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2023-10-04 08:19:18
- 小編:雁落霞
- 文件格式 DOC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紅旗渠導游詞網(wǎng)篇一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到林州市參觀游覽。我是你們的導游員,大家可以叫我小洪。首先,我代表天馬旅行社感謝大家的信任!本社是一家重合同,守信用追求卓越服務(wù)的旅行社,相信各位的選擇是沒有錯的!正所謂“我選擇,我喜歡!”希望大家雖然出門行萬里,也能感覺到家的溫馨。 其次,我代表坐在我旁邊的這位“三好司機”向大家問好!我們的司機姓劉,他可是位長相好,脾氣好,而且技術(shù)一流好的司機,有他的嫻熟駕駛,這一路上我們肯定會玩的放心,玩的開心! 最后,我代表本人向各位鞠躬了!俗話說:“相聚即是緣分”,能與大家一起享受您的休閑娛樂之旅是我的榮幸,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配合。同時希望大家能夠相互關(guān)系,相互愛護,為這段旅途留下一段美好而難忘的回憶!雖然我不是最優(yōu)秀的導游,但今天一定是最用心的導游,我的手機號是,有事您說話,洪導一定盡全力滿足您的要求!在此,我預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玩的開心,玩的盡興。
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此工程改變了林縣歷史上嚴重缺水的狀況,使當?shù)刈罨镜纳鏃l件得到改善,促進了社會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1990年,林州開始開發(fā)紅旗渠景區(qū),歷時十幾年,通過科學規(guī)劃,建成了分水苑、青年洞、絡(luò)(luo)絲潭三個景區(qū),使昔日的荒草坡成為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好了,情況大致就是這樣,景區(qū)也到了,現(xiàn)在請大家?guī)Ш米约旱碾S身物品,管好車窗,排隊下車,有小孩的游客請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大家在這里集合,我們即將進入景區(qū),開始今天的云臺山之旅。
首先我們參觀的是分水苑景區(qū),當?shù)卦麎烆^嶺,由于紅旗渠總干渠在這里分為三條干渠,故改名為分水嶺。走進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巨型浮雕。這組浮雕由安陽市園林設(shè)計室袁建國同志設(shè)計,長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個。浮雕以林州人民戰(zhàn)太行的群體形象出現(xiàn),用磅礴的氣勢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斗天圖。整個浮雕分為四個場面:1.林縣縣委發(fā)出引漳人林的動員號召;2.工程技術(shù)人員實地勘測;3、凌空除險;4、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
在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浮雕右側(cè),是紅旗渠主要工程壁畫,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紅旗渠源”。紅旗渠源頭位于山西省平順縣,是將漳河水引入紅旗渠的樞紐工程。1960年3月,承擔截流任務(wù)的林州人民, 在無大型機械,又無先進技術(shù)的情況下,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跳人冰涼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紅旗渠內(nèi)。 第二幅是“青年洞”,關(guān)于青年洞的大致情況我們在后面會給大家做詳細的講解。 第三幅是“空心壩”。該工程是以壩上過河水,壩中過渠水,解決了河水與渠水在一個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兩用壩,故稱空心壩。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庫”。該水庫始建于1958年,既起到調(diào)節(jié)汛期洪峰,又可補充紅旗渠水源,現(xiàn)在已被開發(fā)成“太行平湖”風景區(qū)。 第五幅是“桃園渡橋”。該橋是座三用渡橋,上面是公路,可以行汽車;中間是涵洞,可以流渠水;下面是河床可以過洪水?,F(xiàn)在為了解決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里鋪設(shè)了管道,把弓上水庫的水逆紅旗渠水引入市內(nèi),所以又成了四用橋。 第六幅是“紅英匯流”,描繪的是幾大主要工程匯合完成的輝煌景觀。
接下來我們將去參觀青年洞景區(qū)。由分水苑景區(qū)乘車上行30公里,就到達青年洞景區(qū)。這里山高水險,紅旗渠懸掛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八米寬的紅旗渠從山中穿過,確實是一道雄險秀麗的風景! “鷹咀山”是進入青年洞景區(qū)的第一景。在紅旗渠之上有段崖壁,書有“鷹咀山”三個大字。舉目靜觀,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鷹聳立于紅旗渠之上,極目遠望,意欲展翅騰飛??吹叫埴椪钩幔筒粫浝^續(xù)發(fā)揚紅旗渠精神,繼續(xù)努力奮斗,建設(shè)好我們的祖國。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虎口崖,山崖向外突出10余米,崖勢險惡、高聳入云。當時修建紅旗渠時,山崖上時有石頭掉下來砸傷修民工。為了減少傷亡事故的發(fā)生,勇敢無私的除險隊長任羊成帶著他的伙伴們,腰系大繩從山崖上飛蕩進入虎口,除掉險石,人們稱這種舉動叫“虎口拔牙”。大家看崖下就是著名的神工鋪了,是當年修渠民工住過的地方。為了早日完成這項巨大的工程,他們都甘愿露宿山崖,爭取更多的時間施工;面對艱難的生存和施工條件,他們不但毫無怨言,還互相鼓勵,聽從指揮,以艱苦奮斗的大無畏精神使得整個工程得以早日完成。該工程是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紅旗渠最艱險的工程,是當年青年突擊隊員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以“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開鑿的。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斗的業(yè)績,紅旗渠工程指揮部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 197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為此工程親筆題寫了洞名。
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林州兒女依然保持著樂觀的情緒,以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紅旗渠精神作為精神支撐,完成了這一偉大歷史性工程。紅旗渠的修筑雖然已經(jīng)過去很久,但是通過今天的游覽,我想大家對整個偉大的工程一定有了更深了解,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當時艱苦的山中歲月,不要忘記那些偉大的修渠人。
好了,游客朋友們,景點的講解到這里就要結(jié)束了,在這里,我要多謝大家的支持與配合,我想大家還意猶未盡吧,現(xiàn)在請大家自由參觀游覽,拍照留念。景區(qū)游人較多,請注意物品安全,不過希望大家注意把握時間,我們一個小時后,在景區(qū)門口準時集合登車,車牌號是豫a×××××,為一輛×色大巴車。祝大家玩的愉快,謝謝!
紅旗渠導游詞網(wǎng)篇二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相聚即是緣分!首先我代表我們河南青年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大家此次旅程的導游員,大家能夠叫我小何或何導。下面呢,隆重的給大家介紹我們這位后腦勺最帥的司機——王師傅,王師傅擁有十幾年的駕齡,駕駛技術(shù)精湛,有他為我們保駕護航,我們就能夠放下心來簡單游玩了。這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既然我們上了同一輛車也算是一家人了。所以呢,在我們的旅途過程中,大家對我們的服務(wù)有什么意見或要求請盡管提出來,我們都會盡心盡力去解決。在此,我預祝大家游得盡興,玩得開心。
下面我把咱們這天的行程先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此刻由鄭州出發(fā),走京珠高速,途徑新鄉(xiāng)、鶴壁,就到達咱們這天的目的地——紅旗渠了。
朋友們,此刻圍繞在我們四周的是鄭州市區(qū),我們來簡單認識一下鄭州:鄭州古屬豫州,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滅殷后封此地為管國,東漢時此地成為管城,此刻還有管城區(qū)的稱號,直到隋文帝三年,才有鄭州的稱號,并沿用至今。1923年,京漢鐵路大罷工后,鄭州成為"二七名城"。此刻城中還保存有二七紀念塔,是鄭州的標志性建筑。鄭州因良好的綠化和發(fā)達的商貿(mào)素有“綠城”和“商城”之稱。
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jīng)駛?cè)胄锣l(xiāng)原陽,原陽大米自不必說。有一首兒歌唱的是“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十三層”,這玲瓏塔就在原陽縣境內(nèi)。大家可能明白外國有個比薩斜塔,但是大家肯定不明白中國也有個斜塔,那就是玲瓏塔。它與地面成七十七度夾角,登上塔身可南望黃河碧濤,北見太行山巒,東觀浩瀚云海,西攬萬頃碧波,可謂妙趣橫生!
車過鶴壁,我們就進入了安陽境內(nèi)。安陽是一個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古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周易》的`發(fā)祥地,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和文物可考的長期穩(wěn)定的都城。華夏禮貌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已發(fā)掘的最大青銅器——司母戊鼎在那里出土問世。歷史上著名的文王演周易、婦好請纓、蘇秦拜相、西門豹治鄴、岳母刺字等故事都發(fā)生在那里。同時被國際友人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三千里人工長河——紅旗渠也在那里。
紅旗渠是上個世紀60年代安陽林縣人民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林縣是個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貧困山區(qū)。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全縣人民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決心,從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紅旗渠等水利工程,解決了大面積灌溉過程,其中以紅旗渠最為壯觀。如今,紅旗渠已經(jīng)做為一種精神被廣為學習。
紅旗渠位于安陽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濾山中,地勢險峻,工程宏偉。它不僅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為林濾山自然風光增添了一大勝景,被中外游人譽為“人工天河”、“當代萬里長城”、“世界第八大奇跡”。20世紀70年代初,紅旗渠工程竣工后,周恩來總理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p>
一路走來一路聊,說話間我們已經(jīng)到了景區(qū)的停車場。下車之前再次提醒大家:我們的旅游車是藍白相間的宇通車,車牌號是豫xx,我們的導游旗是黃色的,我的手機號是xx。好了,朋友們,此刻就請您關(guān)好門窗,帶上您的隨身物品,隨我下車一齊去領(lǐng)略紅旗渠的神奇魅力吧!
紅旗渠導游詞網(wǎng)篇三
紅旗渠一干渠沿林濾山南下,英雄渠沿淅河東流,至合澗鎮(zhèn)西匯合,形成了一處優(yōu)美的飛流直瀉奔騰圖。有詩贊曰:"珠濺花飛雪裹玉,流激瀑瀉浪逐波。閘開傾進瓊漿液,兩韻一渠唱凱歌"。
各位游客跟我下車一起參觀紅旗渠吧!
紅旗渠是不僅是造福人類的水利工程,也為林慮山的自然風光增添了一大勝景,紅旗渠竣工后,周總理曾自豪的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是南京長江大橋,二是林縣紅旗渠。
壯觀的戰(zhàn)斗場面,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浮雕右側(cè),是紅旗渠的主要工程壁畫,共有六幅。
游覽完分水苑,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青年洞景區(qū),這里山高水險,紅旗渠懸掛在巍峨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上,8米寬的紅旗渠從中穿過,一派雄險秀麗的景象。
鷹咀山是進入青年洞區(qū)的第一景,舉目望去,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鷹聳立在紅旗渠上,極目望去,意欲展翅高飛。看到雄鷹展翅,就不會忘記繼續(xù)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紅旗渠精神。
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虎口崖,崖勢險惡,高聳入云。修建紅旗渠時,山崖有時會被炮震散的石頭掉下來砸傷民工,為了減少傷亡,需要大智大勇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人腰系大繩,排除危險。除險隊長任羊城帶著他的隊員們,像雄鷹一樣在崖山蕩秋千,飛蕩數(shù)次,才能蕩進虎口。人們稱這種舉動叫做虎口拔牙。
接下來我們游覽的是神工鋪,它位于虎口崖下,是當年紅旗渠民工住的崖。由于當時民工有三四萬,沿岸村莊少,民工沒有房屋住,就住山崖,山崖住滿了,他們就搭席棚,打地洞。抗著嚴寒酷暑,度過了最艱苦的歲月。他們不但毫無怨言,而且還留下誓言,崖當房,石當床,虎口崖下度時光,我為后代創(chuàng)大業(yè),不修成渠不還鄉(xiāng)。
好了游客朋友們,我們今天的旅游行程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感謝大家一路上對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如果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還請大家多提寶貴的意見。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很期待再次與你們合作。再見!
紅旗渠導游詞網(wǎng)篇四
紅旗渠景區(qū)的主要景點有:分水苑、青年洞等,那么導游要按什么順序介紹紅旗渠的景點呢?怎么說好紅旗渠導游詞呢?下面是本站帶來的紅旗渠的導游詞,僅供參考。
各位游客大家早上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徐敏,非常歡迎大家來到古都安陽,這里歷史悠久,風景優(yōu)美,是甲骨文的發(fā)源地。還有許多名勝古跡:世界文明的“人工天河”紅旗渠、文字博物館、岳飛廟……數(shù)不勝數(shù)。今天,我要帶大家參觀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人稱之為“人工天河”的紅旗渠。
紅旗渠是黨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巖上的一座豐碑,紅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傳家寶。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林州人民不斷賦予紅旗渠精神新的內(nèi)涵,將中華民族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美德與時代精神結(jié)合起來,譜寫了氣壯山河的“戰(zhàn)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創(chuàng)業(yè)三部曲,實現(xiàn)了林州由山區(qū)貧困縣向現(xiàn)代化新興城市、生態(tài)旅游城市的跨越。
紅旗渠景區(qū),主要以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紅旗渠精神,以及太行山集華山之險、峨媚之雄、三峽之奇、黃山之秀為一體的自然風光而開發(fā)建設(shè)的風景名勝區(qū),現(xiàn)在以妖嬈多姿的風采,向世人展示其獨具的特色和巨大的魅力。林縣人民在建設(shè)這項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工程中,鍛造了氣壯山河的“紅旗渠精神”。紅旗渠已不是單純的一項水利工程,它已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個象征。
紅旗渠在安陽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濾山中,地勢險峻,工程宏偉。它不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為林濾山自然風光增添了一大勝景,被中外游人譽為“人工天河”、“當代萬里長城”、“世界第八大奇跡”。20世紀70年代初,紅旗渠工程竣工后,周恩來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個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紅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和河南人民偉大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真實寫照,這種艱苦奮斗的拼搏精神,激勵人們戰(zhàn)勝各種困難,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
好了,關(guān)于紅旗渠的講解到此結(jié)束了,希望紅旗渠精神能成為您以后做好一切工作的精神動力,并能發(fā)揚光大。謝謝!
紅旗渠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李玉,大家可以叫我李導。
首先歡迎大家來到安陽,安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故鄉(xiāng),《周易》的發(fā)祥地,岳飛故里,說到安陽就不能不提及被國際友人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三千里人工天河——紅旗渠。所以今天就我先帶大家游覽紅旗渠。在新中國60年代,林州人民為戰(zhàn)勝十年九旱的自然生存環(huán)境,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shè)了152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開鑿了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紅旗渠。
紅旗渠景區(qū)的主要景點有:分水苑、青年洞等,首先我們參觀分水苑景區(qū),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嶺,原名墳頭嶺。紅旗渠總干渠在這里分為三條干渠,改名為分水嶺。
大家從洛絲潭景點拾級而上,現(xiàn)在我們在張家?guī)X看到一條寬8米的水渠,那就是紅旗渠。繼續(xù)向前走,在“創(chuàng)業(yè)洞”和“團結(jié)洞”之間,紅旗渠像一條紅色巨龍——盤山越澗而來,又鉆山入洞而去。
大家繼續(xù)前行,我們就來到了紅旗渠干渠上最長的一處隧道——“青年洞”。遠遠望去,“青年洞”三個大字高懸在洞口上方的石崖上。青年洞長616米,全是修渠人民一錘一釬鑿出來的呀!進入洞內(nèi),五彩燈光閃爍,涼氣襲人。洞隨山勢,左彎右轉(zhuǎn)。多像傳說中的龍宮呀!該工程是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紅旗渠最艱險的工程。是當年青年突擊隊員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以“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開鑿的。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斗的業(yè)績,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扒嗄甓础憋L景名勝區(qū),被國家六部要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紅旗渠的美麗景點說也說不完,大家可以細細游賞。不過一定要注意:1、不亂扔垃圾;2、請不要亂拍照;3、不在木橋、鐵橋上亂蹦亂跳。請大家配合,謝謝!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這次旅游由我來當你們的導游。我是楊紫涵,大家可以叫我楊導。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跡的紅旗渠。
周曾自豪地宣稱:紅旗渠和南京長江大橋是新中國的兩大奇跡。為了修筑紅旗渠,189名英雄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256人重傷致殘。在新中國60年代,林州人民為戰(zhàn)勝十年九旱的自然生存環(huán)境,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shè)了152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開鑿了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紅旗渠。
游客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神工鋪,它是當年修渠民工住過的崖。由于當時修渠民工多達三四萬人,漳河沿岸村莊又少,修渠民工沒有住房,就住山崖,山崖住滿了,他們就搭席棚,打地洞。常年頂風冒雪,抗嚴寒戰(zhàn)酷暑,度過修建紅旗渠的艱苦歲月。他們不但毫無怨言,還在崖壁上留下了誓言:“崖當房,石當床,虎口崖下度時光,我為后代創(chuàng)大業(yè),不修成大渠不還鄉(xiāng)。”大家抬頭看,那就是虎口崖。虎口崖位于凌云亭東,崖峰刺天,山崖向外突出10余米,崖勢險惡、高聳入云。崖的中間,是往下凹下去的,就像老虎的嘴巴。“虎口”上邊垂下來的巖石,就像老虎的嘴巴?,F(xiàn)在我們走在虎口崖上,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虎口”里面的景色。“虎口”里有許多垂下來的巖石,大家一定要小心,不要碰著頭。
修建紅旗渠時,隊長任羊成和除險隊員們腰系繩索,身臨懸崖,撬石除險。身上被大繩勒的青腫,被荊棘刺得生痛,但他們還是頑強作業(yè)。一次,任羊成正要撲進倒檐除險,上面掉下一塊小活石,他躲閃不及,一排門牙被砸掉了,他吐掉口中的鮮血,繼續(xù)凌空排險。人們稱這種舉動叫“虎口拔牙”,于是,這座山崖就叫虎口崖。蕩氣回腸的紅旗渠是新中國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典范,更是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集中體現(xiàn)。
好了,游客朋友們,我的講解先告一段落,接下來大家自由活動,我們?nèi)r后在停車場集合。祝大家在本次旅游愉快。謝謝。
紅旗渠導游詞網(wǎng)篇五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來到河南的省會鄭州,俗語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看來我們是很有緣的,這次旅游由我來擔當你們的導游,在我身邊的這位先生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我們倆很榮幸為大家服務(wù),有需要的地方盡管提出來,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為你們解決。當然,也希望大家能跟我友好合作,讓我們愉快的共同完成這次紅旗渠之旅!在這里,就先預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
首先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行程,我們從鄭州出發(fā),途徑新鄉(xiāng)、鶴壁,我們就到達我們的目的地林縣紅旗渠了!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出發(fā)在去往紅旗渠的路上,趁此機會,我老給大家介紹一下河南!河南位于中國中部,不僅平原遼闊,氣候濕潤,土質(zhì)肥美,堪稱我國農(nóng)業(yè)大?。贿€形成了完整的工業(yè)體系,經(jīng)濟逐漸迅速發(fā)展。除此之外,河南還是中華古老民族的發(fā)祥地,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古時講究“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在南宋以前一直是全國的文化軸心,長時間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焦點,無數(shù)的杰出人物在這塊土地上馳騁,激蕩出無數(shù)的歷史風云!
說話間,我們的車就已經(jīng)緩緩進入了安陽境內(nèi)。安陽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是河南的北大門。它地處晉冀豫三省交匯處,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甲骨文的故鄉(xiāng),《周易》的發(fā)祥地,岳飛故里,紅旗渠精神的發(fā)源地。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字和文物考證的都城,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繹”,“婦好請纓”,“蘇秦拜相”,“岳母刺字”等歷史事件也都發(fā)生在這里。也是在這里,中國的青銅器發(fā)展到了巔峰時代!
各位朋友:說話間我們已經(jīng)到了林縣紅旗渠,紅旗渠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林州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懸崖絕壁之處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于1960年2月動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歷時十年余之久。被中外游人譽為"人工天河"、"當代萬里長城"、"世界第八大奇跡"。
接下來就請大家關(guān)好窗戶,帶好貴重物品,車停穩(wěn)后隨我下車!請大家一定要記住我們的車體顏色、車牌號碼以及我們車停的位置,以防返程的時候跟錯車!我們的游覽時間是四個小時,四個小時后我們在景區(qū)門口集合!請大家把握住時間。
紅旗渠景區(qū)主要有分水苑、青年洞、絡(luò)絲潭,首先我們參觀分水苑景區(qū)。分水苑風景區(qū)是一園林式景區(qū),也是紅旗渠總干渠分為三條干渠的地方。原名:“墳頭嶺”,后因之改名為“分水嶺”。它不僅是紅旗渠三條干渠的分水樞紐,而且也是自然界的分水嶺。
邁氣概,又有雄偉壯觀的戰(zhàn)斗場面,整個浮雕分為四個場面:1、林縣縣委發(fā)出“引漳入林”的號召;2、技術(shù)人員實地勘測;3、凌空除險;4、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
左面墻上的這六幅壁畫介紹的都是紅旗渠上的重點工程,第一個畫面是“紅旗渠源頭”。位于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zhèn)“侯壁斷”山腰。是將漳河水引入紅旗渠的樞紐工程。第二個畫面是“青年洞”。該工程是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紅旗渠最艱險的工程。第三個畫面是“空心壩”。一壩兩用,上面過河水,壩心走渠水,渠水不犯河水,成功地解決了渠水與河水平面交叉的矛盾,是一座兩用壩。第四個畫面是“南谷洞水庫”。該水庫是亞洲第三高堆石壩,它既可以調(diào)節(jié)汛期洪峰,又可以在枯水季節(jié)為紅旗渠補充水源,現(xiàn)在我們已把它開發(fā)為“太行平湖”景區(qū)。第五個畫面是“桃園渡槽”。它位于一干渠上,過去是個三用橋,即橋上走汽車,橋下流河水,中間一個暗槽,自北向南流渠水?,F(xiàn)在為了解決城市人口用水問題,在暗槽內(nèi)架設(shè)了一條輸水管道,自南向北把弓上水庫的水引入林州市,所以現(xiàn)在它變成了一座四用橋。第六個畫面是“紅英匯流”。英雄渠建于50年代,紅旗渠建成后,一干渠的水流至合澗鎮(zhèn)與英雄渠匯合,水勢翻騰,蔚為壯觀。
沿石階拾級而上,我們來到紀念碑前。紅旗渠建成后,水蝕風化,滲漏嚴重。市委、市政府決定,對紅旗渠源頭21公里處實施二期技改工程。這塊紀念碑,就是為這次技改工程所立的。大家可以看到每一面都是有我們國家或者省內(nèi)領(lǐng)導人題寫的字體,可見紅旗渠的重要性有多大。它是1990年4月5日紅旗渠通水25周年之際所建。通高2.2米,共6棱,每梭面寬0.74米,碑帽為仿古式屋檐護頂。第一面采用凹形雕刻形式,書寫著“紅旗渠紀念碑”六個鎦金大字;第二面為紅旗渠簡介;第三面為紅旗渠示意圖;第四面雕刻著毛澤東語錄“水利是農(nóng)業(yè)的命脈”;第五面為紅旗渠主要建筑物簡介;第六面刻有“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的碑文。
再往前走,這里是紅旗渠紀念館,原為紅旗渠紀念亭,建于1973年,在2002年改造為紅旗渠紀念館。通過這里的壁畫,以及廳中央這個沙盤模型是70年代在周總理親自安排下制作的,曾長期在中國農(nóng)業(yè)展覽館展出。在看過這個沙盤模型后,您對紅旗渠就會有一個整體的了解。
好了,朋友們,我的講解先告一段落,接下來大家自由旅游,一個小時候我們結(jié)合,到另一個地方去!注意安全!
紅旗渠導游詞網(wǎng)篇六
尊敬的各位游客: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跡的人造天河――紅旗渠。在新中國60年代,林州人民為戰(zhàn)勝十年九旱的自然生存環(huán)境,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shè)了152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開鑿了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紅旗渠。
大家從洛絲潭景點拾級而上,現(xiàn)在我們在張家?guī)X看到一條寬8米的水渠,那就是紅旗渠。繼續(xù)向前走,在“創(chuàng)業(yè)洞”和“團結(jié)洞”之間,紅旗渠像一條紅色巨龍――盤山越澗而來,又鉆山入洞而去。
大家繼續(xù)前行,我們就來到了紅旗渠干渠上最長的一處隧道――“青年洞”。遠遠望去,“青年洞”三個大字高懸在洞口上方的石崖上。青年洞長616米,全是修渠人民一錘一釬鑿出來的呀!()進入洞內(nèi),五彩燈光閃爍,涼氣襲人。洞隨山勢,左彎右轉(zhuǎn)。多像傳說中的龍宮呀!青年洞是紅旗渠的核心景點。因參加鑿洞的突擊隊是從全縣民工中抽調(diào)出來的300句優(yōu)秀青年,所以故名“青年洞”。
紅旗渠的美麗景點說也說不完,大家可以細細游賞。不過一定要注意:1、不亂扔垃圾;2、請不要亂拍照;3、不在木橋、鐵橋上亂蹦亂跳。請大家配合,謝謝!
紅旗渠導游詞網(wǎng)篇七
尊敬的各位游客: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跡的人造天河——紅旗渠。在新中國60年代,林州人民為戰(zhàn)勝十年九旱的自然生存環(huán)境,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shè)了152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開鑿了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紅旗渠。
大家從洛絲潭景點拾級而上,現(xiàn)在我們在張家?guī)X看到一條寬8米的水渠,那就是紅旗渠。繼續(xù)向前走,在“創(chuàng)業(yè)洞”和“團結(jié)洞”之間,紅旗渠像一條紅色巨龍——盤山越澗而來,又鉆山入洞而去。
大家繼續(xù)前行,我們就來到了紅旗渠干渠上最長的.一處隧道——“青年洞”。遠遠望去,“青年洞”三個大字高懸在洞口上方的石崖上。青年洞長616米,全是修渠人民一錘一釬鑿出來的呀!進入洞內(nèi),五彩燈光閃爍,涼氣襲人。洞隨山勢,左彎右轉(zhuǎn)。多像傳說中的龍宮呀!青年洞是紅旗渠的核心景點。因參加鑿洞的突擊隊是從全縣民工中抽調(diào)出來的300句優(yōu)秀青年,所以故名“青年洞”。
紅旗渠的美麗景點說也說不完,大家可以細細游賞。不過一定要注意:1、不亂扔垃圾;2、請不要亂拍照;3、不在木橋、鐵橋上亂蹦亂跳。請大家配合,謝謝!
紅旗渠導游詞網(wǎng)篇八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到林州市參觀游覽。我是你們的導游員***,大家可以叫我小洪。首先,我代表天馬旅行社感謝大家的信任!本社是一家重合同,守信用追求卓越服務(wù)的旅行社,相信各位的選擇是沒有錯的!正所謂“我選擇,我喜歡!”希望大家雖然出門行萬里,也能感覺到家的溫馨。其次,我代表坐在我旁邊的這位“三好司機”向大家問好!
我們的司機姓劉,他可是位長相好,脾氣好,而且技術(shù)一流好的司機,有他的嫻熟駕駛,這一路上我們肯定會玩的放心,玩的開心!最后,我代表本人向各位鞠躬了!俗話說:“相聚即是緣分”,能與大家一起享受您的休閑娛樂之旅是我的榮幸,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配合。同時希望大家能夠相互關(guān)系,相互愛護,為這段旅途留下一段美好而難忘的回憶!雖然我不是最優(yōu)秀的導游,但今天一定是最用心的導游,我的手機號是13523855601,有事您說話,洪導一定盡全力滿足您的要求!在此,我預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玩的開心,玩的盡興。
第5頁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此工程改變了林縣歷史上嚴重缺水的狀況,使當?shù)刈罨镜纳鏃l件得到改善,促進了社會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1990年,林州開始開發(fā)紅旗渠景區(qū),歷時十幾年,通過科學規(guī)劃,建成了分水苑、青年洞、絡(luò)絲潭三個景區(qū),使昔日的荒草坡成為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好了,情況大致就是這樣,景區(qū)也到了,現(xiàn)在請大家?guī)Ш米约旱碾S身物品,管好車窗,排隊下車,有小孩的游客請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大家在這里集合,我們即將進入景區(qū),開始今天的云臺山之旅。
紅旗渠導游詞網(wǎng)篇九
周總理曾自豪地宣稱:紅旗渠和南京長江大橋是新中國的兩大奇跡。為了修筑紅旗渠,189名英雄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256人重傷致殘。在新中國60年代,林州人民為戰(zhàn)勝十年九旱的自然生存環(huán)境,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shè)了152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開鑿了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紅旗渠。
游客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神工鋪,它是當年修渠民工住過的崖。由于當時修渠民工多達三四萬人,漳河沿岸村莊又少,修渠民工沒有住房,就住山崖,山崖住滿了,他們就搭席棚,打地洞。常年頂風冒雪,抗嚴寒戰(zhàn)酷暑,度過修建紅旗渠的艱苦歲月。他們不但毫無怨言,還在崖壁上留下了誓言:“崖當房,石當床,虎口崖下度時光,我為后代創(chuàng)大業(yè),不修成大渠不還鄉(xiāng)?!贝蠹姨ь^看,那就是虎口崖?;⒖谘挛挥诹柙仆|,崖峰刺天,山崖向外突出10余米,崖勢險惡、高聳入云。崖的中間,是往下凹下去的,就像老虎的嘴巴?!盎⒖凇鄙线叴瓜聛淼膸r石,就像老虎的嘴巴?,F(xiàn)在我們走在虎口崖上,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虎口”里面的景色?!盎⒖凇崩镉性S多垂下來的巖石,大家一定要小心,不要碰著頭。
修建紅旗渠時,隊長任羊成和除險隊員們腰系繩索,身臨懸崖,撬石除險。身上被大繩勒的青腫,被荊棘刺得生痛,但他們還是頑強作業(yè)。一次,任羊成正要撲進倒檐除險,上面掉下一塊小活石,他躲閃不及,一排門牙被砸掉了,他吐掉口中的鮮血,繼續(xù)凌空排險。人們稱這種舉動叫“虎口拔牙”,于是,這座山崖就叫虎口崖。蕩氣回腸的紅旗渠是新中國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典范,更是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集中體現(xiàn)。
好了,游客朋友們,我的講解先告一段落,接下來大家自由活動,我們?nèi)r后在停車場集合。祝大家在本次旅游愉快。謝謝。
紅旗渠導游詞網(wǎng)篇十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紅旗渠來游覽觀光,今天將由我來陪同大家一起游覽這座雄偉的紅旗渠,希望大家跟上隊伍,不要走散,我將會一一為大家介紹這里的景觀。
“鷹咀山”是進入青年洞景區(qū)的第一景。
在紅旗渠之上有段崖壁,書有“鷹咀山”三個大字。
修建紅旗渠時,山崖上時有被開渫炮震松散的石頭掉下來砸傷修民工。為了減少傷亡事故的發(fā)生,需要有大智大勇,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人腰系大繩,下塹除險。
除險隊長任羊成帶著他的伙伴們,像騰飛于蒼穹的雄鷹,在崖上蕩秋千,飛蕩數(shù)次,才能蕩進虎口,除掉險石,人們稱這種舉動叫“虎口拔牙”。
但這伙“虎口拔牙”的勇士們有時也會被虎咬上一口,除險隊長任羊成有一次摔在圪針窩里,差點送掉性命。神工鋪位于虎口崖下,是當年修渠民工住過的崖。
由于當時修渠民工多達三四萬人,漳河沿岸村莊又少,修渠民工沒有住房,就住宿山崖,山崖住滿了,他們就搭席棚,打地洞。
常年頂風冒雪,抗嚴寒戰(zhàn)酷暑,度過修建紅旗渠的艱苦歲月。他們不但毫無怨言,還在崖壁上留下了豪邁的誓言:“崖當房,石當床,虎口崖下度時光,我為后代創(chuàng)大業(yè),不修成大渠不還鄉(xiāng)”。工鋪就是當年修渠民工居住過的地方。
山碑是《山碑》攝制組于1990年請前國家主席李先念題寫的片名?!渡奖肥且徊糠从沉挚h人民戰(zhàn)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的發(fā)展三部曲的電視片。碑就是山,山就是碑。將山碑二字刻在青年洞口的山崖上,教育子孫后代永遠不忘當年修建紅旗渠,改變干旱缺水面貌的艱苦奮斗歷程,激勵他們繼承和發(fā)揮紅旗渠精神。
青年洞是紅旗渠總于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青年洞景區(qū)主要景點。
青年洞位于任村鎮(zhèn)盧家拐村西,從地勢險惡、石質(zhì)堅硬的太行山腰穿過。
洞長616米,高5米,寬6,2米,設(shè)計流量為23秒立方米,挖土石方19400立方米,總投工13萬個。
該工程動工于1960年2月,當年10月因自然災害和國家經(jīng)濟困難,總干渠被迫停工。
為早日將漳河水引入林州,建渠干部群眾挑選了300名青年組成突擊隊,堅持繼續(xù)施工。
當時每天每人只有六兩糧,為了填飽肚子,民工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撈河草充饑。
很多人得了浮腫病,仍堅持戰(zhàn)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終日挖山不止。
他們還創(chuàng)造了“連環(huán)炮”、“三角炮”、“瓦缸窯炮”等爆破方法,使挖山日進度由0.3米提高到2米多。
經(jīng)過一年零五個月的奮戰(zhàn),終于在1961年7月15日將洞鑿通。
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斗的業(yè)績,紅旗渠工程指揮部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
197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為此工程親筆題寫了洞名。
1996年6月1日江xx總書記視察了紅旗渠。
他沿渠觀看了雄偉的紅旗渠工程,詳細看了碑刻等文物,聽了講解員的實地情況介紹后感慨地說:“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居然能保持那么樂觀的情緒,就是有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撐。
所以,我昨天在抗大紀念會上講不要忘記創(chuàng)業(yè)時期的艱難歲月。
在這里,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記山中歲月、洞中歲月,不要忘記那些修渠的人。
”并親筆題詞:“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紅旗渠精神。”
林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將題詞鐫刻在太行石壁上,激勵全市人民將紅旗渠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作為傳家寶,一代一代傳下去。
好了,關(guān)于紅旗渠的講解到此結(jié)束了,希望紅旗渠精神能成為您以后做好一切工作的精神動力,并能發(fā)揚光大。
謝謝大家!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我是你們的導游員xx,今天將由我來陪同大家一起游覽這座雄偉的紅旗渠。
紅旗渠位于安陽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慮山中,地勢險峻,工程雄偉。
它是林縣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巍巍太行山上一錘一慳,堅持苦干出來的一大水利工程勝景。
被中外游人譽為“人工天河”,“當代萬里長城”20世紀70年代初,紅旗渠工程竣工后,周恩來總理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其歷史地位可見一斑。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紅旗渠景區(qū)的大門口,首先我們參觀分水苑景區(qū),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嶺,原名墳頭嶺。
紅旗渠總干渠在這里分為三條干渠,改名為分水嶺。
走進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巨型浮雕。組這浮雕由安陽市園林設(shè)計室袁建國同志設(shè)計,長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個。
浮雕以林州人民戰(zhàn)太行的群體形象出現(xiàn),用磅礴的氣勢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斗天圖,既有凌云壯志的豪邁氣概,又有雄偉壯觀的戰(zhàn)斗場面,站在浮雕前使人感到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偢汕炙l樓頂高懸郭沫若親筆書寫的“紅旗渠”三個蒼勁有力的朱紅大字,在燦爛的陽光下熠熠生輝。
繞過分水閘,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紅旗渠紀念亭。這是1973年建成的仿古建筑。紀念亭匾額由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趙樸初題寫。
亭內(nèi)懸掛著黨和領(lǐng)導人為紅旗渠的題詞,紅旗渠通水和紅旗渠效益圖片;還有當年民工修渠時用過的工具及充饑吃的野菜標本。這些都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課堂。由分水苑景區(qū)乘車上行30公里,我們就到達了青年洞景區(qū)。
這里山高水險,八米寬的紅旗渠懸掛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水山中穿過,一派雄險秀麗的景色。青年洞是紅旗渠總于渠的咽喉工程之一,洞長616米,高5米,寬6,2米,于1960年2月動工,當年10月因自然災害和國家經(jīng)濟困難,總干渠被迫停工。
為早日將漳河水引入林州,建渠干部群眾挑選了300名青年組成突擊隊,堅持繼續(xù)施工。
當時每天每人只有六兩糧,為了填飽肚子,民工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撈河草充饑。
很多人得了浮腫病,仍堅持戰(zhàn)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終日挖山不止。
經(jīng)過一年零五個月的奮戰(zhàn),終于在1961年7月15日將洞鑿通。
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斗的業(yè)績,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
197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為此工程親筆題寫了洞名。
請大家隨我手指的方向看,在紅旗渠之上有段崖壁,寫有“鷹咀山”三個大字。
因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鷹聳立于紅旗渠之上,意欲展翅騰飛而得名。
現(xiàn)在右手邊看到的崖體上的“山碑”二字,是《山碑》攝制組于1990年請前國家主席李先念題寫的片名。
《山碑》是一部反映林縣人民戰(zhàn)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的發(fā)展三部曲的電視片。
碑就是山,山就是碑,將山碑二字刻在青年洞口的山崖上,教育子孫后代永遠不忘當年修建紅旗渠,改變干旱缺水面貌的艱苦奮斗歷程,激勵他們繼承和發(fā)揮紅旗渠精神。
好了,紅旗渠的講解到此結(jié)束,希望紅旗渠精神能成為您以后做好一切工作的精神動力,并能發(fā)揚光大。
謝謝!
紅旗渠導游詞網(wǎng)篇十一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相聚即是緣分!首先我代表我們河南青年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大家此次旅程的導游員,大家可以叫我小何或何導。下面呢,隆重的給大家介紹我們這位后腦勺最帥的司機——王師傅,王師傅擁有十幾年的駕齡,駕駛技術(shù)精湛,有他為我們保駕護航,我們就可以放下心來輕松游玩了。這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既然我們上了同一輛車也算是一家人了。所以呢,在我們的旅途過程中,大家對我們的服務(wù)有什么意見或要求請盡管提出來,我們都會盡心盡力去解決。在此,我預祝大家游得盡興,玩得開心。
下面我把咱們今天的行程先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現(xiàn)在由鄭州出發(fā),走京珠高速,途徑新鄉(xiāng)、鶴壁,就到達咱們今天的目的地——紅旗渠了。
朋友們,此刻圍繞在我們四周的是鄭州市區(qū),我們來簡單認識一下鄭州:鄭州古屬豫州,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滅殷后封此地為管國,東漢時此地成為管城,現(xiàn)在還有管城區(qū)的稱號,直到隋文帝三年,才有鄭州的稱號,并沿用至今。1923年,京漢鐵路大罷工后,鄭州成為"二七名城"?,F(xiàn)在城中還保存有二七紀念塔,是鄭州的標志性建筑。鄭州因良好的綠化和發(fā)達的商貿(mào)素有“綠城”和“商城”之稱。
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jīng)駛?cè)胄锣l(xiāng)原陽,原陽大米自不必說。有一首兒歌唱的是“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十三層”,這玲瓏塔就在原陽縣境內(nèi)。大家可能知道外國有個比薩斜塔,但是大家肯定不知道中國也有個斜塔,那就是玲瓏塔。它與地面成七十七度夾角,登上塔身可南望黃河碧濤,北見太行山巒,東觀浩瀚云海,西攬萬頃碧波,可謂妙趣橫生!
車過鶴壁,我們就進入了安陽境內(nèi)。安陽是一個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古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周易》的發(fā)祥地,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和文物可考的長期穩(wěn)定的都城。華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已發(fā)掘的最大青銅器——司母戊鼎在這里出土問世。歷史上著名的文王演周易、婦好請纓、蘇秦拜相、西門豹治鄴、岳母刺字等故事都發(fā)生在這里。同時被國際友人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三千里人工長河——紅旗渠也在這里。
紅旗渠是上個世紀60年代安陽林縣人民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林縣是個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貧困山區(qū)。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全縣人民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決心,從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紅旗渠等水利工程,解決了大面積灌溉過程,其中以紅旗渠最為壯觀。如今,紅旗渠已經(jīng)做為一種精神被廣為學習。
紅旗渠位于安陽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濾山中,地勢險峻,工程宏偉。它不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為林濾山自然風光增添了一大勝景,被中外游人譽為“人工天河”、“當代萬里長城”、“世界第八大奇跡”。20世紀70年代初,紅旗渠工程竣工后,周恩來總理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一路走來一路聊,說話間我們已經(jīng)到了景區(qū)的停車場。下車之前再次提醒大家:我們的旅游車是藍白相間的宇通車,車牌號是豫a12345,我們的導游旗是黃色的,我的手機號是12345654321。好了,朋友們,現(xiàn)在就請您關(guān)好門窗,帶上您的隨身物品,隨我下車一起去領(lǐng)略紅旗渠的神奇魅力吧!
紅旗渠景點
朋友們,有一首歌曲您還記得嗎?"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勢把山河重安排。"這首激昂雄壯的歌曲把我們引到了那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歲月。20世紀60年代,英雄的林縣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堅持和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巍巍太行山上,逢山鑿洞,遇溝架橋,一錘一釬,堅持苦干十年,建成了盤繞林濾山長達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紅旗渠。
紅旗渠景區(qū)主要是以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紅旗渠精神以及太行山集華山之險、峨媚之雄、三峽之奇、黃山之秀為一體的自然風光而開發(fā)建設(shè)的風景名勝區(qū),它以妖嬈多姿的風采,向世人展示著獨具的特色和巨大的魅力。紅旗渠景區(qū)由分水苑、青年洞和絡(luò)絲潭三個景區(qū)組成。三景區(qū)各有特點,風調(diào)不同,內(nèi)涵相連,相映成體。
朋友們,首先我們參觀分水苑景區(qū),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嶺,原名墳頭嶺。后紅旗渠總干渠在這里分為三條干渠,所以改名為分水嶺。
走進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巨型浮雕。浮雕以林州人民戰(zhàn)太行的群體形象出現(xiàn),用磅礴的氣勢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斗天圖。其中,既有凌云壯志的豪邁氣概,又有雄偉壯觀的戰(zhàn)斗場面,站在浮雕前使人感到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整個浮雕分為四個場面:第一個是林縣縣委發(fā)出引漳人林的動員號召;第二個是工程技術(shù)人員實地勘測;第三個是凌空除險;最后一個是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在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浮雕右側(cè),是紅旗渠主要工程壁畫,共有六幅。好了,朋友們,接下來我們將去參觀青年洞景區(qū)。由分水苑景區(qū)乘車上行30公里,就到達青年洞景區(qū)了。這里山高水險,紅旗渠懸掛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八米寬的紅旗渠從山中穿過,一派雄險秀麗的景色!因該洞有300多名青年建成,故得名“青年洞”。
"鷹咀山"是進入青年洞景區(qū)的第一景。在紅旗渠之上有段崖壁,書有"鷹咀山"三個大字。舉目靜觀,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鷹聳立于紅旗渠之上,極目遠望,意欲展翅騰飛。看到雄鷹展翅,就不會忘記繼續(xù)發(fā)揚紅旗渠精神,繼續(xù)努力奮斗,建設(shè)好我們的祖國。
神工鋪位于虎口崖下,是當年修渠民工住過的崖。由于當時修渠民工多達三四萬人,漳河沿岸村莊又少,修渠民工沒有住房,就住宿山崖,山崖住滿了,他們就搭席棚,打地洞。常年頂風冒雪,抗嚴寒戰(zhàn)酷暑,度過修建紅旗渠的艱苦歲月。他們不但毫無怨言,還在崖壁上留下了豪邁的誓言:"崖當房,石當床,虎口崖下度時光,我為后代創(chuàng)大業(yè),不修成大渠不還鄉(xiāng)"。神工鋪就是當年修渠民工居住過的地方。
大家請隨我繼續(xù)參觀,從青年洞景區(qū)向西約1公里處就到了紅旗渠第三大景區(qū)——絡(luò)絲潭景區(qū)。關(guān)于絡(luò)絲潭景區(qū)還有一個美麗感人的傳說呢。絡(luò)絲潭,又名“相思潭”。相傳七仙女與董永分手后,日夜思夫而無法越過王母娘娘劃過的天河與情人相見,終日涕哭,淚似斷線珠串,天長日久,滴成這一深潭。游覽完了相思潭,希望天下的少男少女們都能收獲一份幸福美滿的愛情!
好了,各位朋友,紅旗渠的講解就到這里了,下面是自由活動時間,兩個小時后我將在停車場恭候大家,謝謝大家的支持!
紅旗渠導游詞網(wǎng)篇十二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李玉,大家可以叫我李導。
首先歡迎大家來到安陽,安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故鄉(xiāng),《周易》的發(fā)祥地,岳飛故里,說到安陽就不能不提及被國際友人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三千里人工天河——紅旗渠。所以今天就我先帶大家游覽紅旗渠。在新中國60年代,林州人民為戰(zhàn)勝十年九旱的自然生存環(huán)境,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shè)了152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開鑿了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紅旗渠。
紅旗渠景區(qū)的主要景點有:分水苑、青年洞等,首先我們參觀分水苑景區(qū),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嶺,原名墳頭嶺。紅旗渠總干渠在這里分為三條干渠,改名為分水嶺。
大家從洛絲潭景點拾級而上,現(xiàn)在我們在張家?guī)X看到一條寬8米的水渠,那就是紅旗渠。繼續(xù)向前走,在“創(chuàng)業(yè)洞”和“團結(jié)洞”之間,紅旗渠像一條紅色巨龍——盤山越澗而來,又鉆山入洞而去。
大家繼續(xù)前行,我們就來到了紅旗渠干渠上最長的一處隧道——“青年洞”。遠遠望去,“青年洞”三個大字高懸在洞口上方的石崖上。青年洞長616米,全是修渠人民一錘一釬鑿出來的呀!進入洞內(nèi),五彩燈光閃爍,涼氣襲人。洞隨山勢,左彎右轉(zhuǎn)。多像傳說中的龍宮呀!該工程是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紅旗渠最艱險的工程。是當年青年突擊隊員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以“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開鑿的。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斗的業(yè)績,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扒嗄甓础憋L景名勝區(qū),被國家六部要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紅旗渠的美麗景點說也說不完,大家可以細細游賞。不過一定要注意:
1、不亂扔垃圾;
2、請不要亂拍照;
3、不在木橋、鐵橋上亂蹦亂跳。
請大家配合,謝謝!
有一項水利工程曾震驚了世界,有一首歌曾唱遍大江南北,有一種精神曾經(jīng)激勵了整整一代人,斗轉(zhuǎn)星移,歲月滄桑,轉(zhuǎn)眼間,紅旗渠通水已經(jīng)40多年了。逝去的是歲月,然而在您的記憶里,是否還依然還有關(guān)于紅旗渠的記憶?今天,請允許我用一首老歌來作為我推介的開始。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電影紀錄片《紅旗渠》的主題曲。
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豪邁氣概,在縣委、縣政府領(lǐng)導下,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開始了“引漳入林”大會戰(zhàn)。逢山鑿洞,遇溝架橋,一錘一釬,苦干10年,削平了1250座山頭,鑿通了211個隧洞,架設(shè)了152座渡槽,建成了盤繞林慮山長達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紅旗渠。
紅旗渠的建成,使林縣54萬畝貧瘠的土地變成了肥沃的良田。紅旗渠地勢險峻,工程宏偉,它不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更是林慮山的一大勝景,被中外友人譽為“世界奇跡”、“人工天河”、“中國的水長城”、“地球的藍色飄帶”。在紅旗渠工程剛剛上馬時,就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贊賞,并親切地接見了原中共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70年代初,紅旗渠工程勝利竣工后,周恩來總理曾經(jīng)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是南京長江大橋,二是林縣的紅旗渠。90年代,當人們重新呼喚紅旗渠精神的時候,江澤m總書記親筆題詞:“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紅旗渠精神”。
紅旗渠景區(qū)主要有兩個景點,紅旗渠分水苑、青年洞。
首先我們參觀分水苑景區(qū)。
分水苑又名分水嶺,原名墳頭嶺。紅旗渠總干渠在這里分為三條干渠,改名為分水苑。它不僅是紅旗渠三條干渠的分水樞紐,而且也是自然界的分水嶺。嶺南的水匯入洹河,嶺北的水匯入漳河,分屬兩個不同的小水系。就是這個分水嶺,在當年修渠時,讓決策者和設(shè)計者操碎了心。因為如果出現(xiàn)設(shè)計錯誤,紅旗渠水流不過分水嶺,整個工程只能澆任村、東崗兩個鄉(xiāng)七八萬畝土地;如果流過去,就能夠灌溉全縣五十多萬畝土地。紅旗渠首進水閘底高程為464.75米,分水嶺分水閘閘底高程為454.44米,全長70.6公里,落差10.31米,1/8000的坡度,如果沒有精確的設(shè)計,渠水流不過分水嶺,林縣人民勒緊腰帶,拼命修成的總干渠就成了廢渠,責任重大啊。當時楊貴老書記對水利局局長段毓波說:“如果紅旗渠水通不過分水嶺,我們倆就從太行山上跳下去,向全縣人民謝罪”。直到總干渠通水成功,楊貴老書記心里才踏實了。
這就是分水苑牌坊,它寬11米,高9米,是1994年6月底落成的仿古建筑,正面“分水苑”三個大字,由原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題寫。
走進分水苑牌坊,我們迎面我們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的巨型浮雕。這組浮雕由安陽市園林設(shè)計室袁建國同志設(shè)計的,長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個。浮雕以林州人民戰(zhàn)太行的群體形像出現(xiàn),用磅礴的氣勢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斗天圖。其中,既有凌云壯志的豪邁氣概,又有雄偉壯觀的戰(zhàn)斗場面,站在浮雕前使人感到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整個浮雕分為四個場面:
1、林縣縣委發(fā)出“引漳入林”的號召;
2、技術(shù)人員實地勘測;
3、凌空除險;
4、千軍萬馬戰(zhàn)太行。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
- 中學生安全教育心得體會(模板9篇)
- 西游記的讀書筆記摘抄好詞好句 西游記的讀書筆記(優(yōu)質(zhì)11篇)
- 2023年江南春教學設(shè)計教案(大全12篇)
- 高中期末老師評語(通用11篇)
- 新學期寄語寫給學生的話(通用11篇)
- 最新校長新學期工作計劃網(wǎng)(模板14篇)
- 2023年紅旗渠導游詞(優(yōu)質(zhì)9篇)
- 最新團干部暨青年干部培訓心得體會 中青年干部培訓心得(通用10篇)
- 高一的周記(通用8篇)
- 2023年職工預備黨員思想?yún)R報(實用15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jié)(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jié)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jié)(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jié)(優(yōu)質(zhì)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wù)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zhì)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jié)(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