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2023-01-11 18:08:51
- 小編:ZTFB
- 文件格式 DOC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成都博物館的考察心得體會總結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這就是你們向往已久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資中文廟。歡迎各位的到來資中文廟。資中文廟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間,距今1000多年的歷史,當時位于縣城大東街。不過前后經過三次搬遷后,于清道光九年(1829)將文廟遷于此地,那么為什么會選擇遷到此處呢?是因為呀在南宋時期資中的這條街上出一個叫趙逵的狀元,這也就是為什么說文廟座落的這條街叫狀元街的原因。因為趙逵是一名文狀元,而文廟則是來弘揚儒家文化的地方,在封建社會中他們兩者之間有著相似之處。所以我們的先輩們就把文廟遷移道了此處。
大家首先請看這個巨大的月池,它的名字叫做“洗墨池”。傳說是狀元趙逵讀書時期洗筆蕩墨的地方,旁邊的高墻是“萬仞高墻”。我們都知道,像皇宮這樣高貴的地方,它的宮墻也僅僅被稱為“數(shù)仞宮墻”。但是孔子廟里的宮墻為什么會被稱為“萬仞宮墻”呢?這是因為先人們覺得“夫子之墻數(shù)仞”不足以表達出對孔子的敬仰,由此可見孔子在古人心中崇高的地位。大家再看這2個華表,眾所周知,華表是莊嚴肅穆的象征,一般出現(xiàn)在皇宮附近,全國各地一般的文廟里也是沒有的哦,但為何我們資中的文廟里會出現(xiàn)2個高高矗立的華表呢?這是由于孔子曾被封為“文宣王”,古時候在人們心中享受著帝王的待遇。而這里的2個特別的華表也充分的顯示出了當時這里的人們對孔子的萬分尊敬和仰慕。所以說跟全國其他的文廟比起來,這2個華表也就顯得分外的獨特和珍貴了!
當然了,古人認為對孔子光是心中的尊敬是遠遠不夠的,行為上也得充分的體現(xiàn)出 來,大家請看這塊碑:“文武官員至此下馬”。也就是說在踏入此廟之后,哪怕你是當朝宰相、三軍統(tǒng)帥、皇親國戚,到了這里都得規(guī)規(guī)矩矩,畢恭畢敬徒步而行的穿過我們前面的這道“禮門”去里面祭拜孔夫子,因為這里是萬世師表孔大圣人的神圣殿堂!
大家要知道,在封建社會,這里是不能隨便進出的。它不像其他的廟宇,任何人都可以進去燒香拜佛,求神許愿;這里就不行,平時的大門是關著的,只在春天和秋天的祭祀之日或全縣學生大考的張榜拜孔之時才把大門打開,讓官員、舉人、考上了秀才和社會上頗有身份的紳士們才能進去,一般的小民百姓是不許進去的。今天來到這里游覽的朋友們我想如果在那個時候至少都能算是秀才了,個個都是有功名的,絕對有資格進去朝拜孔圣人,請! 我們資中文廟總占地面積6787平方米,建筑面積2643平方米,坐北朝南,復四合院式布局,布局格調以山東曲阜的孔廟為原型,但規(guī)模要小一點。這個文廟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地方,別的廟門都是向南而開,這里卻是東西二門,東邊叫“禮門”,西邊叫“義路”,這個根據孟子的“以禮為門,以義為路”而得來的。
各位親愛的游客朋友們,我們資中的文廟里有“五絕一奇”。首先讓我們來先看看這其中的一絕——照壁。這個照壁修建于清光緒年間(1857),距今有100多年的歷史。在川內所有文廟中設有照壁者只有這里一處,在全國文廟、孔廟也是極為鮮見。照壁中七孔鏤空壁塑圖案精美、寓意深刻,表現(xiàn)了精深的儒家文化內涵。七孔鏤空壁塑的磚骨灰塑的工藝手法,極為少見。整個照壁長19.5米,高6米,雄奇瑰麗。
這七孔照壁主要表現(xiàn)的就是“魚躍龍門”。這個成語我們都知道,“魚躍龍門”里的“魚”指的主要是鯉魚,但是請大家仔細看,這照壁上的鮮活的魚兒扁腦殼、大嘴巴、長胡子。不是鯉魚,而是我們資中三絕之一的鯰魚。資中的鯰魚在清代就被刻上了照壁,這說明資中的鯰魚并不是美名于現(xiàn)代,而是早在清代就已經赫赫有名了。這也使得這塊照壁極具資中的特色和代表性!第一孔照壁主要傳達出的寓意是比喻人在接受尊孔尊儒教化之前好比河中之魚,然后大家請看第二孔,在第二孔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龍頭魚身的“怪物”,但其實它是要表示人在接受尊孔尊儒教化的過程中不停蛻變,更加精進的過程,樹立一個要向“龍”轉化的這么一個理念也就是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照壁上榜題文字“龍文炳躍”寓意苦讀寒窗,魚躍龍門,彪炳千秋。而第三孔講的就是有了理想之后要把理想付出于行動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孔壁周圍有一圈梅花,表示“梅花香至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备邩窍碌捏π?,它比喻的是人心中的私心雜念,表示出,只有拋棄了心中一切的私心雜念,才可以達到人生的光輝頂點??v觀這七孔照壁,主要的就是向大家告之一個道理,那就是人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并努力的付之于實踐,才能獲得成功。
好了,大家現(xiàn)在請往后面看,我們現(xiàn)在可以看到我們文廟的建筑布局是一個完全對稱的建筑布局,它的中軸線就是我們的第四孔照壁和正前方大成殿里的孔子像這兩點所形成的一條直線?,F(xiàn)在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青石牌坊,正中為“靈星門”,左邊是“賢關”,右邊是“圣域”,表明這里是靈天寶地、圣賢之區(qū)。為什么要在這里立這么一個青石牌坊呢?這個在古時候是有講究的,當人們來到文廟祭拜孔子的時候,要從這三道門進去。但是古人們在祭拜孔子的時候,他們有著嚴格的等級之分。不同等級的人要從不同的門進去,正中的“靈星門”在古時候是只有皇帝或者是皇帝欽點的狀元才可以走的,左邊的賢門是那時候被認為是有賢之士走的,而右邊的圣域則是給得圣之人準備的。不過今天大家來到這里地位都是一樣的,所以大伙兒也不必拘禮,請跟我來吧!
現(xiàn)在映入大家眼簾的就是我們資中文廟的又一絕——“泮池”。為什么叫“泮池”呢?原來呀,在古代學校被稱為“泮宮”。是由魯?shù)鹿阢疄I建立學宮而統(tǒng)一命名的?!般亍钡囊馑技词菍W校門前的水池,傳說能振興學業(yè)。在科舉時代,童生考中秀才之后,都要到這里來繞池游走,慶賀入學,古人稱為“游泮”,是相當體面的光宗耀祖之事。那么它被稱為絕的原因是因為別的文廟的只有一個“內月池”即“泮池”,而我們的文廟不僅擁有“內月池”還擁有一個“外月池”也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洗墨池”。兩池兩兩相稱,相得益彰。再有就是我們這個泮池本身,大家請看,橫跨池面的一座刻有龍形的橋,叫做“狀元橋”。跟全國別的文廟不同的之處在于,其他文廟的橋都是一橋一孔,而我們的狀元橋是一橋三孔。是不是十分的特別呢?而且在其他各地的有些文廟里它的狀元橋是封閉的,不過呀,因為資中在歷史上一共出了2個狀元,一個是南宋的趙逵,一個則是清朝的光緒年間的駱成驤,所以呀我們文廟里的狀元橋是可以向游客開放的,大家不妨在這泮池邊和狀元橋上盡興的游走一番,體檢一下古時候讀書郎升入學官和高中狀元的喜悅之情!
我們先來到泮池的左邊,現(xiàn)在我們看到這塊高大的石碑便是清朝最著名的皇帝康熙在他40歲的時候,也就是康熙33年手書的《四書.大學》碑,距今300多年的歷史,也正是在那個時候,康熙也下令全國,凡是有文廟的地方也就必須要立這塊碑,現(xiàn)在有些文廟里已經沒有了,而我們這里的文廟卻至今仍舊保存了下來,這是十分難得和珍貴的。我們都知道康熙皇帝雖然是一位滿洲皇帝,但是他對漢族的儒家文化確是十分的喜歡。這塊碑的內容主要是《大學》里經一章的內容,簡單的說來便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寫這塊碑的時候康熙正當盛年,其書法剛勁豪放,頗具唐人氣韻,從這塊碑里的書法文字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位滿洲皇帝的深厚的漢文化功底。這塊碑與它正對面的石碑并稱為資中文廟的另一絕,對面的石碑是明成化四年明憲宗皇帝書《御制重修孔子文廟碑記》碑。兩塊碑均高4米,寬1.9米,兩兩對稱而立,兩道碑文,碑體高大,尤顯風采,均以帝王萬乘之尊御書,堪稱資中文廟之精品。
兩座碑的旁邊都各有一座祠堂,也是對稱而立的。首先我們來看位于左邊的名宦祠,名宦祠供祀的是外地人從隋到清在資州做官而政績卓著的官員,如唐代的節(jié)度使韋皋、刺使羊諤、宋代的范祖禹等,一共二十八人。因為我們資中在歷史上曾是州郡屬的所在地,為州時間長達900多年,所以這里面的最高官就是州官,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市委書記?,F(xiàn)在我們來到了與剛才名宦祠對稱而建的另一個祠堂,叫做鄉(xiāng)賢祠,鄉(xiāng)賢祠供祀的是資中人在外地作官而名揚青史的杰出人物,如西漢的詞賦家王褒,南宋狀元趙逵、南宋宰相趙雄等,一共二十四人。其中宰相趙雄為這里供祀的最高官員。鄉(xiāng)賢祠的旁邊有關于張大千所作的資中八景的介紹, 我們知道張大千是我國著名的國畫大師,他雖為內江人,但卻與資中有著很深的情誼。因為他的親戚很多都在資中,小時候他經常跟著他的二個來到資中玩,所以從小就對這里很了解。1956年張大千離開大陸移居法國的時候,出于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他便憑小時候自己的記憶,畫了這資中八景圖,送給自己的資中親戚。大家不妨來欣賞一下國畫大師張大千印象中的資中8景。
位于兩座祠堂中間的這一排殿堂式的建筑叫大成門,又叫“戟門”。這道門同外面的大門一樣,從前只逢祭祀大典之時才會開放,主要的作用是供文武官員休息整裝的地方,平時只能從兩邊小門進出,左邊的小門叫“金聲”,右邊的小門叫“玉振”。
現(xiàn)在我們穿過了大成門,來到了又一個圣潔的天地。這座院落叫崇圣祠,它與前面的大成殿錯落有序,頗具匠心,布局是相當合理、巧妙的。資中的文廟的面積很小,但是他的結構確實十分的緊湊,我們可以看到左右兩邊的鐘鼓樓也都完好的保存下來了!兩座樓也是對稱而建的,用一句成語就叫做晨鐘暮鼓。
好了,游客們,我們現(xiàn)在處于的位置是西廡,在正對面同樣與它也是對稱而建的是東廡。西廡和東廡在古時候又叫做“廂房”。它們在文廟里的主要作用是用來陳列孔子和72賢人(也就是他的72位弟子)牌位的地方。但由于我們的文廟博物館也在文廟內,所以這里變成了我們陳列我們文廟內珍貴文物的地方。那么我們首先來欣賞這塊石碑,這就是歷史上著名宋代書法家黃庭堅書寫的《幽蘭賦》。這組碑刻一共七塊,每塊長2米,寬1.2米,是質堅粒細的巫峽石刻制的。話說在清朝的咸豐年間,資中人李福州靠一手熬糖的好手藝,成了當?shù)匕舜笫赘恢唬驮诳h城外牛寨溪修起了“李家花園”。李福州讀書不多,卻天資聰慧,發(fā)財后不惜重金購買名人字畫裝點花園,有一次他在宜賓做生意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黃庭堅的這幅字,他非常的喜歡,并派人專程從巫峽開采到了上好的巫峽石,又花重金請了一位成都的匠高手,在自己的家里面把黃庭堅的這幅《幽蘭賦》給刻了下來并用他來裝飾自己的書房。不過十分可惜的是,待到這位商人死去了之后,后輩式微,字畫散盡。而這7塊石碑每個就重達1噸多,無人搬動。新中國成立之初,土改時一個不識字的農民分到了這堆石頭,將它們砌成灶房外墻和豬圈。建房時嫌有字的一面不光滑礙事,就將無字的背面放在外面當豬圈墻,有字的一面是自家灶房糊上了泥巴。誰知這樣就完好地保護了石碑,還使它“失蹤”了20多年。直到1974年,當時我們文廟的老館長楊祖塏老先生才意外的發(fā)現(xiàn)了這塊珍貴的石碑,經過細心的清理、保管之后,這才讓此碑重見天日,也讓大家一飽眼福!
這塊碑我們又把它稱為“三絕碑”,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它在文、書法、雕刻這三方面都是可以堪稱“三絕”的石刻。首先是它的文章此文是唐代的韓伯庸所作,大家請看:“陽和布氣兮,動植齊光;惟彼幽蘭兮,偏含國香。吐秀喬林之下,盤根眾草之旁。雖無人而見賞,且得地而含芳”。意在說吸收了天地精華,有國香之資的蘭花卻因出生不好“吐秀喬林之下,盤根眾草之旁”而無人知曉只能孤芳自賞。然后文章說了三個故事來贊美蘭花,第一個便是“橫琴寫操,夫子傳之而至今”。這里的夫子便是孔子,說孔子發(fā)現(xiàn)的蘭花之后很是喜歡,便彈琴給蘭花聽,以此來贊美蘭花的高潔。第二個便是“燕姞夢蘭”的故事,說燕姞只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女子,一日夢見他的祖先給她一棵蘭花,告訴她這蘭花將來會是你的兒子,你現(xiàn)在收下她之后,別人就會像愛蘭花一般的來愛你,而后當時的國君鄭文公愛上了這位叫燕姞的女子,并以蘭花作為定情之物娶了她,果然婚后為鄭文公生下一子,取名為蘭,也就是后來的鄭穆公。第三個講的便是屈原也喜歡蘭花,贊美蘭花,我們可以看到,碑里提到的“騷人,楚客”指的就是我們偉大的詩人屈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蘭花的確是有國色之資,所以才有了后來的“寄愿移根于上苑”,即搬到了皇宮受大家的賞識。介紹完這篇文章之后,我們不難想到其實孔子的遭遇就像蘭花一樣,一開始周游列國,雖有經天緯地之才卻不被賞識,而后才被人們認可,受到大家的尊敬。因此把這篇《幽蘭賦》放在祭拜孔子的文廟里,也是十分適合的。我們再看他的雕刻,說它絕是因為這位工匠的刻工了得,他把黃庭堅每個字的虛筆都刻得近乎完美,栩栩如生,十分難得。當然了,三絕”中最絕的還屬黃庭堅書法,全文396個字,平均手掌大小,寫得氣韻橫生,是50多歲的黃庭堅第一次被貶后奉召回京時書寫的。他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跌宕開闊、沉著剛勁的手法,來表現(xiàn)受冤平反后的心情及對蘭花品格的向往。碑文中的字體奔放壯美,章法連綿,是黃書的代表作之一。
怎么樣朋友們是不是覺得這塊碑很值得一觀呢,欣賞完我們文廟的石刻精華之后,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我們館內的木刻精華,我們文廟的鎮(zhèn)館之寶,也是我們文廟的第4絕——至圣先師孔子神位。這塊牌位是在明代嘉靖九年(1530)時制作的,已經有480多年的滄桑歲月了。根據史書的記載明世宗嘉靖九年,禮部議奏:“人以圣人為圣,圣人以孔子為至”??鬃邮侵临t,但畢竟是人臣,因而應當去掉“文宣王”的王號,改稱“至圣先師”,準奏后,嘉靖帝就詔令全國,“去塑橡、設木主、罷封爵”,意思是說文廟以后都不準在供奉孔子像了,把孔子像換成孔子的牌位進行拜祭久可以了。而且嘉靖皇帝還頒布了各地制作孔子牌位的統(tǒng)一規(guī)格和標準。按照規(guī)定,孔子牌位必須是“高二尺三寸七分,厚七分,闊四寸,座高四寸,長七寸,厚三寸四分”。不能大,也不能小,規(guī)矩是相當嚴格的。以至于現(xiàn)在山東曲阜孔子廟內保持著的一塊嘉靖九年制作的孔子牌位,其長寬高厚完全按照朝庭規(guī)定的尺寸而作。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我們資中文廟內的孔子牌位卻忤逆了“天威”,光是通高就有八尺八寸六分,超出當時規(guī)定的3倍,它的寬是四尺二寸,厚度七寸五分,可以說是遠遠超出了嘉靖皇帝所頒布的孔子牌位的規(guī)格大小。其二便是按規(guī)定,牌位必須“朱地金書”,而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塊牌位卻是金底黑字,正中的“至圣先師孔子牌位”是用黑漆寫在金榜上的??梢哉f,這塊牌位無論是從尺寸大小還是字體顏色上都沒有按照當時皇帝的要求來制作,我們都很清楚在封建專制社會里,是最為忠君守道的。但是當時的這里的人們?yōu)槭裁雌绱舜竽懙捻旓L違命,抗旨不尊,公然的忤逆天威,炮制出了這么一塊欺君之物呢?有人說或許是對資中文廟的一個特許,因為我們資中文廟的孔子像都是站著的。。。。。但事實上至今仍然沒有人知道其中的來龍去脈,這也成為了我們華夏神州所有文廟中永遠的未解之謎。此外,我們還可以看到此牌四周縷空雕刻著九條龍,二條鳳,外圍是以花瓣和海濤、龍鳳纏繞其間,栩栩如生、呼之欲飛……可以說此牌構思巧妙,形態(tài)生動,技術精湛,氣勢恢宏,是不是令大家嘆為觀止呢?其實現(xiàn)在在山東的孔子廟里也有這么一塊一般大的牌位,只不過那個牌位是清代才立的,而我們這塊是明代就有了的,相比起來,我們文廟里的這塊牌位不僅大,而且歷史更悠久?,F(xiàn)在我們還能看到它如此完好的保存下來,是十分不易和珍貴的。怪不得此牌被人們譽為“中華第一牌下面我們來到的是東廡,這里同樣也陳列著各式各樣的館藏文物,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拓畫,是從我們資中南宋時候出的宰相趙雄的墓里拓畫下來的,這幅圖的名字叫做“宰相出行圖”當時發(fā)現(xiàn)的時候,墓里的圖畫都是彩色的,非常的漂亮。接下來我們看到的就是我們資中清朝光緒年間的狀元駱成驤的照片。他17歲中秀才,28歲中舉人,這塊“經魁”匾就是他中舉人的時候,送給他的外公的報喜之物。31歲時被光緒皇帝欽點,成為清朝唯一的川籍狀元。這塊“狀元”匾就是在他中狀元之時候,送給他的舅舅的報喜之物。這個“狀元”匾上的“欽點”二字便指的是光緒皇帝的欽點,那么為什么光緒帝會欽點他為狀元呢?我們可以開看看下面的文章,這是駱成驤在當時殿試的時候手寫的《殿試策》。單從這篇字來講就寫的十分工整,如同現(xiàn)在的印刷一般,由此可見駱成驤的書法功底。據說當時光緒皇帝臨軒側問當下應如何治理國家的問題并要求大家暢所欲言,于是駱成驤就在這篇文章中寫下了4個點來回答光緒皇帝所提出的問題,這4點分別是:整軍練兵、興修水利、例行節(jié)儉、懲治貪污??梢哉f這4點建議在歷朝歷代都是十分受用的,光緒皇帝看后十分喜歡,便欽點了駱成驤為狀元。由于其出身于貧寒農家,中狀元后駱成驤并沒有做官,而投身教育事業(yè),大力的興辦學堂。他在當時的京師大學堂(現(xiàn)在的北京大學)做過首席提調,后來回川以后創(chuàng)辦了四川高等學堂,也就是現(xiàn)在的四川大學,所以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份《殿試策》的原件就保留在了現(xiàn)在四川大學里。
走出東廡,我們現(xiàn)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資中文廟的核心部分——大成殿。大家請跟我來,這片寬大的平臺是祭孔之時舉行八佾盛典的地方。所謂“八佾”,是古代天子用的一種樂舞,排列成行,縱橫都是八人,一共六十四人。諸侯只能縱橫六人,叫“六佾”;大夫縱橫四人,叫“四佾”??鬃邮俏男?,連皇上都要對他頂禮膜拜,當然要享受八佾之舞的最高待遇了。站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大家還可以看到對面的一座黃色的琉璃瓦建筑,那就是我們的資中“武廟”?,F(xiàn)在現(xiàn)存的文廟是全國有29座,現(xiàn)存的武廟在全國有10座。文武廟并存且相距如此之近的在全國已經十分少見了,所以20xx年的時候,國務院就把這兩座廟一并歸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們曾講到我們資中文廟有5絕1奇,我們先前已經欣賞完了4絕了,那么剩下的一絕和一奇便是在我們的這做大成殿里面。請!首先大家看到的便是我們大成殿中心的孔子站像!這尊孔子站像高3.85米,底座1.2米,石像凈重7噸。站像姿取的是唐代畫圣吳道子繪的“至圣先師圖”。它便是我們文廟里的一奇,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在全國的29座文廟里的孔子像全都是冠冕莊嚴的帝王坐像,原因我們剛才有講到是由于孔子被封為“文宣王”,要享受帝王的待遇。而我們這里的孔子卻塑得是站著的布衣像。很多人曾對此表示不解,為何我們資中文廟的孔子像是站像而且還是布衣的呢?我們都知道孔子曾“學琴于師襄,學樂于萇弘”。即是說向師襄此人學了琴,而后又向萇弘學了音樂。而萇弘又是我們資中人,根據孔子一直強調的“尊師重道”的思想,那么在老師的故鄉(xiāng)孔子他便要站而不坐,以表示他對自己老師的尊重。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恭身而立,雙手前伸上舉,作“天揖之勢”,生動地再現(xiàn)了作為萬世師表的孔夫子彬彬有禮,尊師重教而平易近人的圣潔豐姿。其實呀,在南京的夫子廟里也有一座孔子站像,不過那尊站像僅立在門口不受祭拜,而我們資中文廟里的布衣孔子站像是全國獨一無二的要接受祭拜的孔子站像,這也便使他成為中華一奇。
現(xiàn)在大家抬頭看到的這10塊匾,便是我們資中文廟的第五絕了。這10塊匾里面有8塊都是清代從康熙到光緒8個皇帝為孔子題寫的。因為呀,當時康熙皇帝規(guī)定凡是要做皇帝的人都必須為孔子題匾,這樣才能有資格,所以康熙帝便帶頭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寫下了正中最高一塊“萬世師表”匾,意思是說千秋萬世都要以孔子為師,以孔子為表率;第2塊是雍正皇帝于雍正三年(公元1720xx年)題寫的“生民未有”,意思是說至從世間有了生靈以來都沒有再出現(xiàn)過像孔子這樣的人物了;第3塊是乾隆皇帝于乾隆三年(1732年)題寫的“與天地參”,這里的“參”是第三的意思,就是說天為一,地為二,孔子為三;門口上面是嘉慶皇帝于嘉慶七年(公元1820xx年)題寫的“圣集大成”,意思是說孔子是圣人,是集大成于一體的;然后依次是道光皇帝題寫的“圣協(xié)時中”,意思時說孔子是圣人,他講的中庸很能教育人;咸豐皇帝題寫的“德齊幬載”,意思說孔子的道德學識用布都寫不完,用車也載不完,以此來表現(xiàn)孔子的學富五車;同治皇帝題寫的“圣神天縱”,意思是說孔子是圣人是神人,他的行為是天都要放縱的,表示孔子不受天地之約束;光緒皇帝題寫的“斯文在茲”,它的意思是說如果要談文化的話,只有孔子才能算得上有資格。這便是清朝8位皇帝為孔子提的匾,我們把它們統(tǒng)稱為“八皇匾”。這些全都是萬歲爺們的親筆題詞另外還有兩塊是國min黨政府主席林森題寫的“德配天地”、國min黨總裁蔣中正題寫的“道冠古今”。提起林蔣二位題字的匾額,“文革”開始后,在“破四舊”、“立四新”的極左思潮沖激下,難逃厄運,紅衛(wèi)兵準備砸爛此二塊匾額。 這緊急關頭,原縣文管所所長楊祖塏急中生智,將二塊匾額當著文廟大門安上,真乃天意,不長不短,不大不小剛剛合適。楊在上面涂上了紅漆,并在大門正面寫上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在大門背面寫上“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的革命口號,才躲過了這場災難。在打倒“四人幫”。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才把這兩塊匾恢復原狀,理直氣壯地掛在文廟大成殿內。好了,對于文廟的介紹就到這里了,希望大家在這一次的游覽中感到高興。
推薦成都博物館的考察心得體會總結二
文廟,是紀念和祭祀我國偉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建筑,在歷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稱作文廟、夫子廟、至圣廟、先師廟、先圣廟、文宣王廟,尤以“文廟”之名更為普遍,是儒教徒活動的場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這就是你們向往已久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資中文廟。歡迎各位的到來資中文廟。資中文廟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間,距今1000多年的歷史,當時位于縣城大東街。不過前后經過三次搬遷后,于清道光九年(1829)將文廟遷于此地,那么為什么會選擇遷到此處呢?是因為呀在南宋時期資中的這條街上出一個叫趙逵的狀元,這也就是為什么說文廟座落的這條街叫狀元街的原因。因為趙逵是一名文狀元,而文廟則是來弘揚儒家文化的地方,在封建社會中他們兩者之間有著相似之處。所以我們的先輩們就把文廟遷移道了此處。
大家首先請看這個巨大的月池,它的名字叫做“洗墨池”。傳說是狀元趙逵讀書時期洗筆蕩墨的地方,旁邊的高墻是“萬仞高墻”。我們都知道,像皇宮這樣高貴的地方,它的宮墻也僅僅被稱為“數(shù)仞宮墻”。但是孔子廟里的宮墻為什么會被稱為“萬仞宮墻”呢?這是因為先人們覺得“夫子之墻數(shù)仞”不足以表達出對孔子的敬仰,由此可見孔子在古人心中崇高的地位。大家再看這2個華表,眾所周知,華表是莊嚴肅穆的象征,一般出現(xiàn)在皇宮附近,全國各地一般的文廟里也是沒有的哦,但為何我們資中的文廟里會出現(xiàn)2個高高矗立的華表呢?這是由于孔子曾被封為“文宣王”,古時候在人們心中享受著帝王的待遇。而這里的2個特別的華表也充分的顯示出了當時這里的人們對孔子的萬分尊敬和仰慕。所以說跟全國其他的文廟比起來,這2個華表也就顯得分外的獨特和珍貴了!
當然了,古人認為對孔子光是心中的尊敬是遠遠不夠的,行為上也得充分的體現(xiàn)出 來,大家請看這塊碑:“文武官員至此下馬”。也就是說在踏入此廟之后,哪怕你是當朝宰相、三軍統(tǒng)帥、皇親國戚,到了這里都得規(guī)規(guī)矩矩,畢恭畢敬徒步而行的穿過我們前面的這道“禮門”去里面祭拜孔夫子,因為這里是萬世師表孔大圣人的神圣殿堂!
大家要知道,在封建社會,這里是不能隨便進出的。它不像其他的廟宇,任何人都可以進去燒香拜佛,求神許愿;這里就不行,平時的大門是關著的,只在春天和秋天的祭祀之日或全縣學生大考的張榜拜孔之時才把大門打開,讓官員、舉人、考上了秀才和社會上頗有身份的紳士們才能進去,一般的小民百姓是不許進去的。今天來到這里游覽的朋友們我想如果在那個時候至少都能算是秀才了,個個都是有功名的,絕對有資格進去朝拜孔圣人,請! 我們資中文廟總占地面積6787平方米,建筑面積2643平方米,坐北朝南,復四合院式布局,布局格調以山東曲阜的孔廟為原型,但規(guī)模要小一點。這個文廟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地方,別的廟門都是向南而開,這里卻是東西二門,東邊叫“禮門”,西邊叫“義路”,這個根據孟子的“以禮為門,以義為路”而得來的。
各位親愛的游客朋友們,我們資中的文廟里有“五絕一奇”。首先讓我們來先看看這其中的一絕——照壁。這個照壁修建于清光緒年間(1857),距今有100多年的歷史。在川內所有文廟中設有照壁者只有這里一處,在全國文廟、孔廟也是極為鮮見。照壁中七孔鏤空壁塑圖案精美、寓意深刻,表現(xiàn)了精深的儒家文化內涵。七孔鏤空壁塑的磚骨灰塑的工藝手法,極為少見。整個照壁長19.5米,高6米,雄奇瑰麗。
這七孔照壁主要表現(xiàn)的就是“魚躍龍門”。這個成語我們都知道,“魚躍龍門”里的“魚”指的主要是鯉魚,但是請大家仔細看,這照壁上的鮮活的魚兒扁腦殼、大嘴巴、長胡子。不是鯉魚,而是我們資中三絕之一的鯰魚。資中的鯰魚在清代就被刻上了照壁,這說明資中的鯰魚并不是美名于現(xiàn)代,而是早在清代就已經赫赫有名了。這也使得這塊照壁極具資中的特色和代表性!第一孔照壁主要傳達出的寓意是比喻人在接受尊孔尊儒教化之前好比河中之魚,然后大家請看第二孔,在第二孔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龍頭魚身的“怪物”,但其實它是要表示人在接受尊孔尊儒教化的過程中不停蛻變,更加精進的過程,樹立一個要向“龍”轉化的這么一個理念也就是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照壁上榜題文字“龍文炳躍”寓意苦讀寒窗,魚躍龍門,彪炳千秋。而第三孔講的就是有了理想之后要把理想付出于行動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孔壁周圍有一圈梅花,表示“梅花香至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高樓下的螃蟹,它比喻的是人心中的私心雜念,表示出,只有拋棄了心中一切的私心雜念,才可以達到人生的光輝頂點??v觀這七孔照壁,主要的就是向大家告之一個道理,那就是人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并努力的付之于實踐,才能獲得成功。
好了,大家現(xiàn)在請往后面看,我們現(xiàn)在可以看到我們文廟的建筑布局是一個完全對稱的建筑布局,它的中軸線就是我們的第四孔照壁和正前方大成殿里的孔子像這兩點所形成的一條直線?,F(xiàn)在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青石牌坊,正中為“靈星門”,左邊是“賢關”,右邊是“圣域”,表明這里是靈天寶地、圣賢之區(qū)。為什么要在這里立這么一個青石牌坊呢?這個在古時候是有講究的,當人們來到文廟祭拜孔子的時候,要從這三道門進去。但是古人們在祭拜孔子的時候,他們有著嚴格的等級之分。不同等級的人要從不同的門進去,正中的“靈星門”在古時候是只有皇帝或者是皇帝欽點的狀元才可以走的,左邊的賢門是那時候被認為是有賢之士走的,而右邊的圣域則是給得圣之人準備的。不過今天大家來到這里地位都是一樣的,所以大伙兒也不必拘禮,請跟我來吧!
現(xiàn)在映入大家眼簾的就是我們資中文廟的又一絕——“泮池”。為什么叫“泮池”呢?原來呀,在古代學校被稱為“泮宮”。是由魯?shù)鹿阢疄I建立學宮而統(tǒng)一命名的?!般亍钡囊馑技词菍W校門前的水池,傳說能振興學業(yè)。在科舉時代,童生考中秀才之后,都要到這里來繞池游走,慶賀入學,古人稱為“游泮”,是相當體面的光宗耀祖之事。那么它被稱為絕的原因是因為別的文廟的只有一個“內月池”即“泮池”,而我們的文廟不僅擁有“內月池”還擁有一個“外月池”也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洗墨池”。兩池兩兩相稱,相得益彰。再有就是我們這個泮池本身,大家請看,橫跨池面的一座刻有龍形的橋,叫做“狀元橋”。跟全國別的文廟不同的之處在于,其他文廟的橋都是一橋一孔,而我們的狀元橋是一橋三孔。是不是十分的特別呢?而且在其他各地的有些文廟里它的狀元橋是封閉的,不過呀,因為資中在歷史上一共出了2個狀元,一個是南宋的趙逵,一個則是清朝的光緒年間的駱成驤,所以呀我們文廟里的狀元橋是可以向游客開放的,大家不妨在這泮池邊和狀元橋上盡興的游走一番,體檢一下古時候讀書郎升入學官和高中狀元的喜悅之情!
我們先來到泮池的左邊,現(xiàn)在我們看到這塊高大的石碑便是清朝最著名的皇帝康熙在他40歲的時候,也就是康熙33年手書的《四書.大學》碑,距今300多年的歷史,也正是在那個時候,康熙也下令全國,凡是有文廟的地方也就必須要立這塊碑,現(xiàn)在有些文廟里已經沒有了,而我們這里的文廟卻至今仍舊保存了下來,這是十分難得和珍貴的。我們都知道康熙皇帝雖然是一位滿洲皇帝,但是他對漢族的儒家文化確是十分的喜歡。這塊碑的內容主要是《大學》里經一章的內容,簡單的說來便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寫這塊碑的時候康熙正當盛年,其書法剛勁豪放,頗具唐人氣韻,從這塊碑里的書法文字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位滿洲皇帝的深厚的漢文化功底。這塊碑與它正對面的石碑并稱為資中文廟的另一絕,對面的石碑是明成化四年明憲宗皇帝書《御制重修孔子文廟碑記》碑。兩塊碑均高4米,寬1.9米,兩兩對稱而立,兩道碑文,碑體高大,尤顯風采,均以帝王萬乘之尊御書,堪稱資中文廟之精品。
兩座碑的旁邊都各有一座祠堂,也是對稱而立的。首先我們來看位于左邊的名宦祠,名宦祠供祀的是外地人從隋到清在資州做官而政績卓著的官員,如唐代的節(jié)度使韋皋、刺使羊諤、宋代的范祖禹等,一共二十八人。因為我們資中在歷史上曾是州郡屬的所在地,為州時間長達900多年,所以這里面的最高官就是州官,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市委書記。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與剛才名宦祠對稱而建的另一個祠堂,叫做鄉(xiāng)賢祠,鄉(xiāng)賢祠供祀的是資中人在外地作官而名揚青史的杰出人物,如西漢的詞賦家王褒,南宋狀元趙逵、南宋宰相趙雄等,一共二十四人。其中宰相趙雄為這里供祀的最高官員。鄉(xiāng)賢祠的旁邊有關于張大千所作的資中八景的介紹, 我們知道張大千是我國著名的國畫大師,他雖為內江人,但卻與資中有著很深的情誼。因為他的親戚很多都在資中,小時候他經常跟著他的二個來到資中玩,所以從小就對這里很了解。1956年張大千離開大陸移居法國的時候,出于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他便憑小時候自己的記憶,畫了這資中八景圖,送給自己的資中親戚。大家不妨來欣賞一下國畫大師張大千印象中的資中8景。
位于兩座祠堂中間的這一排殿堂式的建筑叫大成門,又叫“戟門”。這道門同外面的大門一樣,從前只逢祭祀大典之時才會開放,主要的作用是供文武官員休息整裝的地方,平時只能從兩邊小門進出,左邊的小門叫“金聲”,右邊的小門叫“玉振”。
現(xiàn)在我們穿過了大成門,來到了又一個圣潔的天地。這座院落叫崇圣祠,它與前面的大成殿錯落有序,頗具匠心,布局是相當合理、巧妙的。資中的文廟的面積很小,但是他的結構確實十分的緊湊,我們可以看到左右兩邊的鐘鼓樓也都完好的保存下來了!兩座樓也是對稱而建的,用一句成語就叫做晨鐘暮鼓。
好了,游客們,我們現(xiàn)在處于的位置是西廡,在正對面同樣與它也是對稱而建的是東廡。西廡和東廡在古時候又叫做“廂房”。它們在文廟里的主要作用是用來陳列孔子和72賢人(也就是他的72位弟子)牌位的地方。但由于我們的文廟博物館也在文廟內,所以這里變成了我們陳列我們文廟內珍貴文物的地方。那么我們首先來欣賞這塊石碑,這就是歷史上著名宋代書法家黃庭堅書寫的《幽蘭賦》。這組碑刻一共七塊,每塊長2米,寬1.2米,是質堅粒細的巫峽石刻制的。話說在清朝的咸豐年間,資中人李福州靠一手熬糖的好手藝,成了當?shù)匕舜笫赘恢?,就在縣城外牛寨溪修起了“李家花園”。李福州讀書不多,卻天資聰慧,發(fā)財后不惜重金購買名人字畫裝點花園,有一次他在宜賓做生意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黃庭堅的這幅字,他非常的喜歡,并派人專程從巫峽開采到了上好的巫峽石,又花重金請了一位成都的匠高手,在自己的家里面把黃庭堅的這幅《幽蘭賦》給刻了下來并用他來裝飾自己的書房。不過十分可惜的是,待到這位商人死去了之后,后輩式微,字畫散盡。而這7塊石碑每個就重達1噸多,無人搬動。新中國成立之初,土改時一個不識字的農民分到了這堆石頭,將它們砌成灶房外墻和豬圈。建房時嫌有字的一面不光滑礙事,就將無字的背面放在外面當豬圈墻,有字的一面是自家灶房糊上了泥巴。誰知這樣就完好地保護了石碑,還使它“失蹤”了20多年。直到1974年,當時我們文廟的老館長楊祖塏老先生才意外的發(fā)現(xiàn)了這塊珍貴的石碑,經過細心的清理、保管之后,這才讓此碑重見天日,也讓大家一飽眼福!
這塊碑我們又把它稱為“三絕碑”,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它在文、書法、雕刻這三方面都是可以堪稱“三絕”的石刻。首先是它的文章此文是唐代的韓伯庸所作,大家請看:“陽和布氣兮,動植齊光;惟彼幽蘭兮,偏含國香。吐秀喬林之下,盤根眾草之旁。雖無人而見賞,且得地而含芳”。意在說吸收了天地精華,有國香之資的蘭花卻因出生不好“吐秀喬林之下,盤根眾草之旁”而無人知曉只能孤芳自賞。然后文章說了三個故事來贊美蘭花,第一個便是“橫琴寫操,夫子傳之而至今”。這里的夫子便是孔子,說孔子發(fā)現(xiàn)的蘭花之后很是喜歡,便彈琴給蘭花聽,以此來贊美蘭花的高潔。第二個便是“燕姞夢蘭”的故事,說燕姞只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女子,一日夢見他的祖先給她一棵蘭花,告訴她這蘭花將來會是你的兒子,你現(xiàn)在收下她之后,別人就會像愛蘭花一般的來愛你,而后當時的國君鄭文公愛上了這位叫燕姞的女子,并以蘭花作為定情之物娶了她,果然婚后為鄭文公生下一子,取名為蘭,也就是后來的鄭穆公。第三個講的便是屈原也喜歡蘭花,贊美蘭花,我們可以看到,碑里提到的“騷人,楚客”指的就是我們偉大的詩人屈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蘭花的確是有國色之資,所以才有了后來的“寄愿移根于上苑”,即搬到了皇宮受大家的賞識。介紹完這篇文章之后,我們不難想到其實孔子的遭遇就像蘭花一樣,一開始周游列國,雖有經天緯地之才卻不被賞識,而后才被人們認可,受到大家的尊敬。因此把這篇《幽蘭賦》放在祭拜孔子的文廟里,也是十分適合的。我們再看他的雕刻,說它絕是因為這位工匠的刻工了得,他把黃庭堅每個字的虛筆都刻得近乎完美,栩栩如生,十分難得。當然了,三絕”中最絕的還屬黃庭堅書法,全文396個字,平均手掌大小,寫得氣韻橫生,是50多歲的黃庭堅第一次被貶后奉召回京時書寫的。他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跌宕開闊、沉著剛勁的手法,來表現(xiàn)受冤平反后的心情及對蘭花品格的向往。碑文中的字體奔放壯美,章法連綿,是黃書的代表作之一。
怎么樣朋友們是不是覺得這塊碑很值得一觀呢,欣賞完我們文廟的石刻精華之后,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我們館內的木刻精華,我們文廟的鎮(zhèn)館之寶,也是我們文廟的第4絕——至圣先師孔子神位。這塊牌位是在明代嘉靖九年(1530)時制作的,已經有480多年的滄桑歲月了。根據史書的記載明世宗嘉靖九年,禮部議奏:“人以圣人為圣,圣人以孔子為至”。孔子是至賢,但畢竟是人臣,因而應當去掉“文宣王”的王號,改稱“至圣先師”,準奏后,嘉靖帝就詔令全國,“去塑橡、設木主、罷封爵”,意思是說文廟以后都不準在供奉孔子像了,把孔子像換成孔子的牌位進行拜祭久可以了。而且嘉靖皇帝還頒布了各地制作孔子牌位的統(tǒng)一規(guī)格和標準。按照規(guī)定,孔子牌位必須是“高二尺三寸七分,厚七分,闊四寸,座高四寸,長七寸,厚三寸四分”。不能大,也不能小,規(guī)矩是相當嚴格的。以至于現(xiàn)在山東曲阜孔子廟內保持著的一塊嘉靖九年制作的孔子牌位,其長寬高厚完全按照朝庭規(guī)定的尺寸而作。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我們資中文廟內的孔子牌位卻忤逆了“天威”,光是通高就有八尺八寸六分,超出當時規(guī)定的3倍,它的寬是四尺二寸,厚度七寸五分,可以說是遠遠超出了嘉靖皇帝所頒布的孔子牌位的規(guī)格大小。其二便是按規(guī)定,牌位必須“朱地金書”,而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塊牌位卻是金底黑字,正中的“至圣先師孔子牌位”是用黑漆寫在金榜上的。可以說,這塊牌位無論是從尺寸大小還是字體顏色上都沒有按照當時皇帝的要求來制作,我們都很清楚在封建專制社會里,是最為忠君守道的。但是當時的這里的人們?yōu)槭裁雌绱舜竽懙捻旓L違命,抗旨不尊,公然的忤逆天威,炮制出了這么一塊欺君之物呢?有人說或許是對資中文廟的一個特許,因為我們資中文廟的孔子像都是站著的。。。。。但事實上至今仍然沒有人知道其中的來龍去脈,這也成為了我們華夏神州所有文廟中永遠的未解之謎。此外,我們還可以看到此牌四周縷空雕刻著九條龍,二條鳳,外圍是以花瓣和海濤、龍鳳纏繞其間,栩栩如生、呼之欲飛……可以說此牌構思巧妙,形態(tài)生動,技術精湛,氣勢恢宏,是不是令大家嘆為觀止呢?其實現(xiàn)在在山東的孔子廟里也有這么一塊一般大的牌位,只不過那個牌位是清代才立的,而我們這塊是明代就有了的,相比起來,我們文廟里的這塊牌位不僅大,而且歷史更悠久?,F(xiàn)在我們還能看到它如此完好的保存下來,是十分不易和珍貴的。怪不得此牌被人們譽為“中華第一牌下面我們來到的是東廡,這里同樣也陳列著各式各樣的館藏文物,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拓畫,是從我們資中南宋時候出的宰相趙雄的墓里拓畫下來的,這幅圖的名字叫做“宰相出行圖”當時發(fā)現(xiàn)的時候,墓里的圖畫都是彩色的,非常的漂亮。接下來我們看到的就是我們資中清朝光緒年間的狀元駱成驤的照片。他17歲中秀才,28歲中舉人,這塊“經魁”匾就是他中舉人的時候,送給他的外公的報喜之物。31歲時被光緒皇帝欽點,成為清朝唯一的川籍狀元。這塊“狀元”匾就是在他中狀元之時候,送給他的舅舅的報喜之物。這個“狀元”匾上的“欽點”二字便指的是光緒皇帝的欽點,那么為什么光緒帝會欽點他為狀元呢?我們可以開看看下面的文章,這是駱成驤在當時殿試的時候手寫的《殿試策》。單從這篇字來講就寫的十分工整,如同現(xiàn)在的印刷一般,由此可見駱成驤的書法功底。據說當時光緒皇帝臨軒側問當下應如何治理國家的問題并要求大家暢所欲言,于是駱成驤就在這篇文章中寫下了4個點來回答光緒皇帝所提出的問題,這4點分別是:整軍練兵、興修水利、例行節(jié)儉、懲治貪污。可以說這4點建議在歷朝歷代都是十分受用的,光緒皇帝看后十分喜歡,便欽點了駱成驤為狀元。由于其出身于貧寒農家,中狀元后駱成驤并沒有做官,而投身教育事業(yè),大力的興辦學堂。他在當時的京師大學堂(現(xiàn)在的北京大學)做過首席提調,后來回川以后創(chuàng)辦了四川高等學堂,也就是現(xiàn)在的四川大學,所以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份《殿試策》的原件就保留在了現(xiàn)在四川大學里。
走出東廡,我們現(xiàn)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資中文廟的核心部分——大成殿。大家請跟我來,這片寬大的平臺是祭孔之時舉行八佾盛典的地方。所謂“八佾”,是古代天子用的一種樂舞,排列成行,縱橫都是八人,一共六十四人。諸侯只能縱橫六人,叫“六佾”;大夫縱橫四人,叫“四佾”??鬃邮俏男酰B皇上都要對他頂禮膜拜,當然要享受八佾之舞的最高待遇了。站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大家還可以看到對面的一座黃色的琉璃瓦建筑,那就是我們的資中“武廟”?,F(xiàn)在現(xiàn)存的文廟是全國有29座,現(xiàn)存的武廟在全國有10座。文武廟并存且相距如此之近的在全國已經十分少見了,所以20__年的時候,國務院就把這兩座廟一并歸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們曾講到我們資中文廟有5絕1奇,我們先前已經欣賞完了4絕了,那么剩下的一絕和一奇便是在我們的這做大成殿里面。請!首先大家看到的便是我們大成殿中心的孔子站像!這尊孔子站像高3.85米,底座1.2米,石像凈重7噸。站像姿取的是唐代畫圣吳道子繪的“至圣先師圖”。它便是我們文廟里的一奇,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在全國的29座文廟里的孔子像全都是冠冕莊嚴的帝王坐像,原因我們剛才有講到是由于孔子被封為“文宣王”,要享受帝王的待遇。而我們這里的孔子卻塑得是站著的布衣像。很多人曾對此表示不解,為何我們資中文廟的孔子像是站像而且還是布衣的呢?我們都知道孔子曾“學琴于師襄,學樂于萇弘”。即是說向師襄此人學了琴,而后又向萇弘學了音樂。而萇弘又是我們資中人,根據孔子一直強調的“尊師重道”的思想,那么在老師的故鄉(xiāng)孔子他便要站而不坐,以表示他對自己老師的尊重。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恭身而立,雙手前伸上舉,作“天揖之勢”,生動地再現(xiàn)了作為萬世師表的孔夫子彬彬有禮,尊師重教而平易近人的圣潔豐姿。其實呀,在南京的夫子廟里也有一座孔子站像,不過那尊站像僅立在門口不受祭拜,而我們資中文廟里的布衣孔子站像是全國獨一無二的要接受祭拜的孔子站像,這也便使他成為中華一奇。
現(xiàn)在大家抬頭看到的這10塊匾,便是我們資中文廟的第五絕了。這10塊匾里面有8塊都是清代從康熙到光緒8個皇帝為孔子題寫的。因為呀,當時康熙皇帝規(guī)定凡是要做皇帝的人都必須為孔子題匾,這樣才能有資格,所以康熙帝便帶頭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寫下了正中最高一塊“萬世師表”匾,意思是說千秋萬世都要以孔子為師,以孔子為表率;第2塊是雍正皇帝于雍正三年(公元1720__年)題寫的“生民未有”,意思是說至從世間有了生靈以來都沒有再出現(xiàn)過像孔子這樣的人物了;第3塊是乾隆皇帝于乾隆三年(1732年)題寫的“與天地參”,這里的“參”是第三的意思,就是說天為一,地為二,孔子為三;門口上面是嘉慶皇帝于嘉慶七年(公元1820__年)題寫的“圣集大成”,意思是說孔子是圣人,是集大成于一體的;然后依次是道光皇帝題寫的“圣協(xié)時中”,意思時說孔子是圣人,他講的中庸很能教育人;咸豐皇帝題寫的“德齊幬載”,意思說孔子的道德學識用布都寫不完,用車也載不完,以此來表現(xiàn)孔子的學富五車;同治皇帝題寫的“圣神天縱”,意思是說孔子是圣人是神人,他的行為是天都要放縱的,表示孔子不受天地之約束;光緒皇帝題寫的“斯文在茲”,它的意思是說如果要談文化的話,只有孔子才能算得上有資格。這便是清朝8位皇帝為孔子提的匾,我們把它們統(tǒng)稱為“八皇匾”。這些全都是萬歲爺們的親筆題詞另外還有兩塊是國min黨政府主席林森題寫的“德配天地”、國min黨總裁蔣中正題寫的“道冠古今”。提起林蔣二位題字的匾額,“wenge”開始后,在“破四舊”、“立四新”的極左思潮沖激下,難逃厄運,紅衛(wèi)兵準備砸爛此二塊匾額。 這緊急關頭,原縣文管所所長楊祖塏急中生智,將二塊匾額當著文廟大門安上,真乃天意,不長不短,不大不小剛剛合適。楊在上面涂上了紅漆,并在大門正面寫上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在大門背面寫上“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的革命口號,才躲過了這場災難。在打倒“sirenbang”。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才把這兩塊匾恢復原狀,理直氣壯地掛在文廟大成殿內。好了,對于文廟的介紹就到這里了,希望大家在這一次的游覽中感到高興。
推薦成都博物館的考察心得體會總結三
女士們、先生們,歡迎您們光臨成都.
成都是四川省省會、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國家“雙擁”模范城。近幾年,她又以城市建設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的成就,先后榮獲聯(lián)合國頒發(fā)的“人居獎”和“最佳范例獎”兩項殊譽。
成都是一座融古代文明與現(xiàn)代文明于一體的特大城市。她是稀世珍寶大熊貓的故鄉(xiāng),也是天府之國的中心和“窗口”。她以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風光絢麗多姿和名勝古跡眾多而聞名于世?!板\城”“蓉城”是成都的別名;芙蓉、銀杏是成都的市花和市樹。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間,西部地勢較高,中部和東南部是廣闊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境內兼有山景、平原和丘陵之美,且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氣溫16℃上下,降水量約1000毫米,素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之譽,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進,物產十分富饒,歷來被稱為“水旱從人,不知饑謹”的“天府明珠”。
成都市的全市總面積12.3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超過1000萬人,轄區(qū)劃為7區(qū)4市(縣級市)、8縣。即錦江區(qū)、青羊區(qū)、成華區(qū)、金牛區(qū)、武侯區(qū)、青白江區(qū)、龍泉驛區(qū);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崍市;溫江縣、新都縣、雙流縣、大邑縣、新津縣、郫縣、金堂縣、蒲江縣。此外,還設有國家級四川成都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和成都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我們一般說的成都市區(qū)則指市中心部位的五個區(qū),簡稱為“五城區(qū)”。其余的統(tǒng)稱“市郊縣”。
成都早在一萬年前就已成為蜀族先民活動的中心和舞臺。在市區(qū)和廣漢三星堆的出土文物表明,至少在四千年以前,古蜀先民們就用自己辛勤勞動的雙手,在這里創(chuàng)造了具有鮮明地域特征的古蜀文明。大約2520xx年前,古蜀國開明王朝把國都從樊鄉(xiāng)(今彭州市、新都縣交界處)遷到此處,取周太王遷歧“一年成邑,三年成都”這一典故,定名“成都”。這時的成都已經成為一個初具規(guī)模的城市。公元前320xx年,秦國把四川納入版圖,成都是蜀郡的首府。自此以后,成都一直是四川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代皆為郡、州、省一級行政區(qū)的治所和軍事重鎮(zhèn)。其間,成都曾前后有7個割據政權的都城設在此,它們是,西漢末年的公孫述“大成政權”,公元二世紀時“三國”的蜀漢王朝,三世紀的“成漢”政權,九世紀前后的“前蜀”和“后蜀”政權,北宋時期農民起義的“大蜀”政權和明末張獻忠建立的“大西”政權。
成都有著悠久而燦爛的工商發(fā)展歷史,特別是絲織業(yè)的發(fā)達,名冠中華,遠銷國外。西漢時期,成都因經濟繁榮成為當時中國的“五都”之一,織錦業(yè)已成為漢朝的重要國庫收入來源。成都是蜀錦織造中心,朝廷在此設置了“錦官城”,派有“錦官”進行管理。這也是成都又稱為“錦城”,繞城而過的府南河又稱為“錦江”的原因。蜀漢時期,諸葛亮在四川實行休養(yǎng)生息,扶持農商的經濟政策,成都作為蜀漢首都得到了更大的發(fā)展,從晉代左思《蜀都賦》的敘述可見當時盛況。他說“市廛所會,萬商之淵,列隧百里,羅肆萬千,墮賄山積,纖麗星繁……”好一幅百貨云集、萬頭攢動的市場交易圖!唐代,成都有“揚一益二”之譽,說她的繁華僅次于江南的揚州。到北宋時期,成都已成為僅次于汴京的大都會。這時的成都,由于在晚唐五代的紛爭中處于相對安定的情況下,工農商業(yè)都有所發(fā)展,商市貿易突破了傳統(tǒng)的坊市格局,發(fā)展了專門的交易市場,不僅有城內東南西北的綜合市場,也有了專營產品的市場,如草市、糠市、鹽市、騾馬市等,鬧市區(qū)還有了“夜市”。此后的成都歷經元、明、清諸朝和民國時期,其間雖有多次的興衰起落,但她作為四川省經濟中心的地位并無變化。
成都也是歷史上著名的工藝之鄉(xiāng)。蜀繡、蜀錦名滿天下,列入中華四大名繡、四大名錦之列;成都的漆器以制作精美、工藝獨特,為歷代傳世名品,近代漢墓出土的文物中許多成都漆器可以作證;唐代成都出產的“雷琴”,載譽全國,被聲樂界視同珍寶;成都的印刷業(yè)在宋代是全國三大印刷業(yè)基地之一,有“宋時蜀刻甲天下”的贊譽,倫敦博物館所藏敦煌文書中有五代時期成都的木刻“歷書”,為世界最早的木刻歷書印本;成都的造紙業(yè)也很著名,唐代成都造的“益州麻紙”是官方規(guī)定的詔書、冊令用紙;女詩人薛濤制作的“薛濤箋”被文人詩客視為上品。成都的金銀絲制品、竹編、草編、也都有數(shù)百上千年的歷史。
成都是燦爛的蜀漢文化發(fā)祥地之一,也是四川文化教育的中心城市,擁有輝煌的文明歷史。早在公元前140多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興學,開辦了中國第一所正規(guī)的官辦學堂、為四川的文化發(fā)展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皾h賦四大家”,成都市有司馬相如、揚雄兩位,晉代史學家《華陽國志》作者常璩、唐代女詩人薛濤、音樂家段安節(jié)、五代詞人歐陽炯、繪畫大師黃筌、宋代學者《資治通鑒》副主編范祖禹、理學家魏了翁、醫(yī)學家唐慎微、明代文學家楊長庵、清代著名的“儒將”岳鐘祺,加上現(xiàn)代文學巨子巴金、艾蕪、沙汀等人都是成都人士。當然,造就成都文明史的還有歷史上眾多的外來名臣、文士的巨大貢獻,成都是歷史上文化名流匯集之地。大詩人李白、杜甫、岑參、高適、韋莊、陸游、大文豪蘇軾等人都曾寓居這里,為后人留下了大批的文化遺產,使成都的發(fā)達文化享譽國內外。
除開剛才已說過的都江堰——青城山景區(qū)之外,還有以原始森林、飛瀑流泉、高山天景和雪山草場為特色的大邑西嶺雪山;奇險深幽,生態(tài)原始的彭州九峰山景區(qū);凝幽滴翠,美自天然的崇州九龍溝;湖山澄碧、曲折幽靜的蒲江朝陽湖;丹霞山景、世外仙原般的邛崍?zhí)炫_山,以及金堂的沱江風光、龍池的山林奇觀等等,都是愛好游山玩水的旅游者觀光游覽,享受自然的理想之地。成都平原的農村田園風光富饒美麗,民俗民風,遺存豐富,別真情趣,是天府風光中令人矚目的一大勝景。大邑縣的劉氏莊原,郫縣的友愛鄉(xiāng),龍泉的書房村,是開展“農家樂”和田園風光游的好去處。
親愛的朋友,不管您喜歡什么,在成都您都可以找到滿意的去處。想觀花,這里有龍泉驛的桃花節(jié)、彭州的牡丹節(jié)、新都的桂花節(jié);想游湖,這里有風景秀麗的朝陽湖、龍泉湖、桂湖和白塔湖;要登山,這里有奇峰怪石的龍門山,險峻雄奇的天臺山、花果飄香的龍泉山;要游園,這里有濃縮世界主要景觀的世界樂園,望江公園和人民公園;想感受成都傳流的民居文化的韻味,您可以走進一條條由無數(shù)四合院連接起來的大街小巷;想領略鄉(xiāng)間小鎮(zhèn)質樸、寧靜的自然風光,您可以到雙流黃龍溪古鎮(zhèn)、那里古街、古樹、古廟、古水陸碼頭、古戰(zhàn)場、古建筑、古文化融為一體,還是“中國火龍之鄉(xiāng)”;想觀戲,您可以步入戲院欣賞川戲、聽那委婉動聽的高腔,看那變幻莫測的“變臉”、“吐火”等川劇絕技表演;想品茶,您可以到一間間各具風格的茶館、茶樓。四川茶館的特殊氛圍,蓋碗茶具和高超的摻茶技藝,會使您感受到濃濃的成都茶文化的氣息;想吃川菜,成都是正宗川菜發(fā)祥地,川菜館遍布全市,名師薈萃,品味正宗;想吃小吃,成都小吃“馳名中外,品種繁多。色鮮味佳,物美價廉,擔擔面、鐘水餃、龍抄手、賴湯園、韓包子、夫妻肺片等都是成都“小吃”的傳統(tǒng)名品,而近年崛起的“火鍋”正后來居上,風靡一時??傊痪湓?,“吃在成都、玩在成都、游在成都”已成為旅游愛好者的共識。
朋友們,近幾年來,成都旅游業(yè)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大開發(fā),使成都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前景更加廣闊。成都將以更豐富的旅游產品,更良好的旅游環(huán)境,更優(yōu)質的旅游服務,迎接祖國和世界各地的朋友們的到來,我們相信大家的成都之旅一定能獲得圓滿和愉快的感受。
謝謝大家。
推薦成都博物館的考察心得體會總結四
成都企業(yè)文化協(xié)會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團體定名為成都企業(yè)文化協(xié)會(以下簡稱協(xié)會)。
第二條 協(xié)會是由成都地區(qū)企事業(yè)單位、行業(yè)協(xié)會等會員單位自愿組成的具有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
第三條 協(xié)會在憲法和法律、法規(guī)的范圍內活動。協(xié)會的宗旨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按照“三個代表”思想的要求,遵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想路線,努力適應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參與經濟全球化的要求,學習借鑒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先進經驗,面向企業(yè),堅持繼承與創(chuàng)新結合,與時俱進地把加強企業(yè)文化建設、加強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與加強企業(yè)管理結合起來,推動企業(yè)實現(xiàn)管理創(chuàng)新,努力建設學習型企業(yè),全面提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yè)素質,致力于培育有特色的企業(yè)文化,增強企業(yè)核心競爭力,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
第四條 協(xié)會是中共成都市委企業(yè)工作委員會領導下的傳播先進文化,從事建設企業(yè)文化和加強、改進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推動企業(yè)兩個文明全面發(fā)展的群眾性組織。接受成都市民政局的指導、監(jiān)督管理。
第五條 協(xié)會的辦公住所設在成都市羊市街19號。
第二章 業(yè)務范圍
第六條 協(xié)會的業(yè)務范圍,包括:
評選和獎勵優(yōu)秀的協(xié)會工作者和優(yōu)秀研究成果。
第三章 會 員
第七條 本協(xié)會會員包括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
第八條 成都地域的企事業(yè)單位,不分所有制、不分隸屬關系,都可以成為本協(xié)會會員。
第九條 申請加入本協(xié)會的會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第十條 會員申請加入協(xié)會的程序是:
第十一條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第十二條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第十三條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協(xié)會并交回會員證。會員如果無正當理由一年不繳納會費或不參加協(xié)會活動的,視為自動退會。
第十四條 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第四章 組織機構
第十五條 協(xié)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大會,其職權是:制定和修改章程;選舉和罷免理事;審議理事會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決定終止事宜和決定其他事項。第十六條 會員大會須有2/3以上的會員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會員半數(shù)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七條 會員大會每屆3年。因特殊情況需要提前或延期換屆的,須由理事會表決通過,報市委企業(yè)工委審查并經市民政局批準同意。但是,延期換屆最長不超過1年。
第十九條 理事會的職權是:
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二十條 理事會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一條 理事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
第二十二條 本會設立常務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由理事會選舉產生。在理事
會閉會期間行使第十九條第
第二十三條 常務理事會須有2/3以上常務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常務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四條 常務理事會至少半年召開一次會議
第二十五條 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常務理事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第二十六條 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常務理事如超過最高任職年齡的,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市委企業(yè)工委審查并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準同意后,方可任職。
第二十七條 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常務理事任期三年。會長、副會長、秘書長任期最長不得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延長任期的,須經會員大會2/3以上會員表決通過,報市委企業(yè)工委審查并經社團登記管理機構批準同意后方可任職。
第二十八條 會長為本協(xié)會法定代表人。如因特殊情況而由副會長或秘書長擔任法定代表人,應報市委企業(yè)工委審查并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準同意后,方可擔任。
第二十九條 會長行使下列職權:
第三十條 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第五章 資產管理、使用原則
第三十一條 本團體經費來源:
第三十二條 協(xié)會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收取會費。
第三十三條 協(xié)會經費必須用于本章程規(guī)定的業(yè)務范圍和事業(yè)的發(fā)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第三十四條 協(xié)會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
第三十五條 協(xié)會配備具有專業(yè)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任出納。會計人員必須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jiān)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xù)。
第三十六條 協(xié)會的資產管理必須執(zhí)行國家規(guī)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會員大會和財政部門的監(jiān)督。資產來源屬于國家撥款或者社會捐贈、資助的,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jiān)督。
第三十七條 協(xié)會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和業(yè)務主管單位組織的財務審計。
第三十八條 協(xié)會的資產,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九條 協(xié)會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對事業(yè)單位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條 對本協(xié)會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后報會員大會審議。第四十一條 本協(xié)會修改的章程,須在會員大會通過后的15日內,經市委企業(yè)工委審查同意,并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準后生效。
第七章 終止程序及終止后的財產處理
第四十二條 本協(xié)會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銷的,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提出終止動議。
第四十三條 本協(xié)會終止動議須經會員大會表決通過,并報市委企業(yè)工委審查同意。
第四十四條 本協(xié)會終止前,須在市委企業(yè)工委及有關機關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間,不得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第四十五條 本協(xié)會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手續(xù)后即為終止。
第四十六條 本協(xié)會終止后的剩余財產,在市委企業(yè)工委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監(jiān)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用于發(fā)展與本協(xié)會宗旨相關的事業(yè)。
第八章 附則
第四十七條 本章程經2002年 9月27日會員大會表決通過并正式生效。第四十八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協(xié)會理事會。
推薦成都博物館的考察心得體會總結五
女士們、先生們,歡迎您們光臨成都。
成都是四川省省會、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國家“雙擁”模范城。近幾年,她又以城市建設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的成就,先后榮獲聯(lián)合國頒發(fā)的“人居獎”和“最佳范例獎”兩項殊譽。
成都是一座融古代文明與現(xiàn)代文明于一體的特大城市。她是稀世珍寶大熊貓的故鄉(xiāng),也是天府之國的中心和“窗口”。她以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風光絢麗多姿和名勝古跡眾多而聞名于世。“錦城”“蓉城”是成都的別名;芙蓉、銀杏是成都的市花和市樹。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間,西部地勢較高,中部和東南部是廣闊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境內兼有山景、平原和丘陵之美,且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氣溫16℃上下,降水量約1000毫米,素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之譽,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進,物產十分富饒,歷來被稱為“水旱從人,不知饑謹”的“天府明珠”。
成都市的全市總面積12.3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超過1000萬人,轄區(qū)劃為7區(qū)4市(縣級市)、8縣。即錦江區(qū)、青羊區(qū)、成華區(qū)、金牛區(qū)、武侯區(qū)、青白江區(qū)、龍泉驛區(qū);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崍市;溫江縣、新都縣、雙流縣、大邑縣、新津縣、郫縣、金堂縣、蒲江縣。此外,還設有國家級四川成都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和成都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我們一般說的成都市區(qū)則指市中心部位的五個區(qū),簡稱為“五城區(qū)”。其余的統(tǒng)稱“市郊縣”。
成都早在一萬年前就已成為蜀族先民活動的中心和舞臺。在市區(qū)和廣漢三星堆的出土文物表明,至少在四千年以前,古蜀先民們就用自己辛勤勞動的雙手,在這里創(chuàng)造了具有鮮明地域特征的古蜀文明。大約2520xx年前,古蜀國開明王朝把國都從樊鄉(xiāng)(今彭州市、新都縣交界處)遷到此處,取周太王遷歧“一年成邑,三年成都”這一典故,定名“成都”。這時的成都已經成為一個初具規(guī)模的城市。公元前320xx年,秦國把四川納入版圖,成都是蜀郡的首府。自此以后,成都一直是四川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代皆為郡、州、省一級行政區(qū)的治所和軍事重鎮(zhèn)。其間,成都曾前后有7個割據政權的都城設在此,它們是,西漢末年的公孫述“大成政權”,公元二世紀時“三國”的蜀漢王朝,三世紀的“成漢”政權,九世紀前后的“前蜀”和“后蜀”政權,北宋時期農民起義的“大蜀”政權和明末張獻忠建立的“大西”政權。
成都有著悠久而燦爛的工商發(fā)展歷史,特別是絲織業(yè)的發(fā)達,名冠中華,遠銷國外。西漢時期,成都因經濟繁榮成為當時中國的“五都”之一,織錦業(yè)已成為漢朝的重要國庫收入來源。成都是蜀錦織造中心,朝廷在此設置了“錦官城”,派有“錦官”進行管理。這也是成都又稱為“錦城”,繞城而過的府南河又稱為 “錦江”的原因。蜀漢時期,諸葛亮在四川實行休養(yǎng)生息,扶持農商的經濟政策,成都作為蜀漢首都得到了更大的發(fā)展,從晉代左思《蜀都賦》的敘述可見當時盛況。他說“市廛所會,萬商之淵,列隧百里,羅肆萬千,墮賄山積,纖麗星繁……”好一幅百貨云集、萬頭攢動的市場交易圖!唐代,成都有“揚一益二”之譽,說她的繁華僅次于江南的揚州。到北宋時期,成都已成為僅次于汴京的大都會。這時的成都,由于在晚唐五代的紛爭中處于相對安定的情況下,工農商業(yè)都有所發(fā)展,商市貿易突破了傳統(tǒng)的坊市格局,發(fā)展了專門的交易市場,不僅有城內東南西北的綜合市場,也有了專營產品的市場,如草市、糠市、鹽市、騾馬市等,鬧市區(qū)還有了“夜市”。此后的成都歷經元、明、清諸朝和民國時期,其間雖有多次的興衰起落,但她作為四川省經濟中心的地位并無變化。
成都也是歷史上著名的工藝之鄉(xiāng)。蜀繡、蜀錦名滿天下,列入中華四大名繡、四大名錦之列;成都的漆器以制作精美、工藝獨特,為歷代傳世名品,近代漢墓出土的文物中許多成都漆器可以作證;唐代成都出產的“雷琴”,載譽全國,被聲樂界視同珍寶;成都的印刷業(yè)在宋代是全國三大印刷業(yè)基地之一,有“宋時蜀刻甲天下”的贊譽,倫敦博物館所藏敦煌文書中有五代時期成都的木刻“歷書”,為世界最早的木刻歷書印本;成都的造紙業(yè)也很著名,唐代成都造的“益州麻紙” 是官方規(guī)定的詔書、冊令用紙;女詩人薛濤制作的“薛濤箋”被文人詩客視為上品。成都的金銀絲制品、竹編、草編、也都有數(shù)百上千年的歷史。
成都是燦爛的蜀漢文化發(fā)祥地之一,也是四川文化教育的中心城市,擁有輝煌的文明歷史。早在公元前140多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興學,開辦了中國第一所正規(guī)的官辦學堂、為四川的文化發(fā)展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皾h賦四大家”,成都市有司馬相如、揚雄兩位,晉代史學家《華陽國志》作者常璩、唐代女詩人薛濤、音樂家段安節(jié)、五代詞人歐陽炯、繪畫大師黃筌、宋代學者《資治通鑒》副主編范祖禹、理學家魏了翁、醫(yī)學家唐慎微、明代文學家楊長庵、清代著名的 “儒將”岳鐘祺,加上現(xiàn)代文學巨子巴金、艾蕪、沙汀等人都是成都人士。當然,造就成都文明史的還有歷史上眾多的外來名臣、文士的巨大貢獻,成都是歷史上文化名流匯集之地。大詩人李白、杜甫、岑參、高適、韋莊、陸游、大文豪蘇軾等人都曾寓居這里,為后人留下了大批的文化遺產,使成都的發(fā)達文化享譽國內外。
有關成都的歷史和發(fā)展的史話,我們就說到這里。讓我再為大家說說今日成都的現(xiàn)狀。
漢文化
作為第一批獲得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稱號的成都,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最突出的是“蜀漢文化”、“熊貓故鄉(xiāng)”、“天府風光”三大特色。
下面,請讓我分別簡述一下:
成都是蜀漢文化的發(fā)源地。蜀漢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江堰芒城、溫江縣魚鳧城、郫縣三道堰、新津龍馬古城和附近的廣漢三星堆等遺址說明,蜀漢文化有悠久的歷史。
成都作為數(shù)代古蜀王朝的都城和四川地區(qū)的首府,孕育了歷代多少風流人物,擁有許多的歷史遺跡和文化瑰寶,僅以各級政府明令公布保護的重點文物單位全市就有11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2300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構思之巧妙,計算之精確,手段之高明,工程之宏偉,功能之完善,管理之科學,效益之長遠,無不讓到此的中外游客為之傾倒,她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給四川帶來了富裕和繁榮,被譽為 “獨奇千古的天府銀河”和“鎮(zhèn)川之寶”,是人類文明的不朽杰作。
武侯祠座落在成都市南郊的一片森森翠柏之中,公元五世紀,為紀念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而建。這是全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武侯祠,是中國眾多三國遺跡中唯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的單位。館藏極其豐富的成都武侯祠,與周邊其他州、市、縣豐富的蜀漢文化景觀構成的“三國遺跡尋蹤”黃金旅游者的歡迎。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是在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上建成的紀念性古典園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杜甫的詩歌,對中國文學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被后人譽為“詩史”,他本人被尊為“詩圣”。草堂現(xiàn)存各種杜詩版本、多種文字譯本、杜詩書法作品及其他有關資料3000余冊,文物 20xx余件。杜甫草堂不僅為人們研究杜甫、杜詩提供了珍貴的資料,而且也是中外人士瞻仰杜甫遺容的勝地。
成都市的宗教文物也很豐富。全市現(xiàn)有佛寺、道觀、教堂近百處。大邑縣的鶴鳴山是中國道教的發(fā)祥地,并以“青城天下幽”的景觀名列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市區(qū)內的青羊宮規(guī)模宏大,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傳為“太上老君”(即老子)坐臺傳授道法之處。成都佛寺眾多,其中最負盛名的有寶光寺、石經寺、大慈寺、昭覺寺、文殊院等。寶光寺相傳建于東漢,被譽為長江流域四大叢林之一。其他的文物古跡,諸如望叢祠、望江樓、明僖王陵、永陵、東漢墓、觀音寺壁畫、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等,就不再一一列述了。
今日成都
今日成都,可以說是既古老又年青,既安寧又繁榮,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決策的大好形勢下,正揚起風帆,向著現(xiàn)代化的大都市目標邁進。
新中國成立后,古老的成都煥發(fā)了青春。工農業(yè)生產都有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特別是60年代前期,國家大力進行的“三線”建設,使成都基本上形成以機械、電子、冶金、化工和輕紡工業(yè)為主體的工業(yè)體系,成為四川和中國西部新興的工業(yè)基地。
1978年以來,成都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新的歷史時期,憑藉其雄厚的經濟基礎和地處中西部結合處的區(qū)位優(yōu)勢,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間,已進一步發(fā)展成為中國西南地區(qū)重要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中國的特大城市之一。
今日的成都,干道縱橫、街市寬整、高樓林立、綠樹成蔭,市容美麗,商業(yè)服務行業(yè)網點遍布全市,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日益增強;繞城而過的府南河,經過全市人民的五年奮斗,全面整治告捷,如今的府南河水質變得清亮,兩岸的花木、草坪、雕塑、亭榭與櫛比鱗次的現(xiàn)代化民居高樓相映爭輝,猶如在城市的脖子上系了一條“翡翠項鏈”,它不僅具有防洪、環(huán)保和交通運輸?shù)墓δ?,還成了市民和游人最喜愛的休閑觀光好去處。
成都作為西南地區(qū)的交通通信樞紐,鐵路有成渝、寶成、成昆和達成鐵路交匯于此;公路除成渝、成綿、成樂、成雅、成灌高速公路外,還有3條國道通過,形成了以川陜、川藏、川甘和成渝、成阿等23條省級以上公路為骨干的放射型公路網絡,成都市是全國公路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成都是西南地區(qū)最大的航空港。雙流國際機場是全國四大空港之一,現(xiàn)已開通了國際國內航線170多條。成都又是西南地區(qū)郵電通訊交換中心之一,并先后與16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通信聯(lián)系。便捷的交通,發(fā)達的通訊,把成都與全國各地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架起了成都通向世界各地的橋梁。
熊貓故鄉(xiāng)
成都是大熊貓的故鄉(xiāng)。
成都近郊有國家森林公園4處,大熊貓生態(tài)自然保護區(qū)3處。全世界僅存的一千余只大熊貓,80%左右分布在成都及其鄰近地區(qū)。
全世界最大的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也建在成都。
成都動物園是世界上大熊貓最多的城市動物園。到成都旅游您不但可以了解到大熊貓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與大熊貓有關的背景和文化。
您還可以去成都鞍子河、大邑黑水河、都江堰市虹口,以及寶興蜂桶寨、臥龍保護區(qū)等大熊貓棲息地和生態(tài)自然保護區(qū),領略大自然的風光,追尋大熊貓的蹤跡。
天府風光
天府風光是吸引大量中外游人來成都觀光游覽的又一大特色資源。天府樂土,成都寶地,獨特的地型地貌,造就了成都多姿多彩,獨特有序的天府風光:田園、丘陵、河渠、湖泊、峽谷、奇峰各具魅力,而且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濃郁的民俗風情融為一體,秀色美景,匯成大觀。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贊美成都,真是個“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劍南山水盡清暉,濯錦江邊天下稀”,“繁華盛麗天下無?!?/p>
除開剛才已說過的都江堰——青城山景區(qū)之外,還有以原始森林、飛瀑流泉、高山天景和雪山草場為特色的大邑西嶺雪山;奇險深幽,生態(tài)原始的彭州九峰山景區(qū);凝幽滴翠,美自天然的崇州九龍溝;湖山澄碧、曲折幽靜的蒲江朝陽湖;丹霞山景、世外仙原般的邛崍?zhí)炫_山,以及金堂的沱江風光、龍池的山林奇觀等等,都是愛好游山玩水的旅游者觀光游覽,享受自然的理想之地。成都平原的農村田園風光富饒美麗,民俗民風,遺存豐富,別真情趣,是天府風光中令人矚目的一大勝景。大邑縣的劉氏莊原,郫縣的友愛鄉(xiāng),龍泉的書房村,是開展“農家樂”和田園風光游的好去處。
親愛的朋友,不管您喜歡什么,在成都您都可以找到滿意的去處。想觀花,這里有龍泉驛的桃花節(jié)、彭州的牡丹節(jié)、新都的桂花節(jié);想游湖,這里有風景秀麗的朝陽湖、龍泉湖、桂湖和白塔湖;要登山,這里有奇峰怪石的龍門山,險峻雄奇的天臺山、花果飄香的龍泉山;要游園,這里有濃縮世界主要景觀的世界樂園,望江公園和人民公園;想感受成都傳流的民居文化的韻味,您可以走進一條條由無數(shù)四合院連接起來的大街小巷;想領略鄉(xiāng)間小鎮(zhèn)質樸、寧靜的自然風光,您可以到雙流黃龍溪古鎮(zhèn)、那里古街、古樹、古廟、古水陸碼頭、古戰(zhàn)場、古建筑、古文化融為一體,還是“中國火龍之鄉(xiāng)”;想觀戲,您可以步入戲院欣賞川戲、聽那委婉動聽的高腔,看那變幻莫測的“變臉”、“吐火”等川劇絕技表演;想品茶,您可以到一間間各具風格的茶館、茶樓。四川茶館的特殊氛圍,蓋碗茶具和高超的摻茶技藝,會使您感受到濃濃的成都茶文化的氣息;想吃川菜,成都是正宗川菜發(fā)祥地,川菜館遍布全市,名師薈萃,品味正宗;想吃小吃,成都小吃“馳名中外,品種繁多。色鮮味佳,物美價廉,擔擔面、鐘水餃、龍抄手、賴湯園、韓包子、夫妻肺片等都是成都“小吃”的傳統(tǒng)名品,而近年崛起的“火鍋”正后來居上,風靡一時??傊痪湓挘俺栽诔啥?、玩在成都、游在成都”已成為旅游愛好者的共識。
朋友們,近幾年來,成都旅游業(yè)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大開發(fā),使成都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前景更加廣闊。成都將以更豐富的旅游產品,更良好的旅游環(huán)境,更優(yōu)質的旅游服務,迎接祖國和世界各地的朋友們的到來,我們相信大家的成都之旅一定能獲得圓滿和愉快的感受。
謝謝大家。
推薦成都博物館的考察心得體會總結六
文廟,是紀念和祭祀我國偉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建筑,在歷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稱作文廟、夫子廟、至圣廟、先師廟、先圣廟、文宣王廟,尤以“文廟”之名更為普遍,是儒教徒活動的場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這就是你們向往已久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資中文廟。歡迎各位的到來資中文廟。資中文廟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間,距今1000多年的歷史,當時位于縣城大東街。不過前后經過三次搬遷后,于清道光九年(1829)將文廟遷于此地,那么為什么會選擇遷到此處呢?是因為呀在南宋時期資中的這條街上出一個叫趙逵的狀元,這也就是為什么說文廟座落的這條街叫狀元街的原因。因為趙逵是一名文狀元,而文廟則是來弘揚儒家文化的地方,在封建社會中他們兩者之間有著相似之處。所以我們的先輩們就把文廟遷移道了此處。
大家首先請看這個巨大的月池,它的名字叫做“洗墨池”。傳說是狀元趙逵讀書時期洗筆蕩墨的地方,旁邊的高墻是“萬仞高墻”。我們都知道,像皇宮這樣高貴的地方,它的宮墻也僅僅被稱為“數(shù)仞宮墻”。但是孔子廟里的宮墻為什么會被稱為“萬仞宮墻”呢?這是因為先人們覺得“夫子之墻數(shù)仞”不足以表達出對孔子的敬仰,由此可見孔子在古人心中崇高的地位。大家再看這2個華表,眾所周知,華表是莊嚴肅穆的象征,一般出現(xiàn)在皇宮附近,全國各地一般的文廟里也是沒有的哦,但為何我們資中的文廟里會出現(xiàn)2個高高矗立的華表呢?這是由于孔子曾被封為“文宣王”,古時候在人們心中享受著帝王的待遇。而這里的2個特別的華表也充分的顯示出了當時這里的人們對孔子的萬分尊敬和仰慕。所以說跟全國其他的文廟比起來,這2個華表也就顯得分外的獨特和珍貴了!
當然了,古人認為對孔子光是心中的尊敬是遠遠不夠的,行為上也得充分的體現(xiàn)出 來,大家請看這塊碑:“文武官員至此下馬”。也就是說在踏入此廟之后,哪怕你是當朝宰相、三軍統(tǒng)帥、皇親國戚,到了這里都得規(guī)規(guī)矩矩,畢恭畢敬徒步而行的穿過我們前面的這道“禮門”去里面祭拜孔夫子,因為這里是萬世師表孔大圣人的神圣殿堂!
大家要知道,在封建社會,這里是不能隨便進出的。它不像其他的廟宇,任何人都可以進去燒香拜佛,求神許愿;這里就不行,平時的大門是關著的,只在春天和秋天的祭祀之日或全縣學生大考的張榜拜孔之時才把大門打開,讓官員、舉人、考上了秀才和社會上頗有身份的紳士們才能進去,一般的小民百姓是不許進去的。今天來到這里游覽的朋友們我想如果在那個時候至少都能算是秀才了,個個都是有功名的,絕對有資格進去朝拜孔圣人,請! 我們資中文廟總占地面積6787平方米,建筑面積2643平方米,坐北朝南,復四合院式布局,布局格調以山東曲阜的孔廟為原型,但規(guī)模要小一點。這個文廟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地方,別的廟門都是向南而開,這里卻是東西二門,東邊叫“禮門”,西邊叫“義路”,這個根據孟子的“以禮為門,以義為路”而得來的。
各位親愛的游客朋友們,我們資中的文廟里有“五絕一奇”。首先讓我們來先看看這其中的一絕——照壁。這個照壁修建于清光緒年間(1857),距今有100多年的歷史。在川內所有文廟中設有照壁者只有這里一處,在全國文廟、孔廟也是極為鮮見。照壁中七孔鏤空壁塑圖案精美、寓意深刻,表現(xiàn)了精深的儒家文化內涵。七孔鏤空壁塑的磚骨灰塑的工藝手法,極為少見。整個照壁長19.5米,高6米,雄奇瑰麗。
這七孔照壁主要表現(xiàn)的就是“魚躍龍門”。這個成語我們都知道,“魚躍龍門”里的“魚”指的主要是鯉魚,但是請大家仔細看,這照壁上的鮮活的魚兒扁腦殼、大嘴巴、長胡子。不是鯉魚,而是我們資中三絕之一的鯰魚。資中的鯰魚在清代就被刻上了照壁,這說明資中的鯰魚并不是美名于現(xiàn)代,而是早在清代就已經赫赫有名了。這也使得這塊照壁極具資中的特色和代表性!第一孔照壁主要傳達出的寓意是比喻人在接受尊孔尊儒教化之前好比河中之魚,然后大家請看第二孔,在第二孔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龍頭魚身的“怪物”,但其實它是要表示人在接受尊孔尊儒教化的過程中不停蛻變,更加精進的過程,樹立一個要向“龍”轉化的這么一個理念也就是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照壁上榜題文字“龍文炳躍”寓意苦讀寒窗,魚躍龍門,彪炳千秋。而第三孔講的就是有了理想之后要把理想付出于行動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孔壁周圍有一圈梅花,表示“梅花香至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备邩窍碌捏π?,它比喻的是人心中的私心雜念,表示出,只有拋棄了心中一切的私心雜念,才可以達到人生的光輝頂點??v觀這七孔照壁,主要的就是向大家告之一個道理,那就是人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并努力的付之于實踐,才能獲得成功。
好了,大家現(xiàn)在請往后面看,我們現(xiàn)在可以看到我們文廟的建筑布局是一個完全對稱的建筑布局,它的中軸線就是我們的第四孔照壁和正前方大成殿里的孔子像這兩點所形成的一條直線。現(xiàn)在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青石牌坊,正中為“靈星門”,左邊是“賢關”,右邊是“圣域”,表明這里是靈天寶地、圣賢之區(qū)。為什么要在這里立這么一個青石牌坊呢?這個在古時候是有講究的,當人們來到文廟祭拜孔子的時候,要從這三道門進去。但是古人們在祭拜孔子的時候,他們有著嚴格的等級之分。不同等級的人要從不同的門進去,正中的“靈星門”在古時候是只有皇帝或者是皇帝欽點的狀元才可以走的,左邊的賢門是那時候被認為是有賢之士走的,而右邊的圣域則是給得圣之人準備的。不過今天大家來到這里地位都是一樣的,所以大伙兒也不必拘禮,請跟我來吧!
現(xiàn)在映入大家眼簾的就是我們資中文廟的又一絕——“泮池”。為什么叫“泮池”呢?原來呀,在古代學校被稱為“泮宮”。是由魯?shù)鹿阢疄I建立學宮而統(tǒng)一命名的?!般亍钡囊馑技词菍W校門前的水池,傳說能振興學業(yè)。在科舉時代,童生考中秀才之后,都要到這里來繞池游走,慶賀入學,古人稱為“游泮”,是相當體面的光宗耀祖之事。那么它被稱為絕的原因是因為別的文廟的只有一個“內月池”即“泮池”,而我們的文廟不僅擁有“內月池”還擁有一個“外月池”也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洗墨池”。兩池兩兩相稱,相得益彰。再有就是我們這個泮池本身,大家請看,橫跨池面的一座刻有龍形的橋,叫做“狀元橋”。跟全國別的文廟不同的之處在于,其他文廟的橋都是一橋一孔,而我們的狀元橋是一橋三孔。是不是十分的特別呢?而且在其他各地的有些文廟里它的狀元橋是封閉的,不過呀,因為資中在歷史上一共出了2個狀元,一個是南宋的趙逵,一個則是清朝的光緒年間的駱成驤,所以呀我們文廟里的狀元橋是可以向游客開放的,大家不妨在這泮池邊和狀元橋上盡興的游走一番,體檢一下古時候讀書郎升入學官和高中狀元的喜悅之情!
我們先來到泮池的左邊,現(xiàn)在我們看到這塊高大的石碑便是清朝最著名的皇帝康熙在他40歲的時候,也就是康熙33年手書的《四書.大學》碑,距今300多年的歷史,也正是在那個時候,康熙也下令全國,凡是有文廟的地方也就必須要立這塊碑,現(xiàn)在有些文廟里已經沒有了,而我們這里的文廟卻至今仍舊保存了下來,這是十分難得和珍貴的。我們都知道康熙皇帝雖然是一位滿洲皇帝,但是他對漢族的儒家文化確是十分的喜歡。這塊碑的內容主要是《大學》里經一章的內容,簡單的說來便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寫這塊碑的時候康熙正當盛年,其書法剛勁豪放,頗具唐人氣韻,從這塊碑里的書法文字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位滿洲皇帝的深厚的漢文化功底。這塊碑與它正對面的石碑并稱為資中文廟的另一絕,對面的石碑是明成化四年明憲宗皇帝書《御制重修孔子文廟碑記》碑。兩塊碑均高4米,寬1.9米,兩兩對稱而立,兩道碑文,碑體高大,尤顯風采,均以帝王萬乘之尊御書,堪稱資中文廟之精品。
兩座碑的旁邊都各有一座祠堂,也是對稱而立的。首先我們來看位于左邊的名宦祠,名宦祠供祀的是外地人從隋到清在資州做官而政績卓著的官員,如唐代的節(jié)度使韋皋、刺使羊諤、宋代的范祖禹等,一共二十八人。因為我們資中在歷史上曾是州郡屬的所在地,為州時間長達900多年,所以這里面的最高官就是州官,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市委書記?,F(xiàn)在我們來到了與剛才名宦祠對稱而建的另一個祠堂,叫做鄉(xiāng)賢祠,鄉(xiāng)賢祠供祀的是資中人在外地作官而名揚青史的杰出人物,如西漢的詞賦家王褒,南宋狀元趙逵、南宋宰相趙雄等,一共二十四人。其中宰相趙雄為這里供祀的最高官員。鄉(xiāng)賢祠的旁邊有關于張大千所作的資中八景的介紹, 我們知道張大千是我國著名的國畫大師,他雖為內江人,但卻與資中有著很深的情誼。因為他的親戚很多都在資中,小時候他經常跟著他的二個來到資中玩,所以從小就對這里很了解。1956年張大千離開大陸移居法國的時候,出于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他便憑小時候自己的記憶,畫了這資中八景圖,送給自己的資中親戚。大家不妨來欣賞一下國畫大師張大千印象中的資中8景。
位于兩座祠堂中間的這一排殿堂式的建筑叫大成門,又叫“戟門”。這道門同外面的大門一樣,從前只逢祭祀大典之時才會開放,主要的作用是供文武官員休息整裝的地方,平時只能從兩邊小門進出,左邊的小門叫“金聲”,右邊的小門叫“玉振”。
現(xiàn)在我們穿過了大成門,來到了又一個圣潔的天地。這座院落叫崇圣祠,它與前面的大成殿錯落有序,頗具匠心,布局是相當合理、巧妙的。資中的文廟的面積很小,但是他的結構確實十分的緊湊,我們可以看到左右兩邊的鐘鼓樓也都完好的保存下來了!兩座樓也是對稱而建的,用一句成語就叫做晨鐘暮鼓。
好了,游客們,我們現(xiàn)在處于的位置是西廡,在正對面同樣與它也是對稱而建的是東廡。西廡和東廡在古時候又叫做“廂房”。它們在文廟里的主要作用是用來陳列孔子和72賢人(也就是他的72位弟子)牌位的地方。但由于我們的文廟博物館也在文廟內,所以這里變成了我們陳列我們文廟內珍貴文物的地方。那么我們首先來欣賞這塊石碑,這就是歷史上著名宋代書法家黃庭堅書寫的《幽蘭賦》。這組碑刻一共七塊,每塊長2米,寬1.2米,是質堅粒細的巫峽石刻制的。話說在清朝的咸豐年間,資中人李福州靠一手熬糖的好手藝,成了當?shù)匕舜笫赘恢唬驮诳h城外牛寨溪修起了“李家花園”。李福州讀書不多,卻天資聰慧,發(fā)財后不惜重金購買名人字畫裝點花園,有一次他在宜賓做生意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黃庭堅的這幅字,他非常的喜歡,并派人專程從巫峽開采到了上好的巫峽石,又花重金請了一位成都的匠高手,在自己的家里面把黃庭堅的這幅《幽蘭賦》給刻了下來并用他來裝飾自己的書房。不過十分可惜的是,待到這位商人死去了之后,后輩式微,字畫散盡。而這7塊石碑每個就重達1噸多,無人搬動。新中國成立之初,土改時一個不識字的農民分到了這堆石頭,將它們砌成灶房外墻和豬圈。建房時嫌有字的一面不光滑礙事,就將無字的背面放在外面當豬圈墻,有字的一面是自家灶房糊上了泥巴。誰知這樣就完好地保護了石碑,還使它“失蹤”了20多年。直到1974年,當時我們文廟的老館長楊祖塏老先生才意外的發(fā)現(xiàn)了這塊珍貴的石碑,經過細心的清理、保管之后,這才讓此碑重見天日,也讓大家一飽眼福!
這塊碑我們又把它稱為“三絕碑”,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它在文、書法、雕刻這三方面都是可以堪稱“三絕”的石刻。首先是它的文章此文是唐代的韓伯庸所作,大家請看:“陽和布氣兮,動植齊光;惟彼幽蘭兮,偏含國香。吐秀喬林之下,盤根眾草之旁。雖無人而見賞,且得地而含芳”。意在說吸收了天地精華,有國香之資的蘭花卻因出生不好“吐秀喬林之下,盤根眾草之旁”而無人知曉只能孤芳自賞。然后文章說了三個故事來贊美蘭花,第一個便是“橫琴寫操,夫子傳之而至今”。這里的夫子便是孔子,說孔子發(fā)現(xiàn)的蘭花之后很是喜歡,便彈琴給蘭花聽,以此來贊美蘭花的高潔。第二個便是“燕姞夢蘭”的故事,說燕姞只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女子,一日夢見他的祖先給她一棵蘭花,告訴她這蘭花將來會是你的兒子,你現(xiàn)在收下她之后,別人就會像愛蘭花一般的來愛你,而后當時的國君鄭文公愛上了這位叫燕姞的女子,并以蘭花作為定情之物娶了她,果然婚后為鄭文公生下一子,取名為蘭,也就是后來的鄭穆公。第三個講的便是屈原也喜歡蘭花,贊美蘭花,我們可以看到,碑里提到的“騷人,楚客”指的就是我們偉大的詩人屈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蘭花的確是有國色之資,所以才有了后來的“寄愿移根于上苑”,即搬到了皇宮受大家的賞識。介紹完這篇文章之后,我們不難想到其實孔子的遭遇就像蘭花一樣,一開始周游列國,雖有經天緯地之才卻不被賞識,而后才被人們認可,受到大家的尊敬。因此把這篇《幽蘭賦》放在祭拜孔子的文廟里,也是十分適合的。我們再看他的雕刻,說它絕是因為這位工匠的刻工了得,他把黃庭堅每個字的虛筆都刻得近乎完美,栩栩如生,十分難得。當然了,三絕”中最絕的還屬黃庭堅書法,全文396個字,平均手掌大小,寫得氣韻橫生,是50多歲的黃庭堅第一次被貶后奉召回京時書寫的。他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跌宕開闊、沉著剛勁的手法,來表現(xiàn)受冤平反后的心情及對蘭花品格的向往。碑文中的字體奔放壯美,章法連綿,是黃書的代表作之一。
怎么樣朋友們是不是覺得這塊碑很值得一觀呢,欣賞完我們文廟的石刻精華之后,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我們館內的木刻精華,我們文廟的鎮(zhèn)館之寶,也是我們文廟的第4絕——至圣先師孔子神位。這塊牌位是在明代嘉靖九年(1530)時制作的,已經有480多年的滄桑歲月了。根據史書的記載明世宗嘉靖九年,禮部議奏:“人以圣人為圣,圣人以孔子為至”。孔子是至賢,但畢竟是人臣,因而應當去掉“文宣王”的王號,改稱“至圣先師”,準奏后,嘉靖帝就詔令全國,“去塑橡、設木主、罷封爵”,意思是說文廟以后都不準在供奉孔子像了,把孔子像換成孔子的牌位進行拜祭久可以了。而且嘉靖皇帝還頒布了各地制作孔子牌位的統(tǒng)一規(guī)格和標準。按照規(guī)定,孔子牌位必須是“高二尺三寸七分,厚七分,闊四寸,座高四寸,長七寸,厚三寸四分”。不能大,也不能小,規(guī)矩是相當嚴格的。以至于現(xiàn)在山東曲阜孔子廟內保持著的一塊嘉靖九年制作的孔子牌位,其長寬高厚完全按照朝庭規(guī)定的尺寸而作。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我們資中文廟內的孔子牌位卻忤逆了“天威”,光是通高就有八尺八寸六分,超出當時規(guī)定的3倍,它的寬是四尺二寸,厚度七寸五分,可以說是遠遠超出了嘉靖皇帝所頒布的孔子牌位的規(guī)格大小。其二便是按規(guī)定,牌位必須“朱地金書”,而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塊牌位卻是金底黑字,正中的“至圣先師孔子牌位”是用黑漆寫在金榜上的。可以說,這塊牌位無論是從尺寸大小還是字體顏色上都沒有按照當時皇帝的要求來制作,我們都很清楚在封建專制社會里,是最為忠君守道的。但是當時的這里的人們?yōu)槭裁雌绱舜竽懙捻旓L違命,抗旨不尊,公然的忤逆天威,炮制出了這么一塊欺君之物呢?有人說或許是對資中文廟的一個特許,因為我們資中文廟的孔子像都是站著的。。。。。但事實上至今仍然沒有人知道其中的來龍去脈,這也成為了我們華夏神州所有文廟中永遠的未解之謎。此外,我們還可以看到此牌四周縷空雕刻著九條龍,二條鳳,外圍是以花瓣和海濤、龍鳳纏繞其間,栩栩如生、呼之欲飛……可以說此牌構思巧妙,形態(tài)生動,技術精湛,氣勢恢宏,是不是令大家嘆為觀止呢?其實現(xiàn)在在山東的孔子廟里也有這么一塊一般大的牌位,只不過那個牌位是清代才立的,而我們這塊是明代就有了的,相比起來,我們文廟里的這塊牌位不僅大,而且歷史更悠久。現(xiàn)在我們還能看到它如此完好的保存下來,是十分不易和珍貴的。怪不得此牌被人們譽為“中華第一牌下面我們來到的是東廡,這里同樣也陳列著各式各樣的館藏文物,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拓畫,是從我們資中南宋時候出的宰相趙雄的墓里拓畫下來的,這幅圖的名字叫做“宰相出行圖”當時發(fā)現(xiàn)的時候,墓里的圖畫都是彩色的,非常的漂亮。接下來我們看到的就是我們資中清朝光緒年間的狀元駱成驤的照片。他17歲中秀才,28歲中舉人,這塊“經魁”匾就是他中舉人的時候,送給他的外公的報喜之物。31歲時被光緒皇帝欽點,成為清朝唯一的川籍狀元。這塊“狀元”匾就是在他中狀元之時候,送給他的舅舅的報喜之物。這個“狀元”匾上的“欽點”二字便指的是光緒皇帝的欽點,那么為什么光緒帝會欽點他為狀元呢?我們可以開看看下面的文章,這是駱成驤在當時殿試的時候手寫的《殿試策》。單從這篇字來講就寫的十分工整,如同現(xiàn)在的印刷一般,由此可見駱成驤的書法功底。據說當時光緒皇帝臨軒側問當下應如何治理國家的問題并要求大家暢所欲言,于是駱成驤就在這篇文章中寫下了4個點來回答光緒皇帝所提出的問題,這4點分別是:整軍練兵、興修水利、例行節(jié)儉、懲治貪污??梢哉f這4點建議在歷朝歷代都是十分受用的,光緒皇帝看后十分喜歡,便欽點了駱成驤為狀元。由于其出身于貧寒農家,中狀元后駱成驤并沒有做官,而投身教育事業(yè),大力的興辦學堂。他在當時的京師大學堂(現(xiàn)在的北京大學)做過首席提調,后來回川以后創(chuàng)辦了四川高等學堂,也就是現(xiàn)在的四川大學,所以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份《殿試策》的原件就保留在了現(xiàn)在四川大學里。
走出東廡,我們現(xiàn)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資中文廟的核心部分——大成殿。大家請跟我來,這片寬大的平臺是祭孔之時舉行八佾盛典的地方。所謂“八佾”,是古代天子用的一種樂舞,排列成行,縱橫都是八人,一共六十四人。諸侯只能縱橫六人,叫“六佾”;大夫縱橫四人,叫“四佾”。孔子是文宣之王,連皇上都要對他頂禮膜拜,當然要享受八佾之舞的最高待遇了。站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大家還可以看到對面的一座黃色的琉璃瓦建筑,那就是我們的資中“武廟”?,F(xiàn)在現(xiàn)存的文廟是全國有29座,現(xiàn)存的武廟在全國有10座。文武廟并存且相距如此之近的在全國已經十分少見了,所以20xx年的時候,國務院就把這兩座廟一并歸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們曾講到我們資中文廟有5絕1奇,我們先前已經欣賞完了4絕了,那么剩下的一絕和一奇便是在我們的這做大成殿里面。請!首先大家看到的便是我們大成殿中心的孔子站像!這尊孔子站像高3.85米,底座1.2米,石像凈重7噸。站像姿取的是唐代畫圣吳道子繪的“至圣先師圖”。它便是我們文廟里的一奇,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在全國的29座文廟里的孔子像全都是冠冕莊嚴的帝王坐像,原因我們剛才有講到是由于孔子被封為“文宣王”,要享受帝王的待遇。而我們這里的孔子卻塑得是站著的布衣像。很多人曾對此表示不解,為何我們資中文廟的孔子像是站像而且還是布衣的呢?我們都知道孔子曾“學琴于師襄,學樂于萇弘”。即是說向師襄此人學了琴,而后又向萇弘學了音樂。而萇弘又是我們資中人,根據孔子一直強調的“尊師重道”的思想,那么在老師的故鄉(xiāng)孔子他便要站而不坐,以表示他對自己老師的尊重。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恭身而立,雙手前伸上舉,作“天揖之勢”,生動地再現(xiàn)了作為萬世師表的孔夫子彬彬有禮,尊師重教而平易近人的圣潔豐姿。其實呀,在南京的夫子廟里也有一座孔子站像,不過那尊站像僅立在門口不受祭拜,而我們資中文廟里的布衣孔子站像是全國獨一無二的要接受祭拜的孔子站像,這也便使他成為中華一奇。
現(xiàn)在大家抬頭看到的這10塊匾,便是我們資中文廟的第五絕了。這10塊匾里面有8塊都是清代從康熙到光緒8個皇帝為孔子題寫的。因為呀,當時康熙皇帝規(guī)定凡是要做皇帝的人都必須為孔子題匾,這樣才能有資格,所以康熙帝便帶頭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寫下了正中最高一塊“萬世師表”匾,意思是說千秋萬世都要以孔子為師,以孔子為表率;第2塊是雍正皇帝于雍正三年(公元1720xx年)題寫的“生民未有”,意思是說至從世間有了生靈以來都沒有再出現(xiàn)過像孔子這樣的人物了;第3塊是乾隆皇帝于乾隆三年(1732年)題寫的“與天地參”,這里的“參”是第三的意思,就是說天為一,地為二,孔子為三;門口上面是嘉慶皇帝于嘉慶七年(公元1820xx年)題寫的“圣集大成”,意思是說孔子是圣人,是集大成于一體的;然后依次是道光皇帝題寫的“圣協(xié)時中”,意思時說孔子是圣人,他講的中庸很能教育人;咸豐皇帝題寫的“德齊幬載”,意思說孔子的道德學識用布都寫不完,用車也載不完,以此來表現(xiàn)孔子的學富五車;同治皇帝題寫的“圣神天縱”,意思是說孔子是圣人是神人,他的行為是天都要放縱的,表示孔子不受天地之約束;光緒皇帝題寫的“斯文在茲”,它的意思是說如果要談文化的話,只有孔子才能算得上有資格。這便是清朝8位皇帝為孔子提的匾,我們把它們統(tǒng)稱為“八皇匾”。這些全都是萬歲爺們的親筆題詞另外還有兩塊是國min黨政府主席林森題寫的“德配天地”、國min黨總裁蔣中正題寫的“道冠古今”。提起林蔣二位題字的匾額,“文革”開始后,在“破四舊”、“立四新”的極左思潮沖激下,難逃厄運,紅衛(wèi)兵準備砸爛此二塊匾額。 這緊急關頭,原縣文管所所長楊祖塏急中生智,將二塊匾額當著文廟大門安上,真乃天意,不長不短,不大不小剛剛合適。楊在上面涂上了紅漆,并在大門正面寫上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在大門背面寫上“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的革命口號,才躲過了這場災難。在打倒“四人幫”。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才把這兩塊匾恢復原狀,理直氣壯地掛在文廟大成殿內。好了,對于文廟的介紹就到這里了,希望大家在這一次的游覽中感到高興。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2023年錘煉強化黨性修養(yǎng)心得體會如何寫(優(yōu)秀13篇)
- 紀檢年輕干部個人心得體會如何寫 紀檢干部青春感言(2篇)
- 2023年擔當作為改變作風心得體會實用(優(yōu)質12篇)
- 最新通過家長會的心得體會模板及感悟(匯總14篇)
- 婚姻與愛情的關系心得體會如何寫 關于婚姻的感悟(9篇)
- 一下你的心得體會和方法 怎樣的心得體會(六篇)
- 2023年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心得體會總結(大全10篇)
- 2023年一個教師的妥協(xié)心得體會怎么寫(大全19篇)
- 消防員轉型強能心得體會報告 消防員兩會心得體會(8篇)
- 2023年長津湖觀影心得體會初中報告(大全11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優(yōu)質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
相關文檔
-
大學放棄轉專業(yè)申請書通用(優(yōu)秀20篇)
25下載數(shù) 203閱讀數(shù)
-
職工籃球比賽宣傳簡報范文 教職工籃球賽簡報范文(七篇)
36下載數(shù) 829閱讀數(shù)
-
2023年黨史23講心得體會簡短(精選13篇)
27下載數(shù) 967閱讀數(shù)
-
2023年俯視仰視平視議論文800字(精選12篇)
38下載數(shù) 527閱讀數(shù)
-
最新審計案例分析心得體會報告(精選10篇)
34下載數(shù) 366閱讀數(shù)
-
端正入黨動機心得體會(大全14篇)
28下載數(shù) 904閱讀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