境呢?昨夜猛烈的西風,襲在翠碧的樹上,百葉凋零之際,思緒難免迷茫又凄涼,可又如何是好呢?天涯路遙遙,無盡迷惘涌上心頭。恰如你我走過的人生路,莫問天涯路幾重,唯有勇敢的探路者,也只有忍得了寂寞的“戰(zhàn)士”,才能無論事態(tài)變遷都付出甘之如飴,得來歸于歡喜。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二種境界取自柳永的《鳳棲梧》,人瘦削了許多,衣帶也愈發(fā)的寬了,可我始終不曾懊悔,為了真理與夢想,即便容顏憔悴也不曾怠慢。王國維是執(zhí)著地,他堅守著心中的真理與無悔的理想,夜以繼日,哪怕瘦削,哪怕憔悴,都是值得的。你我尚且應(yīng)如此,生命里總有太多美好的夢,又怎能讓它們被現(xiàn)實曬成枯槁呢?于是,一往無前的人啊,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能戰(zhàn)勝,都不會挫敗,無論摔倒過多少次,都仍有站起來的頑強,筑夢,無疑需要更多的堅守,哪怕瘦削,哪怕憔悴。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三種境界取自辛棄疾的《青玉案》,千百次尋覓,倏然一次回頭,便在燈火稀疏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她,不理會喧鬧的人群,獨自站在“燈火闌珊處”。這是奮斗無獲后,突然接觸困惑的喜悅,這是一種醍醐灌頂?shù)念D悟,昔日追逐過程中的苦楚,在一瞬間得到升華,這也是世界的本質(zhì),這個世界有偶然的運氣,也有必然的運氣,通過努力踏踏實實地達到某個境界,方才能換取自己所渴望的東西,此乃柳暗花明又一村。
今人帶著《詞話人間》的三境界解析人生,仕途也罷,命運也罷,都經(jīng)歷著三重狀態(tài)——追夢,遇挫折而不言棄,關(guān)鍵時刻獲轉(zhuǎn)機。王國維先生帶著士大夫的背影逝去,《詞話人間》卻永不褪色地留在了人間,聽——最是人間留不住,唯有詞話駐吾心!
人間詞話讀后感范文簡短篇十三
讀詩詞的感覺與我而言,是及其棒的感覺,每當我泛起讀詩詞的.時候往往也是我感情最豐富的時候。
但我有一個煩惱,那就是我的三分熱度,常常是我不能去堅持一件事,比如我想把《人間詞話》中的詩詞都背下來,我知道到后面我一定會是做不成的,即使我有那顆心。我一直在找辦法改變,我我一直未能找到最好的方式去逆轉(zhuǎn)。有人說,三分鐘熱度未必是壞事,三分鐘熱度可以讓你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之后就會一直堅持下去。
我也相信。
說會《人間詞話》這本書,我才剛剛讀,所以對后面的內(nèi)容是怎樣的,但我相信一定不會讓我失望的,因為我讀了她前面的幾頁我就覺得非常的不錯。
但我讀到第一首,歐陽修的《蝶戀花》中的幾句是我的情感已是泛濫了:“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還有秦觀的《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素?!?/p>
讀來真的是讓我心曠神怡啊。
人間詞話讀后感范文簡短篇十四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須進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一境也?!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也?!翱v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三境也。
我讀《人間詞話》,前一半是為了這似懂非懂的三境界,那深藏于心底的些許人文情懷。而后一半,則完完全全是為了完成任務(wù)。
我是喜愛詞的.,愛那種似愁非愁的古雅,愛那種寄情于物的衷腸?!白栽陲w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愁,就那樣悄無聲息地潛入了心底最深處,欲語還休。詞,便是如此,不過寥寥數(shù)字,便能將一個人的心境勾勒地淋漓盡致,而又不失絲毫美感。這樣神奇之物,又怎能叫人不醉心呢。
故,攜著一雙欣賞美得眼睛,翻開了《人間詞話》,開始了我的詩詞之旅。可約莫讀了一半之時,卻無可奈何的將其棄之。為何,國學大師王國維境界和等之高,豈是爾等小輩所能企及的呢?通篇的文言文,連著他對詩詞的評悟,如此一本古書,我只能仰天長嘆,哎,我委實是看不懂啊,只好作罷。
人間詞話讀后感范文簡短篇十五
清代文學家王國維《人間詞話》中采取宋詞三首中各一句,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
王國維選擇三首詞的三句話集在一起,選的很巧,集的很妙。我們每個人在確立了自己的奮斗目標后,就要一往直前,勇于高攀,勤于探索,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就要有廢寢忘食的精神,有專一不二的熱愛,甚至為之消瘦憔悴也不動搖,不后悔,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就要刻苦學習,認真工作,遇到問題要不厭其煩,有不把問題弄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的恒心,必須做到“踏破鐵鞋無覓處”,才會有“得來全不費工夫”。曾經(jīng)“為伊消得人憔悴”,曾經(jīng)“眾里尋他千百度”然后才可能“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才能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這個求識的過程是經(jīng)過千辛萬苦、酸甜苦辣的,在順境中勇往直前,在逆境中心志不衰,立下凌云志,勇猛向前,敢于拼搏,這個經(jīng)過除非親身經(jīng)歷了由淡到苦、由苦到甜的全過程,別人是無法真正體會到的。
王國維提到的三個境界,第二個境界是至關(guān)重要的,在確立了目標和奮斗方向以后,第二境界就是漫長的求學過程,肯不肯刻苦鉆研,肯不肯下苦功,這就是成功與失敗的兩種結(jié)果,正如馬克思說的“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怕勞苦,沿著它的`陡峭小道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它光輝的頂點”。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
- 保修服務(wù)合同(優(yōu)質(zhì)11篇)
- 東坡赤壁賦抒情散文通用 蘇軾散文赤壁賦(八篇)
- 安全經(jīng)費保障管理制度范本(優(yōu)質(zhì)17篇)
- 2023年臘八節(jié)英語臘八節(jié)LabaRicePorridgeFestival(大全8篇)
- 東坡赤壁賦抒情散文 東坡赤壁賦全文(二篇)
- 做一個快樂的少年人讀后感范文 《快樂的少年》讀后感(4篇)
- 最新幼兒園大班有趣的溶解科學教案通用(優(yōu)秀14篇)
- 工程項目部內(nèi)部管理規(guī)章制度 項目部內(nèi)務(wù)管理規(guī)章制度(4篇)
- 最新鐵路電力機車論文簡短(大全11篇)
- 最新大學生學生會社團干部個人簡歷范文(大全12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jié)(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jié)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jié)(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jié)(優(yōu)質(zhì)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wù)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zhì)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jié)(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