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2023-11-22 16:09:23
- 小編:ZTFB
- 文件格式 DOC


興趣是人們追求知識和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動力之一,寫作是一種記錄和傳達思想的方式??偨Y(jié)是一種反思和反饋的過程,有助于我們不斷完善自己。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總結(jié)都是必不可少的;
桂林遇龍河導游詞篇一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其境內(nèi)的山水風光舉世聞名,千百年來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桂林遇龍河。
導游詞。
歡迎參考!
遇龍河位于廣西桂林市陽朔縣的一條河,是指白沙世外桃源至大榕樹工農(nóng)橋段,長約16公里,寬38-61米,深0.5-2米,常年水質(zhì)清澈,水流緩緩。遇龍河兩岸山峰清秀迤邐,連綿起伏,形態(tài)萬千,江岸綠草如茵,翠竹蔥郁,樹木繁蔭。遇龍河的水如同綠色的翡翠,清澈透亮,魚兒閑游,水筏飄搖,一一可見。微風拂過水面,泛起陣陣漣漪,如同小提琴奏出的音符,靜靜的,輕輕的。
遇龍河是漓江在陽朔境內(nèi)最長的一條支流,全長43.5公里,流域面積158.47平方公里,流經(jīng)陽朔縣的金寶、葡萄、白沙、陽朔、高田等5個鄉(xiāng)鎮(zhèn)、20多個村莊,人稱"小漓江",不是漓江勝似漓江。尤其是從遇龍橋到工農(nóng)橋15.36公里水程,有28道堰壩,景點百余處,整個遇龍河景區(qū),沒有任何所謂現(xiàn)代化建筑,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痕跡,沒有任何一點都市喧囂,一切都是那么原始、自然、古樸、純凈,實為桂林地區(qū)最大的純自然山水園地。如果把漓江比成"大家閨秀",那么遇龍河則是讓人怦然心動的"小家碧玉",人們也稱"小漓江。
國內(nèi)外專家一致確認,"遇龍河是世界上一流的人類共有的自然遺產(chǎn)。"遇龍河兩岸一派田園風光,賞心悅目。天平綠洲、情侶相擁、平湖倒影、夏棠勝境、雙流古渡、夢幻河谷等等,讓人仿佛進入了天人合一的詩意境界,返璞歸真的自由天地。
遇龍河是漓江在陽朔境內(nèi)最長的一條支流,全長43.5公里,流域面積158.47平方公里,流經(jīng)陽朔縣的金寶、葡萄、白沙、陽朔、高田等5個鄉(xiāng)鎮(zhèn)、20多個村莊,人稱“小漓江”,不是漓江勝似漓江。尤其是從遇龍橋到工農(nóng)橋15.36公里水程,有28道堰壩,景點百余處,整個遇龍河景區(qū),沒有任何所謂現(xiàn)代化建筑,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痕跡,沒有任何一點都市喧囂,一切都是那么原始、自然、古樸、純凈,實為桂林地區(qū)最大的純自然山水園地。如果把漓江比成“大家閨秀”,那么遇龍河則是讓人怦然心動的“小家碧玉”。
國內(nèi)外專家一致確認,“遇龍河是世界上一流的人類共有的自然遺產(chǎn)?!庇鳊埡觾砂兑慌商飯@風光,賞心悅目。天平綠洲、情侶相擁、平湖倒影、夏棠勝境、雙流古渡、夢幻河谷等等,讓人仿佛進入了天人合一的詩意境界,返樸歸真的自由天地。
廣西最著名的三座古橋――遇龍橋、仙桂橋、富里橋都在遇龍河景區(qū);而被譽為“將軍府第”、“進士樓閣”的舊縣村就在遇龍河畔;唐代歸義縣遺址、潘莊遺址、徐悲鴻畫室、明清時期留下的古宅民居,使人頓生懷古憶舊之情。不過,最刺激、浪漫、瀟灑的還是漂游遇龍河,竹排過壩,驚險刺激;蕩舟平湖,輕松愉悅,被人們視為擋不住的誘惑,酷煞人的時尚。人們只用一個字來形容漫游遇龍河的感覺:那就是:“爽”!
遇龍河是漓江在陽朔境內(nèi)最長的一條支流,全長43.5公里,流域面積158.47平方公里,流經(jīng)陽朔縣的金寶、葡萄、白沙、陽朔、高田等5個鄉(xiāng)鎮(zhèn)、20多個村莊,人稱“小漓江”。
整個遇龍河景區(qū)是桂林地區(qū)最大的純自然山水園地。從遇龍橋到工農(nóng)橋15.36公里水程,有28道堰壩,景點百余處,各景點沒有人工雕琢痕跡、都市喧囂,保持著原始、自然、古樸與純凈。國內(nèi)外專家一致確認,“遇龍河是世界上一流的人類共有的自然遺產(chǎn)?!?/p>
遇龍河兩岸一派田園風光,賞心悅目。游覽該景區(qū)可領(lǐng)略到可最美的山水田園風光和地方上千年的歷史文化。主要有廣西最著名的三座古橋——遇龍橋、仙桂橋、富里橋;遇龍河畔被譽為“將軍府第”、“進士樓閣”的舊縣村;使人頓生懷古憶舊之情的唐代歸義縣遺址、潘莊遺址、徐悲鴻畫室、明清時期留下的古宅民居等。
桂林山水是“大家閨秀”,遇龍河是“小家碧玉。這里更平靜,更舒適。漓江,江寬山高讓人贊嘆,這里水小山小兩岸盡是田間樹影更輕柔些。
富里橋:位于遇龍河上游,石結(jié)構(gòu)單拱,長30米,寬5米,高10米,筑于明代永樂年間,距今約500余年歷史,造型美觀,水中倒影恰似一滿月。橋頭各有古樹一株,立橋頭觀田野,青山環(huán)抱,綠水繞莊,河壩浪花滾滾、溪水潺潺,田疇井然,阡陌如織,令人陶醉留連,是觀賞田園風光的最佳處。
古城遺址:遇龍河畔,仙桂橋上游約100米,有一四方泥壘城墻為歸義古城遺址。史料記載:唐武德四年(公元620xx年),陽朔縣分置歸義縣設(shè)縣址于此,貞觀元年(公元620xx年)廢。遺址占地39余畝,現(xiàn)存有城墻。遺址對岸有一川巖,登巖憑眺,水天一碧,達10余公里,巖內(nèi)氣候冬暖百夏涼,不燥不濕,是天然讀書靜養(yǎng)之地,清咸豐年間桂林進士唐墨香曾在此講學;遺址東邊山有一東暉巖,巖內(nèi)一溪流出,水質(zhì)清瑩,經(jīng)冬不涸。
八仙巖:隱藏在遇龍河畔遇龍村前的山峰中,明代有人題“懷安境”于石壁上,上有石洞坦平如室,寬約丈余,層巖重疊如樓。洞內(nèi)有形如圓月的扁石門;下又有七個小洞,深不可測??芍^洞中有洞,天外有天。
桂林遇龍河導游詞篇二
遇龍河是漓江在陽朔境內(nèi)最長的一條支流,全長43.5公里,流域面積158.47平方公里,人稱“小漓江”。遇龍河景區(qū)是桂林地區(qū)最大的純自然山水園地。下面是本站帶來的陽朔遇龍河。
導游詞。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遇龍河古名安樂水,是我縣僅次于漓江的第二大河,素有“小漓江”之稱。發(fā)源于臨桂縣粘嶺,流經(jīng)我縣金寶、白沙鎮(zhèn)、陽朔鎮(zhèn)、高田鎮(zhèn)的30多個村莊。在觀橋村東注入烏龜河水,到鳳樓村的青厄渡與金寶河匯合為田家河,至書童山流入漓江。遇龍河全長35.6公里,縣內(nèi)集雨面積124平方公里。
在烏龜河與遇龍河交匯處及遇龍河上有二石料單拱橋,上為富里橋,下為遇龍橋,皆為古橋。橋體巍峨壯麗,古香古色,為縣重點保護文物。在舊縣村,還有仙桂橋及歸義縣城遺址。仙桂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為單拱石橋,是廣西最古老的石橋之一;歸義縣城為唐武德四年(公元620xx年)置,現(xiàn)遺正方形土筑城墻,周長約800米,有東、南、西三門。遇龍河兩岸奇峰排列,竹木蒼翠,流水清澈,游魚可數(shù),景色宜人。主要景點有雙流美景、夏棠佳勝、大小五指山、獅子山、八仙巖及新開發(fā)的世外桃源等。綠水青山、古跡名勝與田園風光及濃郁的地方風情交匯在一起,是絕佳游覽勝地。
到桂林,不游漓江,是一種遺憾;到陽朔,不看遇龍河,更是可惜。
陽朔景點遇龍河有“小漓江”之稱,是陽朔山水的精華。它以山青水碧竹翠橋奇村巧而聞名于世,是桂林山水中不可多得的美景,也是陽朔風光的最好體現(xiàn)。遇龍河發(fā)源于臨桂縣的古里河,流域卻大多在陽朔境內(nèi)。它清澈嫵媚,一路流經(jīng)陽朔的金寶鄉(xiāng)、葡萄鎮(zhèn)、白沙鎮(zhèn)、新陽朔鎮(zhèn)、高田鄉(xiāng),最后與金寶河交匯于青颼渡(高田日出)處,再一同流入田家河,再由田家河注入漓江。遇龍河古時叫“安樂水”,因后來在河上建有石拱橋名日“遇龍橋”,后來人們就干脆把這安樂水叫做遇龍河了。“遇龍”而“活”,人們對這條碧水用心之良苦,可見一般了。
遇龍河一般寬度為30一60米,其長度約44公里,水深處達七八米,淺處只能齊腿肚。徒步旅游遇龍河,欣賞美麗的陽朔風光是賞這條“小漓江”的最佳方式。
遇龍河兩岸青山連綿,造型各異,百態(tài)千姿;一路翠竹夾道,綠樹成行,芳草萋萋;而若遇晴日,則藍天白云,碧水綠草,開朗而明快;若逢雨天,更是霧繞云遮,百媚千嬌,將陽朔風光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假若把漓江比作風情萬種的大家閨秀的話,那么,遇龍河就更應該是小家碧玉了。
走進遇龍河流域,你不但看得到“精縮”了的漓江山水,還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村落,十分風趣的水車,造型各異的古橋。這是一條很有文化品位的河,有水、有山、有竹、有草、有橋梁、有水車、有建筑。其透視出來的歷史氛圍和歲月滄桑,明顯要優(yōu)于漓江好一派奇美的陽朔風光。
如果你從陽朔鎮(zhèn)出發(fā),遇龍河奉獻上的第一道風景,便是富里橋。富里橋?qū)?米,全長30米,高約10米,青石砌成的橋拱成大半圓形,倒映在水中,是一個雞蛋形的模樣,宛如大姑娘那張明朗的臉,十分別致。
橋的兩岸,是百頃良田,微風吹過稻浪翻,白云走處碧波滾,景色宜人。橋的兩頭,長著兩株古樹,仿佛如橋的兩個衛(wèi)士,風雨同舟,與富里橋一齊在這遇龍河畔成為一種不朽。由于富里橋呈大半拱狀,從橋的一端孔下往另一端望去,那青山綠水、白墻黑瓦一概映在水面,框在橋中,仿佛如山水畫在水月中重現(xiàn),典雅素凈,很是耐看。富里橋建于何年,已經(jīng)無法考證,估計與金龍橋、遇龍橋、仙桂橋等名橋所建年代相差不多,因為這九曲八拐的河流,只建一座橋顯然是難以通行的。過了富里橋,順著遇龍河往西北方向而去,沒有多久,便可看到遇龍橋了。
遇龍橋建于明代,可見遇龍河的叫法,最早也是從明代開始的。這座橋,可以算得上陽朔縣境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橋了。它長約60米,寬5米,高9米,單孔跨度為18米,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加修了石欄,欄上花鳥魚蟲,龍鳳呈祥,十分精美。遠處看去,這遇龍橋橋身壯實高大,古藤纏繞,野花裝點,巍峨而壯麗,很有男子之風范。
站在遇龍橋上看四周風景,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上游一河相串的金龍橋、富里橋,如孿生兄弟一般,歷歷在目。那山、那田、那水、那樹,像沙盤上的作品,在兩岸依次排列。太陽照在水中,拉成一條直線,仿佛為遇龍河開了一條金色的拉鏈,水中那閃閃的金光,很像一條金龍在潛游。我們不知道先人在建這座橋時,是否也看到了這種景象,或許,遇龍橋的來意,便是如此的吧。
轉(zhuǎn)身向下游望去,群山奔騰,村落點點,稻田簇浪。橋下有一洄水潭,如鏡的碧水映著東岸的村莊。那村前的古榕,那黃墻青瓦的農(nóng)舍,那一條條縱橫的街巷皆歷歷入目。更有趣的是這墻、舍、道全由半米見方的古銅色石塊壘成。連伸入水中的磚頭,也是如此。那深潭,那古榕,還有那村落,加上遇龍橋就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最好寫照。只不過馬致遠先生沒有看過遇龍河的景致,倘若看了,怕是那首詩會寫得更好些。
遇龍河的歷史悠久,表現(xiàn)在一處遺址之上,這遺址,便是歸義縣遺址。據(jù)《陽朔縣志》記載,唐武德四年(公元620xx年),從陽朔縣分置歸義縣。貞觀元年(公元620xx年)撤歸義縣入陽朔。
至于歸義縣的含義,社會上有多種傳說,并無定論。但有一種說法是比較正規(guī)的,那就是“統(tǒng)歸大義,誠服皇道”。可見歸義縣從陽朔分置,并不是很正統(tǒng)的,也許是因為割據(jù),也許是因為造反。
遺址現(xiàn)占地約4萬平方米,在唐代算得上一個不小的縣城。當然,今天任何一個鄉(xiāng)鎮(zhèn)都比它強多了。如今整個“縣址”,只存西北角那一口老井,兩戶人家。歸義今昔,已不能相比了,但卻給遇龍河的歷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雖然,那古井邊的石欄上刻有“尋舊,二字,但今天的遇龍河已經(jīng)全新了。
出了歸義縣舊址,便到了遇龍河上又一名橋——仙桂橋。仙桂橋規(guī)模雖然不如前面兩橋,卻有些歷史。因為離歸義縣舊址不遠,因此,人們叫它“舊縣橋”??梢姰斈暌彩墙煌ㄒ獩_之處。
這仙桂橋為廣西區(qū)內(nèi)現(xiàn)存最古老的單孔石拱橋,建于宋宣和五年(公元1120xx年)。橋雖不大,但風景宜人,也是遇龍河的一處勝景。到遇龍河,這三座橋是不可不看的。
傳說很久以前,東海有一條龍,巡游到此,看到如此勝景,覺得東海黯然失色,便潛藏下來不走了。這條龍晚上浮出水面貪婪的觀賞美好的風光,后來忍不住有時白天也偷著出來,許多村民都曾見過,遇龍河因此得名。也有說是她古名安樂水,后因中游有著名的遇龍橋,改為遇龍河。
以風景秀麗著稱的陽朔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北部,桂林市區(qū)南面,屬桂林市管轄。建縣始于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余年。全縣總面積1428平方公里,有耕地2萬公頃,全縣總?cè)丝?0萬人,轄6鎮(zhèn)3鄉(xiāng),有漢、壯、瑤、回等11個民族。
陽朔氣候?qū)儆趤啛釒Ъ撅L區(qū),熱量豐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9度,日照1465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640毫米,無霜期302天。
陽朔縣資源豐富,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年產(chǎn)量為13萬噸。沙田柚、金桔、柿子、板栗為陽朔四大特產(chǎn)水果,其中沙田柚以其果大色美味甜聞名海內(nèi)外,1997年總產(chǎn)量達1.6萬噸,1995年在中國農(nóng)業(yè)博覽會上榮獲同類產(chǎn)品最高獎棗銀獎;1998年獲全國柚類評比“金杯獎”1996年被農(nóng)業(yè)部確定為“中國沙田柚之鄉(xiāng)”??h內(nèi)礦產(chǎn)資源豐富,有鉛鋅、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等主要礦種。陽朔人心靈手巧,近幾年來,開發(fā)制作出大量的旅游工藝品,如書畫、畫扇、大理石、滑石工藝品,還有山水盆景、文化衫、石章、木雕、仿古服裝、仿古陶器、繡球等工藝精品,暢銷國內(nèi)外旅游市場。
陽朔是最早確定的“國家級風景旅游名勝區(qū)”之一,山水景色更勝桂林。漓江的“黃金水道”(楊堤至興坪),即位于陽朔境內(nèi),境內(nèi)還有挺拔俊秀的奇峰2萬多座,蜿蜒于萬山叢中的河流17條,被徐霞客譽為“碧蓮玉筍世界”。再加上處處是景的自然風光,古樸清秀的田園景致,驚絕天下的溶巖奇觀,難以忘懷的“洋人街”——西街......到陽朔來!您將不虛此行!
陽朔美景無處不在,許多初到此地的人都說仿佛人置畫中:在縣城景區(qū),除了為您提供良好的衣食住行的同時,有西郎山、山水園、碧蓮峰等美景,還有老外老愿呆在這里的“洋人街”——西街,您可以泡吧、到攀巖館攀巖;可乘船游覽漓江上的九馬畫山、下龍勝景、浪石風光、黃布倒影、興坪佳境(二十元人民幣的背面圖取景處)等漓江著名景點,登岸拜訪克林頓訪問過的漁村,探被譽為“巖溶奇觀”的蓮花巖;在月亮山景區(qū),有十里畫廊、穿巖古榕、月亮山、聚龍?zhí)丁⑻烊坏膸r洞——菩薩巖(可洗泥浴,有益皮膚)、蝴蝶泉、眾多的攀巖勝地等;騎自行車游覽遇龍河景區(qū):有遇龍橋、富里橋、仙桂古橋三座520xx年歷史以上的古石橋,以及隨處可見的田園美景,因其之美,被游客們稱為“小漓江”,可游泳、漂流、釣魚、野營等;在漓江下游景區(qū),游書童山、東郎山、中國畫扇之鄉(xiāng)——福利鎮(zhèn)......陽朔就是一座大公園!
大自然給了陽朔以美麗的風景,吸引了全球熱愛大自然的游人的目光,從八十年代的少部分老外,到現(xiàn)在每年的接待量在300萬以上,陽朔以她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世外桃源的尋夢人。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廣泛應用,資訊的發(fā)達,以前只知道桂林而不知道陽朔的人們找到了真正最能代表喀斯特地貌的“喀斯特公園”!
其實,老外比大多數(shù)國人更先了解陽朔,一本lonelyplanet把他們從地球的另一面帶到了陽朔,到陽朔的外國游客都是人手一本,他們只把桂林作為一個交通的中轉(zhuǎn)站,下飛機了,下火車了,直接從桂林趕到陽朔,一刻也不停留。知道為什么嗎?我只知道一點,老外大多數(shù)很有主見!隨著國內(nèi)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了一個大多數(shù)人重要的議程,加上國家政策的調(diào)整,五一、十一黃金周的執(zhí)行,每到節(jié)假日風景區(qū)人滿為患!據(jù)陽朔旅游部門統(tǒng)計,從20xx年至今,陽朔的賓館床位翻了一番!今年的五一依然無法安排完所有的客人,不少人只能去搭帳篷。陽朔沸騰了!陽朔爆發(fā)了!
陽朔在外國游客紛紛到來的時候,才慢慢地新建或用舊房改裝了幾十家各具特色的涉外賓館、酒店,可以說陽朔的旅游是被推著走的!現(xiàn)在,西街上的四十多家各色酒吧,可讓您品嘗到世界各地的飲食風味,即使再小的一家小旅館,服務員都能用流利的外語為外國游客服務,比起有些地方的三星級酒店來,還略勝一籌。陽朔當?shù)氐娘L味除了米粉外,主要有漓江啤酒魚、各色釀菜、清水漓江魚等,尤其是啤酒魚,讓人回味無窮。
自古以來,名人與名景都有理不斷的淵源:孫中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國家領(lǐng)導人都曾來過,尼克松、卡特、喬治·布什、克林頓四位美國總統(tǒng),前聯(lián)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等紛沓而至,1996年,李鵬攜夫人到陽朔游覽,并題字:“陽朔——中國旅游名縣”。
人們常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边@次,媽媽帶我去陽朔遇龍河游玩。
我們乘著竹筏,打著遮陽傘在水面上欣賞風景,對面的山連綿起伏,清秀迤邐,形態(tài)萬千,江岸翠竹蔥郁,小魚在水里閑游,展現(xiàn)出生機勃勃的景象。
竹筏行駛到一半時,我們看見了一座大山,山頂有塊巖石,那巖石很像一只青蛙,所以當?shù)厝私o山取名“青蛙爬山"。坐在竹筏上,映入眼簾的盡是青山綠水,仿佛來到人間仙境。這兒的山特別高,高得穿過云層,這兒的水特別清,清得看見水底的綠草,我漸漸地陶醉在這美麗的景色之中了。忽然,前面的水流加快了,是一個攔河壩,我們的竹筏一下子沖了下去,我忽地清醒了,而此時我的全身已濕了。太好玩了!
竹筏靠岸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遇龍河。我想以后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再去游覽遇龍河。
桂林遇龍河導游詞篇三
遇龍河上一石拱橋,位于白沙鎮(zhèn)遇龍村旁,明代所建,橋長60米,寬5米,高9米,跨度18米,全用石頭砌成,未用灰漿,歷經(jīng)數(shù)百年而無損,是陽朔縣重點文物古跡。橋體巍峨壯麗,石橋兩側(cè)爬滿青藤,古色古香;橋下水悠悠,村民們世世代代在這里擔水、洗衣,月轉(zhuǎn)星移,遇龍橋見證人世蒼桑,卻依然堅固如初?!秳⑷恪分械牡谝唤M鏡頭就在這里拍攝。橋上立有《遇龍村抗戰(zhàn)勝利紀念碑》,記述了當?shù)厝罕娫谟鳊垬驅(qū)Π吨旒艺?又名天作寨)據(jù)守長達9個月,與日寇浴血奮戰(zhàn)并取得勝利的英雄業(yè)績?!癬”期間,該碑被搗毀丟入河中,1987年政府派人撈得下半殘碑.并設(shè)法補齊重新立于橋上原位,供人緬懷。由于該橋所處交通便利,名聞遐邇.每天都有不少中外游人到此游覽。
廣西最著名的三座古橋――遇龍橋、仙桂橋、富里橋都在遇龍河景區(qū);而被譽為“將軍府第”、“進士樓閣”的舊縣村就在遇龍河畔;唐代歸義縣遺址、潘莊遺址、徐悲鴻畫室、明清時期留下的古宅民居,使人頓生懷古憶舊之情。不過,最刺激、浪漫、瀟灑的還是漂游遇龍河,竹排過壩,驚險刺激;蕩舟平湖,輕松愉悅,被人們視為擋不住的誘惑,酷煞人的時尚。人們只用一個字來形容漫游遇龍河的感覺:那就是:“爽”!
桂林遇龍河導游詞篇四
遇龍河是漓江在陽朔境內(nèi)最長的.一條支流,全長43.5公里,流域面積158.47平方公里,流經(jīng)陽朔縣的金寶、葡萄、白沙、陽朔、高田等5個鄉(xiāng)鎮(zhèn)、20多個村莊,人稱“小漓江”。
整個遇龍河景區(qū)是桂林地區(qū)最大的純自然山水園地。從遇龍橋到工農(nóng)橋15.36公里水程,有28道堰壩,景點百余處,各景點沒有人工雕琢痕跡、都市喧囂,保持著原始、自然、古樸與純凈。國內(nèi)外專家一致確認,“遇龍河是世界上一流的人類共有的自然遺產(chǎn)。”
遇龍河兩岸一派田園風光,賞心悅目。游覽該景區(qū)可領(lǐng)略到可最美的山水田園風光和地方上千年的歷史文化。主要有廣西最著名的三座古橋——遇龍橋、仙桂橋、富里橋;遇龍河畔被譽為“將軍府第”、“進士樓閣”的舊縣村;使人頓生懷古憶舊之情的唐代歸義縣遺址、潘莊遺址、徐悲鴻畫室、明清時期留下的古宅民居等。
桂林山水是“大家閨秀”,遇龍河是“小家碧玉。這里更平靜,更舒適。漓江,江寬山高讓人贊嘆,這里水小山小兩岸盡是田間樹影更輕柔些。
富里橋:位于遇龍河上游,石結(jié)構(gòu)單拱,長30米,寬5米,高10米,筑于明代永樂年間,距今約500余年歷史,造型美觀,水中倒影恰似一滿月。橋頭各有古樹一株,立橋頭觀田野,青山環(huán)抱,綠水繞莊,河壩浪花滾滾、溪水潺潺,田疇井然,阡陌如織,令人陶醉留連,是觀賞田園風光的最佳處。
古城遺址:遇龍河畔,仙桂橋上游約100米,有一四方泥壘城墻為歸義古城遺址。史料記載: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陽朔縣分置歸義縣設(shè)縣址于此,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廢。遺址占地39余畝,現(xiàn)存有城墻。遺址對岸有一川巖,登巖憑眺,水天一碧,達10余公里,巖內(nèi)氣候冬暖百夏涼,不燥不濕,是天然讀書靜養(yǎng)之地,清咸豐年間桂林進士唐墨香曾在此講學;遺址東邊山有一東暉巖,巖內(nèi)一溪流出,水質(zhì)清瑩,經(jīng)冬不涸。
八仙巖:隱藏在遇龍河畔遇龍村前的山峰中,明代有人題“懷安境”于石壁上,上有石洞坦平如室,寬約丈余,層巖重疊如樓。洞內(nèi)有形如圓月的扁石門;下又有七個小洞,深不可測??芍^洞中有洞,天外有天。
桂林遇龍河導游詞篇五
傳說很久以前,東海有一條龍,巡游到此,看到如此勝景,覺得東海黯然失色,便潛藏下來不走了。這條龍晚上浮出水面貪婪的觀賞美好的風光,后來忍不住有時白天也偷著出來,許多村民都曾見過,遇龍河因此得名。也有說是她古名安樂水,后因中游有著名的遇龍橋,改為遇龍河。
遇龍河指白沙世外桃源至大榕樹工農(nóng)橋段,長約16公里,寬38—61米,身0.5—2米,常年水質(zhì)清澈,水流緩緩。發(fā)源于臨桂區(qū)白粘嶺,流經(jīng)陽朔的新村、利學、大利。橋、遇龍、舊縣、穿巖等村,在工農(nóng)橋與金寶河匯合,全長43.5公里。河中筑有攔河壩,引水灌田,不能通航。
遇龍河竹筏漂流是2001年6月,遇龍村的打漁人應幾位攝影師的請求,從遇龍橋乘坐竹筏至古榕公園,在秀麗的風景面前,攝影師陶醉了。過后,攝影師們寄回了幾張照片,遇龍河竹筏漂流就在半推半就之中開始了。
陽朔龍之旅的buddy和白沙遇龍村的朱冬發(fā)決定合作把遇龍河漂流向游客推薦,一下子,遇龍村的村民們購置了100多條竹排、救生衣等設(shè)施,在2001年的“十一”期間,100多家竹排就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每天都預訂一空,2002年的“五一”期間,更是天天爆滿,從早上6點開始漂流,排班到晚上8點才收工。
桂林遇龍河導游詞篇六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我也有機會來到桂林漓江的支流——遇龍河游覽。
買好船票,我和爸爸坐上小竹筏,開啟了游覽遇龍河的旅程。
小竹筏由十根粗壯的竹子固定在一起,兩頭彎曲翹起,中間撐著一把遮陽傘,傘下放置了兩把舒適的躺椅。低頭一看,座椅下面的木頭上居然冒出了兩三朵白色的小蘑菇,看來它們也被這里的美景迷住了。
遇龍河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遇龍河的水真靜啊,陽光灑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像龍的鱗片閃閃發(fā)光;遇龍河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河底的水草和卵石。茂密的水草有的像少女的長發(fā),有的像舞女的裙裾,是不是龍王派它們來歡迎我們的呢?看著飄逸的水草,我不禁脫口而出:“在遇龍河的柔波里,我甘愿做一條水草!”
“當心!快把腳抬起來!”突然,船夫的一句話驚醒了沉醉中的我。原來前方有個落差不小的小瀑布,我們要沖下去了?!鞍 职治遗?!”我緊緊地抓住爸爸的手,把腳抬了起來。竹筏平穩(wěn)地沖了下去,激起雪白的浪花。我長吁了一口氣。
平緩了緊張的心情,我開始欣賞兩岸的風景。目之所及,滿是綠色。巨大的鳳尾竹,高大的榕樹,像一把把大傘,庇護著美麗的遇龍河。山腳下坐落著幾戶人家,炊煙裊裊,一派田園風光。遠處重巒疊嶂,蓊蓊郁郁。真可謂“兩山排闥送青來”??!
他不斷地重復著這些動作,一遍又一遍,裸露的被曬成赤銅色的胳膊和小腿上,掛滿了亮晶晶的汗珠。在遮陽傘下的我不禁有些難過。船夫和爸爸聊天,他說之前因為疫情,游客很少,每天只能劃一到兩趟,每趟賺30元錢?,F(xiàn)在疫情得到控制,游客增多了,收入也增加了。”日子會越過越好的!”淳樸的船夫抹了一把臉上的汗珠,笑呵呵地說。
桂林遇龍河導游詞篇七
走進遇龍河流域,你不但看得到“精縮”了的漓江山水,還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村落,十分風趣的水車,造型各異的古橋。這是一條很有文化品位的河,有水、有山、有竹、有草、有橋梁、有水車、有建筑。其透視出來的歷史氛圍和歲月滄桑,明顯要優(yōu)于漓江好一派奇美的陽朔風光。
如果你從陽朔鎮(zhèn)出發(fā),遇龍河奉獻上的第一道風景,便是富里橋。富里橋?qū)?米,全長30米,高約10米,青石砌成的橋拱成大半圓形,倒映在水中,是一個雞蛋形的模樣,宛如大姑娘那張明朗的臉,十分別致。
橋的兩岸,是百頃良田,微風吹過稻浪翻,白云走處碧波滾,景色宜人。橋的兩頭,長著兩株古樹,仿佛如橋的兩個衛(wèi)士,風雨同舟,與富里橋一齊在這遇龍河畔成為一種不朽。由于富里橋呈大半拱狀,從橋的一端孔下往另一端望去,那青山綠水、白墻黑瓦一概映在水面,框在橋中,仿佛如山水畫在水月中重現(xiàn),典雅素凈,很是耐看。富里橋建于何年,已經(jīng)無法考證,估計與金龍橋、遇龍橋、仙桂橋等名橋所建年代相差不多,因為這九曲八拐的河流,只建一座橋顯然是難以通行的。過了富里橋,順著遇龍河往西北方向而去,沒有多久,便可看到遇龍橋了。
遇龍橋建于明代,可見遇龍河的叫法,最早也是從明代開始的。這座橋,可以算得上陽朔縣境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橋了。它長約60米,寬5米,高9米,單孔跨度為18米,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加修了石欄,欄上花鳥魚蟲,龍鳳呈祥,十分精美。遠處看去,這遇龍橋橋身壯實高大,古藤纏繞,野花裝點,巍峨而壯麗,很有男子之風范。
站在遇龍橋上看四周風景,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上游一河相串的金龍橋、富里橋,如孿生兄弟一般,歷歷在目。那山、那田、那水、那樹,像沙盤上的作品,在兩岸依次排列。太陽照在水中,拉成一條直線,仿佛為遇龍河開了一條金色的拉鏈,水中那閃閃的金光,很像一條金龍在潛游。我們不知道先人在建這座橋時,是否也看到了這種景象,或許,遇龍橋的來意,便是如此的吧。
轉(zhuǎn)身向下游望去,群山奔騰,村落點點,稻田簇浪。橋下有一洄水潭,如鏡的碧水映著東岸的村莊。那村前的古榕,那黃墻青瓦的農(nóng)舍,那一條條縱橫的街巷皆歷歷入目。更有趣的是這墻、舍、道全由半米見方的古銅色石塊壘成。連伸入水中的磚頭,也是如此。那深潭,那古榕,還有那村落,加上遇龍橋就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最好寫照。只不過馬致遠先生沒有看過遇龍河的景致,倘若看了,怕是那首詩會寫得更好些。
遇龍河的歷史悠久,表現(xiàn)在一處遺址之上,這遺址,便是歸義縣遺址。據(jù)《陽朔縣志》記載,唐武德四年(公元620_年),從陽朔縣分置歸義縣。貞觀元年(公元620_年)撤歸義縣入陽朔。
至于歸義縣的含義,社會上有多種傳說,并無定論。但有一種說法是比較正規(guī)的,那就是“統(tǒng)歸大義,誠服皇道”??梢姎w義縣從陽朔分置,并不是很正統(tǒng)的,也許是因為割據(jù),也許是因為造反。
遺址現(xiàn)占地約4萬平方米,在唐代算得上一個不小的縣城。當然,今天任何一個鄉(xiāng)鎮(zhèn)都比它強多了。如今整個“縣址”,只存西北角那一口老井,兩戶人家。歸義今昔,已不能相比了,但卻給遇龍河的歷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雖然,那古井邊的石欄上刻有“尋舊,二字,但今天的遇龍河已經(jīng)全新了。
出了歸義縣舊址,便到了遇龍河上又一名橋——仙桂橋。仙桂橋規(guī)模雖然不如前面兩橋,卻有些歷史。因為離歸義縣舊址不遠,因此,人們叫它“舊縣橋”??梢姰斈暌彩墙煌ㄒ獩_之處。
這仙桂橋為廣西區(qū)內(nèi)現(xiàn)存最古老的單孔石拱橋,建于宋宣和五年(公元1120_年)。橋雖不大,但風景宜人,也是遇龍河的一處勝景。到遇龍河,這三座橋是不可不看的。
傳說很久以前,東海有一條龍,巡游到此,看到如此勝景,覺得東海黯然失色,便潛藏下來不走了。這條龍晚上浮出水面貪婪的觀賞美好的風光,后來忍不住有時白天也偷著出來,許多村民都曾見過,遇龍河因此得名。也有說是她古名安樂水,后因中游有著名的遇龍橋,改為遇龍河。
桂林遇龍河導游詞篇八
前兩天,媽媽帶我去桂林旅游。我覺得最好玩的要數(shù)遇龍河竹筏漂流了。
時間過得真快呀!不知不覺我們就漂過了二十八個提壩。接著,我們又游覽了大榕樹、月亮山等景點,度過了快樂的一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桂林遇龍河導游詞篇九
“桂林山水甲天下”每當我讀起這句話,我總要回味那趟高興的旅程,那場充滿樂趣的打水仗游戲。
桂林是一座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的旅游城市。那兒的山秀麗無比,那兒的水清澈見底,一座座山倒映在水中,勾勒出一幅天然山水畫。
想起桂林的山水,遇龍河漂流打水仗的情景瞬間浮現(xiàn)在我腦海中。
那天早上,導游帶著我們?nèi)ビ鳊埡悠鳎殖肆巳掖?。一上船,我發(fā)現(xiàn)船上備有好多水槍,這立刻把我吸引過去。我情不自禁拿起水槍來,用它吸滿湖里的水,提起來就“掃射”,這可把另一艘船上的人給“激怒”了。
他們拿起水槍,也朝我們這邊噴射過來。原來在一旁若無其事的妹妹被噴射到,這一射可不要緊,但小家伙的“戰(zhàn)斗欲”瞬間被點燃起來。她立即拿起水槍加入到“保衛(wèi)戰(zhàn)”當中?!皣W啦!嘩啦!”那艘船的人都被噴濕了,但他們不僅不生氣,反而哈哈大笑,開心得眼淚都快流出來,這一幕可把妹妹“氣壞”了。
第三艘船離我們越來越近,船上的一位小女孩提議道:“不如,我們大家來場比賽吧!”“好呀!好呀!”幾艘船上的人都異口同聲地回答?!昂?,那我就不客氣了哦!”妹妹第一喊道?!澳俏乙惨_始噴了!”我也拿起水槍。這時,我們船上其他手上沒武器的人,趕緊拿起各自的雨傘來當“擋箭牌”,但“敵軍”的火力還是太猛了,大家還是被噴濕了。第三艘船只上的幾位叔叔也覺得好玩,都拿起水槍反擊“報仇”。結(jié)果,一下把我給打翻了??吹竭@一幕,爸爸也來勁過來支援。他拿起兩把水槍一起噴射,直接把別人遮擋的雨傘噴掉。
“耶!耶!我們勝利了!”妹妹在一旁喊道。我們大家都歡呼雀躍起來,鬧中玩,玩中樂,各方一來一去不停地噴射,驚訝聲、笑聲、歡呼聲此起披伏,蕩漾在碧波湖的上空。
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樂”。
在桂林的幾天里,導游還帶我們?nèi)チ似渌包c:銀子巖、桃花江、漓江、古東瀑布……桂林的風景可真美?。≌孀屛伊鬟B忘返!遇龍河的打水仗游戲,更讓我終生難忘!
桂林遇龍河導游詞篇十
今年暑假,我們?nèi)胰ス鹆钟瓮媪艘惶?,那里的山水令人陶醉。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遇龍河。
遇龍河的水真綠啊,綠得像一塊無暇的翡翠;遇龍河的水真靜啊,靜得像一面碩大的銀鏡;遇龍河的水真清啊,一群群魚兒在水里快活地游來游去,像是在玩捉迷藏呢。
我看到一根根碧綠的水草好像絲帶一樣在水中飄蕩,便隨手抓起一根,舉過頭頂,歡呼起來:“哇!好綠的海帶呀!”船老大哈哈大笑起來,說:“這不是海帶,這是水韭菜。我們一般都用它們來喂豬,鬧饑荒時也可以用來充饑哦?!蔽也唤[了個大紅臉。但我的注意力很快被水邊一群可愛的小鴨子吸引住了。它們有的低下頭,歡快地捉著小魚;有的浮在水面上,低頭欣賞著自己的倒影;有的互相追逐,快樂地嬉戲著。
我又向岸邊望去,只見兩岸青山姿態(tài)各異,這一座像大大的蘋果,那一座像慈祥的老人,還有的像高大的駱駝。它們倒映在水中,構(gòu)成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畫。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惫幻惶搨靼?!我們乘著竹筏,欣賞著沿途優(yōu)美的風景,真有一種“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
我愛美麗的遇龍河!下次我一定還要去玩一玩。
桂林遇龍河導游詞篇十一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今年十一假期,我和爸爸媽媽有機會來到了著名的旅游城市——陽朔游玩。
陽朔山清水秀,奇峰秀水,有許許多多好玩的景點,但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要數(shù)遇龍河。遇龍河的特點就是水清景美。我們在水額底碼頭上了竹排,竹排由長長的竹子拼成,長約5米,寬約1。5米,我們一家三口坐在安在上面的椅子上,由一位伯伯撐船,只見竹篙深深插進水里,用力一撐,竹排便離開了河岸。開始了我們的遇龍河之旅。
聽撐船的伯伯講,遇龍河的河水深的地方有3米多深。低頭看下去,好多地方都清得可以看到水底。水中長著茂密的水草,又長又軟,隨波漂浮,就像漂亮女孩們的長長的秀發(fā)。
水涼涼的,把腳放到水里,感覺爽極了。兩岸青山茂竹,空氣那么新鮮、天那么藍、水那么清,真讓人感到身在世外桃源。
有趣的是,河道上還設(shè)置了一些高低不平的落差地帶。需要坐著竹排從高到低沖下去,不僅激起了浪花,也激起了我們的歡笑。
現(xiàn)在回想一下,遇龍河之旅真可以用“一葉竹筏享一路清流茂竹”來形容啊!
桂林遇龍河導游詞篇十二
傳說很久以前,東海有一條龍,巡游到此,看到如此勝景,覺得東海黯然失色,便潛藏下來不走了。這條龍晚上浮出水面貪婪的觀賞美好的風光,后來忍不住有時白天也偷著出來,許多村民都曾見過,遇龍河因此得名。也有說是她古名安樂水,后因中游有著名的遇龍橋,改為遇龍河。
遇龍河指白沙世外桃源至大榕樹工農(nóng)橋段,長約16公里,寬38—61米,身0.5—2米,常年水質(zhì)清澈,水流緩緩。發(fā)源于臨桂區(qū)白粘嶺,流經(jīng)陽朔的新村、利學、大利。橋、遇龍、舊縣、穿巖等村,在工農(nóng)橋與金寶河匯合,全長43.5公里。河中筑有攔河壩,引水灌田,不能通航。
遇龍河竹筏漂流是6月,遇龍村的打漁人應幾位攝影師的請求,從遇龍橋乘坐竹筏至古榕公園,在秀麗的風景面前,攝影師陶醉了。過后,攝影師們寄回了幾張照片,遇龍河竹筏漂流就在半推半就之中開始了。
陽朔龍之旅的buddy和白沙遇龍村的朱冬發(fā)決定合作把遇龍河漂流向游客推薦,一下子,遇龍村的村民們購置了100多條竹排、救生衣等設(shè)施,在20的“十一”期間,100多家竹排就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每天都預訂一空,的“五一”期間,更是天天爆滿,從早上6點開始漂流,排班到晚上8點才收工。
桂林遇龍河導游詞篇十三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桂林一直是我夢想的地方。在一個假期,我來到了桂林的陽朔,一覽陽朔風光。
在一個煙雨連綿的清晨,我們來到了遇龍河,登上了竹排。竹排是由幾根竹子捆在一起組成的,上面固定兩把椅子,僅此而已。竹排在水中緩緩蕩漾,激起層層的浪花。我們就站在這小小的竹排上,將周圍的景色盡收眼底。遇龍河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見魚兒在水中暢游;清得可以看見水藻在水中跳舞;清得能倒映出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遇龍河的水真靜呀!靜得能聽見魚兒在竊竊私語。船夫的劃水聲,船槳與船舷的摩擦聲,細雨落在傘上的敲擊聲,山里鳥兒的鳴叫聲,這些聲音仿佛是音樂家演奏出的動聽的樂曲。
抬眼望去,翠竹夾道,兩岸長滿了郁郁蔥蔥的竹子。竹子給我的印象非常好,它代表著氣節(jié)。頓時,我想起了鄭板橋的詩句:“細細的葉,疏疏的節(jié),雪壓不倒,風吹不折?!惫糯木訉幙墒碂o肉,不可居無竹,令我頓感。陽朔的人像竹一樣,是高雅不俗的,是值得尊敬的。
想著,想著,不一會兒天公下起雨來……毛毛細雨打濕了我的臉,真是“潤物細無聲”呀!我仰頭看天,細如牛毛的雨遮住遠處的山巒,如煙似霧。遇龍河的山連綿起伏,形狀各異。有的山像獅子,仿佛張開伶牙俐齒,向游客顯示它的威風;有的山頂像站立了一只忠誠的狗,為主人看家護院;有的山連在了一起,仿佛兩位相濡以沫的老人。
雨停了,環(huán)繞山巒的霧薄如蟬翼,被風吹動著,與我同行。竹排在水中游,云霧在天上走。一團棉絮般的云霧,被風吹散,宛如嫦娥飛天,拖著長長的飄帶,又像舞女的.裙,在空中飄動。一時間,我們仿佛身處仙境,不知道哪里是天,哪里是水了。
正欣賞著如詩如畫的美景,突然間,我們的竹排垂直下落,濺了我滿身水,驚魂未定,卻發(fā)現(xiàn)我們到了終點。
桂林遇龍河導游詞篇十四
遇龍河位于廣西桂林市陽朔縣的一條河,是指白沙世外桃源至大榕樹工農(nóng)橋段,長約16公里,寬38-61米,深0.5-2米,常年水質(zhì)清澈,水流緩緩。遇龍河兩岸山峰清秀迤邐,連綿起伏,形態(tài)萬千,江岸綠草如茵,翠竹蔥郁,樹木繁蔭。遇龍河的水如同綠色的翡翠,清澈透亮,魚兒閑游,水筏飄搖,一一可見。微風拂過水面,泛起陣陣漣漪,如同小提琴奏出的音符,靜靜的,輕輕的。
遇龍河是漓江在陽朔境內(nèi)最長的一條支流,全長43.5公里,流域面積158.47平方公里,流經(jīng)陽朔縣的金寶、葡萄、白沙、陽朔、高田等5個鄉(xiāng)鎮(zhèn)、20多個村莊,人稱“小漓江”,不是漓江勝似漓江。尤其是從遇龍橋到工農(nóng)橋15.36公里水程,有28道堰壩,景點百余處,整個遇龍河景區(qū),沒有任何所謂現(xiàn)代化建筑,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痕跡,沒有任何一點都市喧囂,一切都是那么原始、自然、古樸、純凈,實為桂林地區(qū)最大的純自然山水園地。如果把漓江比成“大家閨秀”,那么遇龍河則是讓人怦然心動的“小家碧玉”,人們也稱“小漓江。
國內(nèi)外專家一致確認,”遇龍河是世界上一流的人類共有的自然遺產(chǎn)?!坝鳊埡觾砂兑慌商飯@風光,賞心悅目。天平綠洲、情侶相擁、平湖倒影、夏棠勝境、雙流古渡、夢幻河谷等等,讓人仿佛進入了天人合一的詩意境界,返璞歸真的自由天地。
桂林遇龍河導游詞篇十五
遇龍河古名安樂水,是我縣僅次于漓江的第二大河,素有“小漓江”之稱。發(fā)源于臨桂縣粘嶺,流經(jīng)我縣金寶、白沙鎮(zhèn)、陽朔鎮(zhèn)、高田鎮(zhèn)的30多個村莊。在觀橋村東注入烏龜河水,到鳳樓村的青厄渡與金寶河匯合為田家河,至書童山流入漓江。遇龍河全長35.6公里,縣內(nèi)集雨面積124平方公里。
在烏龜河與遇龍河交匯處及遇龍河上有二石料單拱橋,上為富里橋,下為遇龍橋,皆為古橋。橋體巍峨壯麗,古香古色,為縣重點保護文物。在舊縣村,還有仙桂橋及歸義縣城遺址。仙桂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為單拱石橋,是廣西最古老的石橋之一;歸義縣城為唐武德四年(公元620年)置,現(xiàn)遺正方形土筑城墻,周長約800米,有東、南、西三門。遇龍河兩岸奇峰排列,竹木蒼翠,流水清澈,游魚可數(shù),景色宜人。主要景點有雙流美景、夏棠佳勝、大小五指山、獅子山、八仙巖及新開發(fā)的世外桃源等。綠水青山、古跡名勝與田園風光及濃郁的地方風情交匯在一起,是絕佳游覽勝地。
到桂林,不游漓江,是一種遺憾;到陽朔,不看遇龍河,更是可惜。
陽朔景點遇龍河有“小漓江”之稱,是陽朔山水的精華。它以山青水碧竹翠橋奇村巧而聞名于世,是桂林山水中不可多得的美景,也是陽朔風光的最好體現(xiàn)。遇龍河發(fā)源于臨桂縣的古里河,流域卻大多在陽朔境內(nèi)。它清澈嫵媚,一路流經(jīng)陽朔的金寶鄉(xiāng)、葡萄鎮(zhèn)、白沙鎮(zhèn)、新陽朔鎮(zhèn)、高田鄉(xiāng),最后與金寶河交匯于青颼渡(高田日出)處,再一同流入田家河,再由田家河注入漓江。遇龍河古時叫“安樂水”,因后來在河上建有石拱橋名日“遇龍橋”,后來人們就干脆把這安樂水叫做遇龍河了。“遇龍”而“活”,人們對這條碧水用心之良苦,可見一般了。
遇龍河一般寬度為30一60米,其長度約44公里,水深處達七八米,淺處只能齊腿肚。徒步旅游遇龍河,欣賞美麗的陽朔風光是賞這條“小漓江”的最佳方式。
遇龍河兩岸青山連綿,造型各異,百態(tài)千姿;一路翠竹夾道,綠樹成行,芳草萋萋;而若遇晴日,則藍天白云,碧水綠草,開朗而明快;若逢雨天,更是霧繞云遮,百媚千嬌,將陽朔風光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假若把漓江比作風情萬種的大家閨秀的話,那么,遇龍河就更應該是小家碧玉了。
走進遇龍河流域,你不但看得到“精縮”了的漓江山水,還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村落,十分風趣的水車,造型各異的古橋。這是一條很有文化品位的河,有水、有山、有竹、有草、有橋梁、有水車、有建筑。其透視出來的歷史氛圍和歲月滄桑,明顯要優(yōu)于漓江好一派奇美的陽朔風光。
桂林遇龍河導游詞篇十六
遇龍河古名安樂水,是我縣僅次于漓江的第二大河,素有“小漓江”之稱。發(fā)源于臨桂縣粘嶺,流經(jīng)我縣金寶、白沙鎮(zhèn)、陽朔鎮(zhèn)、高田鎮(zhèn)的30多個村莊。在觀橋村東注入烏龜河水,到鳳樓村的青厄渡與金寶河匯合為田家河,至書童山流入漓江。遇龍河全長35.6公里,縣內(nèi)集雨面積124平方公里。
在烏龜河與遇龍河交匯處及遇龍河上有二石料單拱橋,上為富里橋,下為遇龍橋,皆為古橋。橋體巍峨壯麗,古香古色,為縣重點保護文物。在舊縣村,還有仙桂橋及歸義縣城遺址。仙桂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為單拱石橋,是廣西最古老的石橋之一;歸義縣城為唐武德四年(公元620_年)置,現(xiàn)遺正方形土筑城墻,周長約800米,有東、南、西三門。遇龍河兩岸奇峰排列,竹木蒼翠,流水清澈,游魚可數(shù),景色宜人。主要景點有雙流美景、夏棠佳勝、大小五指山、獅子山、八仙巖及新開發(fā)的世外桃源等。綠水青山、古跡名勝與田園風光及濃郁的地方風情交匯在一起,是絕佳游覽勝地。
到桂林,不游漓江,是一種遺憾;到陽朔,不看遇龍河,更是可惜。
陽朔景點遇龍河有“小漓江”之稱,是陽朔山水的精華。它以山青水碧竹翠橋奇村巧而聞名于世,是桂林山水中不可多得的美景,也是陽朔風光的最好體現(xiàn)。遇龍河發(fā)源于臨桂縣的古里河,流域卻大多在陽朔境內(nèi)。它清澈嫵媚,一路流經(jīng)陽朔的金寶鄉(xiāng)、葡萄鎮(zhèn)、白沙鎮(zhèn)、新陽朔鎮(zhèn)、高田鄉(xiāng),最后與金寶河交匯于青颼渡(高田日出)處,再一同流入田家河,再由田家河注入漓江。遇龍河古時叫“安樂水”,因后來在河上建有石拱橋名日“遇龍橋”,后來人們就干脆把這安樂水叫做遇龍河了?!坝鳊垺倍盎睢?,人們對這條碧水用心之良苦,可見一般了。
遇龍河一般寬度為30一60米,其長度約44公里,水深處達七八米,淺處只能齊腿肚。徒步旅游遇龍河,欣賞美麗的陽朔風光是賞這條“小漓江”的最佳方式。
遇龍河兩岸青山連綿,造型各異,百態(tài)千姿;一路翠竹夾道,綠樹成行,芳草萋萋;而若遇晴日,則藍天白云,碧水綠草,開朗而明快;若逢雨天,更是霧繞云遮,百媚千嬌,將陽朔風光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假若把漓江比作風情萬種的大家閨秀的話,那么,遇龍河就更應該是小家碧玉了。
桂林遇龍河導游詞篇十七
陽朔景點遇龍河有“小漓江”之稱,是陽朔山水的精華。它以山青水碧竹翠橋奇村巧而聞名于世,是桂林山水中不可多得的美景,也是陽朔風光的最好體現(xiàn)。遇龍河發(fā)源于臨桂區(qū)的`古里河,流域卻大多在陽朔境內(nèi)。它清澈嫵媚,一路流經(jīng)陽朔的金寶鄉(xiāng)、葡萄鎮(zhèn)、白沙鎮(zhèn)、新陽朔鎮(zhèn)、高田鄉(xiāng),最后與金寶河交匯于青颼渡(高田日出)處,再一同流入田家河,再由田家河注入漓江。遇龍河古時叫“安樂水”,因后來在河上建有石拱橋名日“遇龍橋”,后來人們就干脆把這安樂水叫做遇龍河了。“遇龍”而“活”,人們對這條碧水用心之良苦,可見一般了。
遇龍河一般寬度為30一60米,其長度約44公里,水深處達七八米,淺處只能齊腿肚。徒步旅游遇龍河,欣賞美麗的陽朔風光是賞這條“小漓江”的最佳方式。
遇龍河兩岸青山連綿,造型各異,百態(tài)千姿;一路翠竹夾道,綠樹成行,芳草萋萋;而若遇晴日,則藍天白云,碧水綠草,開朗而明快;若逢雨天,更是霧繞云遮,百媚千嬌,將陽朔風光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假若把漓江比作風情萬種的大家閨秀的話,那么,遇龍河就更應該是小家碧玉了。
走進遇龍河流域,你不但看得到“精縮”了的漓江山水,還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村落,十分風趣的水車,造型各異的古橋。這是一條很有文化品位的河,有水、有山、有竹、有草、有橋梁、有水車、有建筑。其透視出來的歷史氛圍和歲月滄桑,明顯要優(yōu)于漓江好一派奇美的陽朔風光。
如果你從陽朔鎮(zhèn)出發(fā),遇龍河奉獻上的第一道風景,便是富里橋。富里橋?qū)?米,全長30米,高約10米,青石砌成的橋拱成大半圓形,倒映在水中,是一個雞蛋形的模樣,宛如大姑娘那張明朗的臉,十分別致。
橋的兩岸,是百頃良田,微風吹過稻浪翻,白云走處碧波滾,景色宜人。橋的兩頭,長著兩株古樹,仿佛如橋的兩個衛(wèi)士,風雨同舟,與富里橋一齊在這遇龍河畔成為一種不朽。由于富里橋呈大半拱狀,從橋的一端孔下往另一端望去,那青山綠水、白墻黑瓦一概映在水面,框在橋中,仿佛如山水畫在水月中重現(xiàn),典雅素凈,很是耐看。富里橋建于何年,已經(jīng)無法考證,估計與金龍橋、遇龍橋、仙桂橋等名橋所建年代相差不多,因為這九曲八拐的河流,只建一座橋顯然是難以通行的。過了富里橋,順著遇龍河往西北方向而去,沒有多久,便可看到遇龍橋了。
遇龍橋建于明代,可見遇龍河的叫法,最早也是從明代開始的。這座橋,可以算得上陽朔縣境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橋了。它長約60米,寬5米,高9米,單孔跨度為18米,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加修了石欄,欄上花鳥魚蟲,龍鳳呈祥,十分精美。遠處看去,這遇龍橋橋身壯實高大,古藤纏繞,野花裝點,巍峨而壯麗,很有男子之風范。
站在遇龍橋上看四周風景,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上游一河相串的金龍橋、富里橋,如孿生兄弟一般,歷歷在目。那山、那田、那水、那樹,像沙盤上的作品,在兩岸依次排列。太陽照在水中,拉成一條直線,仿佛為遇龍河開了一條金色的拉鏈,水中那閃閃的金光,很像一條金龍在潛游。我們不知道先人在建這座橋時,是否也看到了這種景象,或許,遇龍橋的來意,便是如此的吧。
轉(zhuǎn)身向下游望去,群山奔騰,村落點點,稻田簇浪。橋下有一洄水潭,如鏡的碧水映著東岸的村莊。那村前的古榕,那黃墻青瓦的農(nóng)舍,那一條條縱橫的街巷皆歷歷入目。更有趣的是這墻、舍、道全由半米見方的古銅色石塊壘成。連伸入水中的磚頭,也是如此。那深潭,那古榕,還有那村落,加上遇龍橋就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最好寫照。只不過馬致遠先生沒有看過遇龍河的景致,倘若看了,怕是那首詩會寫得更好些。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
- 2023年朝陽鳳凰山導游詞(模板16篇)
- 最新科幻文作文評語(精選11篇)
- 2023年萬綠湖風景區(qū)導游詞(大全10篇)
- 帶評語的寫景作文題目(實用8篇)
- 2023年掃地機器人作文評語(實用15篇)
- 2023年廣西潿洲島游記(大全15篇)
- 教師對小學生作文評語(實用17篇)
- 2023年巽寮灣天后宮導游詞 巽寮灣天后宮介紹(九篇)
- 最新南澳島導游詞(優(yōu)質(zhì)16篇)
- 2023年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導游詞(大全11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jié)(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jié)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jié)(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jié)(優(yōu)質(zhì)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zhì)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jié)(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
相關(guān)文檔
-
2023年俯視仰視平視議論文800字(精選12篇)
50下載數(shù) 491閱讀數(shù)
-
崗位津貼發(fā)布通知范文(精選17篇)
34下載數(shù) 358閱讀數(shù)
-
設(shè)計大賽心得體會范文(優(yōu)秀9篇)
12下載數(shù) 397閱讀數(shù)
-
銀行授信審批文化心得體會及收獲(大全9篇)
21下載數(shù) 348閱讀數(shù)
-
知易行難辯論稿件(五篇)
13下載數(shù) 595閱讀數(shù)
-
快樂雞毛心得體會及感悟 《快樂雞毛》讀后感30字(7篇)
38下載數(shù) 340閱讀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