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2023-01-12 20:34:08
- 小編:ZTFB
- 文件格式 DOC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人大理論研究工作心得體會范文一
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養(yǎng)
學習是強根固本之舉,不管工作再忙,我都不忘學習,是學習讓我掌握了工作的主動權。在學習過程中,我堅持有“位”要有“為”的信念,胸懷“誠”字,抱定“勤”字,立足“實”字,始終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貫穿于履行人大代表職責的全過程,堅持理論學習和業(yè)務知識及其他新知識學習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做到學用結合、學用相長。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著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加強法律知識學習,著力提高依法辦事,依法行政的水平。三是加強業(yè)務知識學習,著力提高真才實學。教育工作隨著經濟工作不斷深入發(fā)展我不斷地提高對工作要求,自己需要不斷學習充電;另一方面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調查研究,做到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真才實學。
克盡職守,切實履行代表職責。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最根本的職責就是為人民行使權利,面對黨和人民的重托,我深深體會到,當代表就要履行職責,當代表就要把群眾的意愿反映上去。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本人參與政府對教育管理,協(xié)助鄉(xiāng)黨委政府先后制定并實施了《關于嚴格控制中小學生流失,切實抓好九年制義務教育》、《禁止任何組織與個人招用應該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就業(yè)的規(guī)定》。
今年放暑假之前向秦皇臺教委領導建議:廉潔執(zhí)教,堅決杜絕個人有償補課行為。同時和廣大教師認真分析總結了教師有償補課的弊端:教師個人有償補課,有損于教師形象,有損于師德,有損于學生健康成長。有了金錢的誘-惑,就可以拋棄教師職業(yè)規(guī)范,就不能一心想著把培養(yǎng)學生成材為己任,就會逐漸失去事業(yè)心、責任感。教師個人有償家教,于學生、于教師、于家庭、于社會,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旨在督促全體教師廉潔執(zhí)教,樹立良好的教育形象;使全鄉(xiāng)教育系統(tǒng)形成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良好風氣,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筑牢思想防線。
在日常工作中,我身體力行,積極工作,盡可能避免工作的失誤,以防影響代表、教師的聲譽,來維護代表形象,同時也為向人代會提供質量較高的建議和議案積累素材。平時注重收集鄉(xiāng)情民-意,時常在下班時間和“雙休日”深入到教師中間、家長之間盡可能了解她們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積極傾聽教師、家長的意愿和呼聲,每次參加人代會,積極地把掌握的情況反映上去,做人民群眾的代言人。兩年來,我們這一屆人大代表向人代會提出的“加大政府力度,嚴格控甌、“整治學校周邊環(huán)境”、“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秦皇臺鄉(xiāng)中心街路燈安裝”等多個建議被學校、政府采納,并予以實施。?
立足本職工作,獻身教育事業(yè)
作為一名區(qū)人大代表,又是一名人民教師,肩負著神圣而光榮的使命,應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多年我一直從事畢業(yè)班教學。因為是畢業(yè)班,肩上更多了一份責任感和使命感,我時刻告誡自己,一定要給初中學生生涯劃上完滿的句號。在平時的工作中,我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充分運用學?,F有的教育教學資源,把學校提出的高效課堂教學落到實處。
1、備課深入細致。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參閱各種資料,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并一起討論教學問題,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重難點。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學預案編寫認真詳盡,除此之外我還特別注重教學反思,學生的精彩發(fā)言,好的解題思路,教學中的困惑和障礙都是值得記錄的寶貴資料,只有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才能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快速提高。
2、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高年級學生特點,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講練結合,注意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課堂上,我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端正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使學生學有所得,向40分鐘要效益。對于后進生而言,僅僅靠40分鐘的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我還利用課余時間對學困生進行輔導,及時查缺補漏,并與家長聯系,及時溝通情況,使學校和家庭的力量聯合起來,幫助學生走出學習的困境。
3、堅持參加校內外教學研討活動,不斷汲取他人的寶貴經驗。
關于人大理論研究工作心得體會范文二
人大代表應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了解當前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征集全國和省兩級人民代表大會的議案、建議案,向國家機關部門反映人民呼聲,提出意見和建議。代表議案應當有案由、案據和方案。案由應當明確清楚,案據應當充分合理,方案應當具體可行。
議案要求:
(1)一件議案中只能就一個問題提出案由、案據和方案
(2)議案的書寫要工整,字跡要清楚
(3)參加聯名提出議案的每位代表,都要親自簽名
(4)案由:提出議案的背景原因、意義
案據:提出議案的資料依據(數字化、具體化、科學性)
方案:提出解決議案的措施(可操作性、針對性)
附:關于加大力度促進農民工就業(yè)的議案(或建議)
(案由)受金融危機影響,沿海地區(qū)的外貿企業(yè)遇到困難,造成相當一部分農民工失去就業(yè)崗位。農民工就業(yè)工作直接關系著農民增收,關系著社會安定,關系著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全局
(案據)目前我國約有1.3億農民工離開本鄉(xiāng)鎮(zhèn)外出就業(yè)。根據農業(yè)部不久前對我國農民工輸出較多的15個省150個村進行的抽樣調查,到今年春節(jié)前,返鄉(xiāng)的農民工約占38.5%。其中有60.4%的農民工仍保留自己的工作,節(jié)后將正?;厝ド习啵O?9.6%的人則失去工作或者還沒有找到工作就返鄉(xiāng)了。預計今年有2500萬農民工將面臨就業(yè)壓力,占1.3億外出就業(yè)農民工總量的15.3%。(方案)因此,我提議:
要加大對勞動力轉移培訓的投入。農村是勞動力的源泉,有相應技能就有相應保障,建議政府召開專門會議,動員全社會力量增加對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培訓的投入力度,建議從地方教育附加費中也安排一定的經費,用于支持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的實施,千方百計提高勞動力技能素質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
關于人大理論研究工作心得體會范文三
一、 問題的提出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人近千萬,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fā)病率為22.8%,中學生為55.2%,高中生為70.3%。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人近視?僅僅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嗎?近視,與年齡有關系嗎?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書籍并調查詢問同學,了解近視的主要原因。
2..通過多種途徑,了解近視可能會引發(fā)的并發(fā)癥。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四、結論
(1)近視的主要原因:
1 看電視距離太近;
2 看電視的時間太長;
3 所看電視的畫面濃度太深;
4 寫作業(yè)時的姿勢不正確 ;
5 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
6 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
7 長時間的坐在電腦、電視前;
8 不合理飲食;
9 在車廂里看書
10 遺傳因素
11 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2)在這里我想給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
1看書時作姿要端正,讀書或寫字時做到“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p>
2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也不要躺下看書。(三)每天堅持做兩次眼保健操。
3每天堅持做兩次眼保健操。
4盡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于疲勞狀態(tài)。
為有效預防近視等眼?。阂灰B(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合理飲食,鍛煉身體,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糾正不良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用眼衛(wèi)生;三要定期到眼科醫(yī)院檢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視眼患者,及時發(fā)現眼病,以便早發(fā)現、早治療。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它!
人大代表可以向代表大會和它的常務委員會提出提案或是議案,提案是一個代表或是10名以下代表聯合提名的提案;議案是10名以上人大代表聯合提名的提案叫議案。
其格式沒有嚴格的限定,一般是有個提案的封皮,上面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一是題目,就是寫上“關于提案”
二是提案人姓名
三是提案代表的所在代表團
四是時間
封皮里面是提案的內容,提案的大體格式如下:
關于解決困難群體的最低生活保障問題的提案
近來,國家公布的cpi居高不下,全年平均預計達到4.5%,對于城市的低收入家庭影響不小。據本市公布的數據,全市平均人均收入為2400元,其中,人均收入低于800元的占24%,低于600元的占11%.
自從全市實行最低生活保障以來,低保家庭的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但是,隨著物價指數的上漲,特別是糧食和肉類價格大幅度上漲后,低保家庭的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據初步調查(抽樣調查了56戶),低保家庭因物價上漲,使其家庭月支出增加了230元,而我市的低保標準是一年前制定的,并且一直沒有調整,使低保家庭實際的生活水平下降。
低收入家庭關系到我市近8%的居民,也關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和百姓人心的向背。
為此,建議提高我市的低保標準,同時將低保標準與物價指數掛鉤,保證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不至于因為物價上上漲而下降。
同時,建議解決低收入邊緣戶的生活補助或是社會救助問題,以保證其基本的生活。
關于人大理論研究工作心得體會范文四
2021黨史、新中國史應知應會題目
一、單選題
1.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歷史事件是(b)。
a新文化運動b五四運動
c中國共產黨成立d五卅運動
2.1919年5月4日,五四愛國運動爆發(fā)的直接導火索是(a)。
a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b日本制造“濟南慘案”
c日本出兵占領青島d《凡爾賽和約》的簽訂
3.五四運動后期,中國(b)以自己特有的組織性、紀律性和堅定的革命性,在運動中發(fā)揮了主力軍的作用。
a農民b工人階級c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d學生
4.新文化運動的兩大口號是(a)。
a民主和科學b新道德和新文學
c民權和平等d自由和民主
5.20世紀初期哪兩大中、外政治事件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b)。
a1911辛亥革命、1919年共產國際成立
b1919年的五四運動、1917年俄國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
c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1924年列寧逝世
d1911辛亥革命、1919年的五四運動
6.五四運動對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意義在于(b)。
a標志著中國現代化史的開端
b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c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建d具備歷史的理由
7.1919年5月,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b)在《新青年》發(fā)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tǒng)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
a陳獨秀b李大釗c毛澤東d鄧中夏
8.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具體時間是(d)。
a1921年6月1號b1921年7月1號
c1921年7月21號d1921年7月23號
9.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任總書記是(c)。
a李大釗b毛澤東c陳獨秀d董必武
10.第一次明確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的會議是(b)。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
11.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標志是(a)。
a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b中共三大的召開
c黃埔軍校的建立
d北伐戰(zhàn)爭的開始
12.新三民主義之所以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主要是因為它(b)。
a與黨的民主革命綱領完全一致
b與黨的民主革命綱領若干原則基本一致
c是反帝與反封建結合的革命綱領
d是在中共幫助國民黨改組的情況下制定的
13.大革命戰(zhàn)爭時期實行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在黨的哪次會議上提出的(c)。
a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b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c黨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d黨的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14.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是(c)。
a“四一二”反革命政變b馬日事變
c“七一五”國民黨中央“分共”會議d南昌起義
15.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革命戰(zhàn)爭和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的事件是(c)。
a秋收起義b廣州起義c南昌起義d百色起義
16.中國共產黨人建立蘇維埃政權的首次嘗試出現在(c)。
a南昌起義b秋收起義c廣州起義
d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7.由大革命失敗進入到土地革命戰(zhàn)爭的一個歷史轉折點的標志是(a)。
a八七會議b遵義會議c中共四大d中共五大
18.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給我黨最深刻的歷史教訓是(c)。
a必須武裝反對國民黨反動派b必須建立人民軍隊
c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d必須建立國民統(tǒng)一戰(zhàn)線
19.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chuàng)建,最主要的意義是(d)。
a開始游擊戰(zhàn)爭的嘗試
b揭開了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的序幕
c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d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
20.(a)決議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獻,解決了在農村進行戰(zhàn)爭的環(huán)境中如何將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革命軍隊建設成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這個根本性問題。
a古田會議b八七會議c黨的六大d黨的七大
21.紅軍長征途中召開的(b),開始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a古田會議b遵義會議c黎平會議d兩河口會議
22.黨的(b)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內的領導地位。
a八七會議b遵義會議c瓦窯堡會議d洛川會議
23.遵義會議成為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主要是因為這次會議(d)。
a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b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共中央的統(tǒng)治
c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d中共開始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問題
24.“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之等閑”,當年紅軍“遠征”的直接原因是(d)。
a把革命的火種灑向西部
b東北淪陷,華北告急!中華民族危機空前
c“避敵主力,打其虛弱”,集中優(yōu)勢兵力殲滅敵人
d紅軍第五次“反剿”的失利,被迫實施戰(zhàn)略轉移
25.中國共產黨在黨的“八七”會議上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在遵義會議上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tǒng)治。右傾機會主義和“左”傾錯誤反映在黨的作風問題上,主要是缺乏(c)。
a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態(tài)度b民主與法制的觀念
c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d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
26.1931年,日本關東軍蓄意炸毀沈陽北部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路軌,反誣是中國軍隊所為,突然進攻沈陽北大營中國軍隊,發(fā)動了(a)。
a九一八事變b八一三事變
c一二八事變d七七事變
27.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c)上確定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策略方針。
a八七會議b洛川會議c瓦窯堡會議d十二月會議
28.1937年(d)事變爆發(fā),全面抗戰(zhàn)由此開始。
a九一八b一二八c華北d盧溝橋
29.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最根本前提是(a)。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最主要矛盾
b中國共產黨倡議和平解決
c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zhàn)、聯共抗日主張
d英美支持蔣介石在中國繼續(xù)掌權
30.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是(a)。
a從民族的利益出發(fā)
b從階級的利益出發(fā)
c從工農群眾的利益出發(fā)
d立足于蔣介石可能轉變政策
31.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的標志是(d)。
a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b八一三事變后國民政府發(fā)表自衛(wèi)聲明
c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
d國民黨公布《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并發(fā)表蔣介石談話
32.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八路軍打的第一個大勝仗,打破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是(a)。
a平型關大捷b臺兒莊戰(zhàn)役c武漢會戰(zhàn)d長沙大捷
33.1938年10月,廣州、武漢相繼失陷后,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進入(c)。
a戰(zhàn)略防御階段b戰(zhàn)略進攻階段
c戰(zhàn)略相持階段d戰(zhàn)略反攻階段
34.下列關于對延安整風運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c)
a是一次全黨范圍內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運動
b是破除黨內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的偉大思想解放動
c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d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礎
35.中共七大系統(tǒng)地總結了黨24年來領導中國革命的經驗,深刻地論述了(c)的基本理論。
a統(tǒng)一戰(zhàn)線b社會主義
c新民主主義d農村包圍城市
36.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三大作風是(c)。
a獨立自主,艱苦奮斗,勤儉建國
b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加強團結
c理論和實際結合的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
d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實事求是的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
37.黨的(b)把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優(yōu)良作風概括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
a六大b七大c延安整風運動d八大
38.1945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向黨內發(fā)出毛澤東起草的《中共中央關于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提出(b)三大口號。
a和平、民主、進步b和平、民主、團結
c獨立、自由、民主d民主、自由、富強
39.國民黨發(fā)動全面內戰(zhàn)是從1946年進攻(d)解放區(qū)開始的。
a冀魯豫b陜甘寧c山東d中原
40.從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的一年多時間,是人民解放軍實行戰(zhàn)略(b),抗擊國民黨軍隊進攻的階段。
a進攻b防御c相持d反攻
41.人民解放軍在戰(zhàn)爭第二年作戰(zhàn)的基本特征是(b)。
a內線防御為主b內外結合,外線反攻為主
c內線相持為主d內外結合,外線決戰(zhàn)為主
42.1947年5月,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愛國學生掀起了聲勢浩大的(a)。
a反饑餓、反內戰(zhàn)運動b抗議美軍暴行運動
c罷課運動d民主運動
43.毛澤東指出:“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這是蔣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統(tǒng)治由發(fā)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tǒng)治由發(fā)展到消滅的轉折點。”其中“轉折點”是指(b)。
a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召開b解放軍進入戰(zhàn)略反攻
c三大戰(zhàn)役取得勝利d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召開
44.1947年7月至9月,在(c)的主持下,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召開全國土地會議,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
a毛澤東b周恩來c劉少奇d任弼時
45.1947年《中國土地法大綱》規(guī)定的土地分配辦法是(a)
a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b按階級成分分配土地
c按實際勞動力分配土地d按各地情況采取不同標準分地
46.陳毅在《記淮海前線見聞》一詩中說:“幾十萬民工走不通。駿馬高車送糧食,隨軍旋轉逐西東,前線爭立功”,出現這種情景的根本原因是(d)。
a翻身農民踴躍支援前線b東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軍的作戰(zhàn)方針正確d解放區(qū)實行了土地改革
47.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d)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在會上向全黨同志提出了著名的“兩個務必”。
a阜平b延安c北京d西柏坡
48.1949年3月,毛澤東在(a)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發(fā)表了關于革命勝利后要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襲的講話。
a西柏坡b延安c瓦窯堡d北京
49.黨的工作重心由鄉(xiāng)村轉移到城市的決定是在黨的(b)上作出的。
a七大b七屆二中全會
c七屆三中全會d七屆四中全會
50.1949年4月23日,經過渡江戰(zhàn)役,人民解放軍勝利解放(b),宣告國民黨在全國反動統(tǒng)治的覆滅。
a上海b南京c南昌d杭州
51.1949年9月21日,(b)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開幕。毛澤東在開幕詞中莊嚴地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p>
a中國人民代表大會b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
c政務院會議d中央政治局會議
52.毛澤東在黨的(b)提出了“不要四面出擊”的方針。
a七屆二中全會b七屆三中全會
c八大d八屆一中全會
53.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政府為穩(wěn)定市場,安定人心,嚴厲打擊投機倒把活動,經過(a),穩(wěn)定了物價,結束了我國連續(xù)十多年物價暴漲的局面。
a“銀元之戰(zhàn)”和“米棉之戰(zhàn)”b“銀元之戰(zhàn)”和“煤油之戰(zhàn)”
c“煤油之戰(zhàn)”和“米棉之戰(zhàn)”d“米棉之戰(zhàn)”和“債券之戰(zhàn)”
54.(a),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中共中央命令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作戰(zhàn),并任命彭德懷為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a1950年10月b1951年10月
c1952年10月d1953年10月
55.1950年6月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10月19日以(b)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奉命開赴朝鮮戰(zhàn)場。
a朱德b彭德懷c賀龍d劉伯承
56.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央確定調整工商業(yè)工作,必須在“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基本方針下,重點調整(a)。
a公私關系b勞資關系c產銷關系d內部管理
57.下列不屬于“五反運動”范圍的是(d)。
a反對行賄b反對偷稅漏稅
c反對偷工減料d反貪污
58.1953年至1957年是中國共產黨和政府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時期,也被稱為新中國工業(yè)化的起步時期。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一五”計劃把(b)作為經濟建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a優(yōu)先發(fā)展輕工業(yè)b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
c輕工業(yè)、重工業(yè)并舉d工業(yè)、農業(yè)并舉
59.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大會通過了(a),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作為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確定下來。
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
c《中國共產黨黨章》
d《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五年計劃》
60.(d)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基本消滅了剝削制度,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這兩種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已在國民經濟中占據絕對優(yōu)勢地位。
a1953b1954c1955d1956
61.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主要標志是(c)。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
c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
62.1953年12月31日,周恩來在接見(b)代表團時,首次系統(tǒng)地提出了國家之間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
a朝鮮b印度c柬埔寨d越南
63.1956年4月,毛澤東發(fā)表(b),初步提出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方針,就是要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yè)服務。
a《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b《論十大關系》
c《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
d《論人民民主專政》
64.1957年,毛澤東發(fā)表(a)一文,提出了嚴格區(qū)分和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發(fā)展我們的經濟、發(fā)展我們的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的戰(zhàn)略思想。
a《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
b《目前的形勢和任務》
c《關于農業(yè)合作化問題》
d《論十大關系》
71957年2月,毛澤東發(fā)表了《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指出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已經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說服的、教育的、(d)的方法去解決。
a階級斗爭b急風暴雨式的群眾斗爭
c解決敵我矛盾d“團結—批評—團結”
65.中國共產黨開始在實踐中探索本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標志是(d)。
a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制定
b整風運動的開始
c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作《論十大關系》的報告
d中共“八大”召開
66.1958年8月召開的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把(b)運動迅速推向高潮,以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地泛濫開來。
a“大躍進”b“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
c人民公社化d反右傾
67.1962年1月至2月,黨中央在北京召開了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即七千人大會,(c)在會上作報告,比較系統(tǒng)地初步總結了“大躍進”以來經濟工作的基本經驗教訓。
a毛澤東b鄧小平c劉少奇d陳云
68.“文化大革命”的發(fā)動,是由(c)引發(fā)的。
a1966年8月8日,黨的八屆十一中全會通過《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
b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通知》
c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匯報發(fā)表了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
d《五一六通知》
69.客觀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論和實踐失敗的事件是(c)。
a七二零事件b“批林整風”運動
c林彪事件d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覆滅
70.歷史已經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場(b)。
a“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政治大革命
b由領導者錯誤發(fā)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c群眾運動
d擴大化運動
71.“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針對“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黨開展了(a)。
a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b要不要改革開放的討論
c如何評價毛澤東的討論
d轉移工作重心的討論
72.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fā)表題為(a)的特約評論員文章,從根本上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揭開了真理標準討論的序幕。
a《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b《一切主觀世界的東西都要接受實踐的檢驗》
c《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
d《唯一的標準》
73.標志著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重要會議是(a)。
a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b黨的八大
c黨的九屆二中全會d黨的十二大
74.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作了(a)的講話,實際上成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
a《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b《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c《堅持黨的路線,改進工作方法》
d《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75.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b),標志著黨勝利地完成了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
a、《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b、《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c、《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
d、《中共中央關于整黨的決定》
76.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根本前提。這四項基本原則是(a)。
a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b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c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堅持多黨合作制度;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d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政治協(xié)商制度;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77.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農村發(fā)生了許多重大變化。影響最深遠的是普遍實行了多種形式的農村生產責任制,而(b)又越來越成為主要形式。
a集體經營b家庭聯產承包制
c包產到戶d土地私有
78.黨的第(b)全國代表大會闡明當代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a十二次b十三次c十四次d十五次
79.中國共產黨第(c)次全國代表大會系統(tǒng)論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a十二b十三c十四d十五
80.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核心是(c)。
a以經濟建設為核心
b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發(fā)展改革開放
c“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d發(fā)展
81.1992年初,鄧小平在視察南方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最終達到(c)。
a小康社會b生活富裕c共同富裕d經濟繁榮
82.中國共產黨第(b)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提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a十三b十四c十五d十六
83.《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必須堅持(b)的方針。
a以公有制為主體,允許其他經濟成分發(fā)展
b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fā)展
c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存
d以公有制為主體,不允許其他經濟成分發(fā)展
84.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標志著鄧小平(c)構想獲得巨大成功。
a改革開放b全方位外交c一國兩制d和諧世界
85.堅持(b)原則,是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政治基礎。
a和平統(tǒng)一b一個中國c獨立自主d主權和領土完整
86.1997年9月12日至18日,黨的十五大在北京舉行。黨的十五大主題是(a)。
a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面推向21世紀
b研究并確定跨世紀宏偉目標
c認真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的重要歷史經驗
d研究如何加強黨的建設
87.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產生的第二次理論飛躍是形成了(b)。
a毛澤東思想
b鄧小平理論
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88.“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a)。
a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
b堅持與時俱進
c一切從實際出發(fā)d實事求是
89.把發(fā)展問題同黨的性質、黨的執(zhí)政理念聯系起來,明確提出發(fā)展是我們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的是(c)。
a毛澤東b鄧小平c江澤民d胡錦濤
90.(d)是黨的根本宗旨。
a以人為本
b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
c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
d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91.從20xx年1月以來,我們黨分三批開展了以(a)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
a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b落實科學發(fā)展觀
c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d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92.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一致同意將(a)寫入黨章。
a科學發(fā)展觀b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c鄧小平理論d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
93.科學發(fā)展觀,第一要義是發(fā)展,核心是(b),基本要求是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根本方法是統(tǒng)籌兼顧。
a人本主義b以人為本c民本思想d為民服務
94.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d)。
a改革開放b四項基本原則
c以經濟建設為中心d“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95.(d)對黨章進行了修改,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寫入黨章。
a黨的十四大b黨的十五大
c黨的十六大d黨的十七大
96.黨的十七大把(a)四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寫入黨章。
a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
b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
c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
d城鄉(xiāng)發(fā)展、區(qū)域發(fā)展、經濟社會發(fā)展、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
97.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是在(b)提出來的。
a黨的十五大b黨的十六大
c黨的十七大d黨的十八大
98.1927年12月,廣州起義的發(fā)動者是(a)等。
a張?zhí)?、葉挺、葉劍英
b周恩來、葉挺、葉劍英
c朱德、賀龍、陳毅
d朱德、葉挺、賀龍
99.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堅持實事求是地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同時,明確指出,黨中央的理論戰(zhàn)線的崇高任務,就是領導和教育全黨和全國人民歷史地、科學地認識(b)。
a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以及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大趨勢
b毛澤東同志的偉大功績,完整地、準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以發(fā)展
c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規(guī)律,以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深刻內涵
d共產主義的真諦以及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100.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議,主要討論經濟調整問題。會議通過了中央提出的調整國民經濟的八字方針,即:(c)。
a調整、鞏固、充實、提高b調整、改革、充實、提高
c調整、改革、整頓、提高d調整、改革、提高、整頓
101.黨的十八大是在我國進入(d)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a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b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c全面建設小康社會d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102.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b)。
a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b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c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新民主主義基本制度
d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103.(b)成功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a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
b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
c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
d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
104.黨的七大是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召開的極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會。它的一個重大歷史性貢獻是確立(b)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
a馬克思列寧主義b毛澤東思想
c鄧小平理論d三個代表
105.鄧小平理論初步回答了(b)問題。
a什么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怎樣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
b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c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d什么是科學發(fā)展、怎樣實現科學發(fā)展
106.1927年8月,黨在八七會議上確定了(b)的方針。
a建立革命軍隊b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
c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地d組織城市工人斗爭
107.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胡錦濤同志代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a)的報告。
a《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b《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c《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d《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
108.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設立的經濟特區(qū)有(c)。
a深圳上海汕頭珠海b深圳廈門海南珠海
c深圳珠海汕頭廈門d深圳上海廈門汕頭
109.“一國兩制”的前提是(d)。
a大陸主體的社會主義制度和港、澳、臺地區(qū)的資本主義制度并存
b港、澳、臺享有高度自治權
c用和平方式統(tǒng)一祖國
d由中央人民政府行使國家主權
110.1956年9月15至27日黨的八大在北京舉行,這次大會明確了國內主要矛盾是(c)。
a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b中華民族和帝國主義的矛盾
c落后的經濟文化和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
d人民群眾內部矛盾
111.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解決經濟上的困難,黨在解放區(qū)領導了(b)。
a延安整風運動b大生產運動
c三三制政權建設運動d打土豪分田地運動
112.黨的七大是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召開的極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會。它的一個重大歷史性貢獻是確立(b)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
a馬克思列寧主義b毛澤東思想
c鄧小平理論d三個代表
11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根據黨的歷史經驗教訓,決定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健全黨規(guī)黨法,嚴肅黨紀,切實搞好黨風建設,并選舉產生了以陳云為第一書記的(b)。
a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b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c中央zd委員會d中央顧問委員會
114.解放戰(zhàn)爭時期,人民解放軍進行戰(zhàn)略決戰(zhàn)的三大戰(zhàn)役是(c)。
a遼沈、淮海、渡江戰(zhàn)役b上黨、淮海、渡江戰(zhàn)役
c遼沈、淮海、平津戰(zhàn)役d魯西南、淮海、渡江戰(zhàn)役
115.為了爭取和平、避免內戰(zhàn),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0日,毛澤東偕同周恩來、王若飛,與國民黨當局進行了歷時43天的談判。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a)。
a重慶談判b南京談判c北平談判d上海談判
116.中國共產黨在建國初期所面臨的主要任務是(b)。
a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b恢復國民經濟
c進行現代化建設
d鎮(zhèn)壓反革命
117.下列(b)會議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標志。
a1956年黨的八大
b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c1987年黨的十三大
d1997年黨的十五大
118.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a),提出尊重臺灣現狀,實現臺灣與祖國大陸和平統(tǒng)一,實現“三通”。
a《告臺灣同胞書》
b《告全國人民書》
c《進一步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政策》
d《一國兩制,和平統(tǒng)一》
119.關于黨的七大,下列闡述錯誤的一項是(b)。
a毛澤東作了題為《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
b認為新中國應建立社會主義的國家制度
c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d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重要的一次會議
120.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中國(b)革命已經取得基本勝利,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已經到來,中國歷史由此開辟了一個新紀元。
a舊民主主義b新民主主義c社會主義d民族主義
121.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由于(c)的“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造成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a羅章龍b張國燾c王明d李立三
122.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起點和中國人民局部抗戰(zhàn)開始的標志是(a)。
a九一八事變b華北事變c一二九運動d七七事變
123.毛澤東在黨的(c)上做報告時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要求:“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a七大b七屆三中全會c七屆二中全會d八大
124.區(qū)別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是(b)。
a革命對象不同b革命領導權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d革命指導思想不同
125.以下不屬于黨的三大作風的內容是(b)。
a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
b艱苦樸素的作風
c與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
d批評及自我批評的作風
126.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是(c)。
a帝國主義的殖民地b封建社會的殘余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資本主義社會
127.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采取的政策是(b)。
a沒收b和平贖買c國家資本主義d公私合營
128.從近代到建國前我國第一次取得對外反侵略戰(zhàn)爭勝利的是(b)。
a甲午戰(zhàn)爭b抗日戰(zhàn)爭c解放戰(zhàn)爭d抗美援朝戰(zhàn)爭
129.中國革命的道路是(d)。
a農村包圍城市b武裝奪取政權
c城市工人革命d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130.科學發(fā)展觀的提出,標志著我們黨(a)。
a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進一步深化
b完全掌握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發(fā)展規(guī)律
c改變了建國以來傳統(tǒng)的發(fā)展模式和發(fā)展戰(zhàn)略
d第一次找到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131.黨的(c)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明確寫進黨章。
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
132.開展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歷史意義是(a)。
a為改革開放奠定思想理論基礎b開創(chuàng)了改革開放新階段
c提出了四項基本原則d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
133.建國以來,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經歷的曲折和失誤,歸根到底,就在于沒有搞清楚(a)。
a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b什么是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
c什么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d什么是社會主義的本質
134.黨的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首次比較系統(tǒng)提出和闡述了(b)。
a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d社會主義本質理論
135.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b)。
a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階段
b特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fā)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須要經歷的特定階段
c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必然要經歷的起始階段
d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階段
136.中共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是(b)。
a中共一大b遵義會議c中共八大d十一屆三中全會
137.現階段中國最大的國情是(c)。
a生產力水平低,經濟發(fā)展落后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
c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d進入小康社會
二、多選題
138.20世紀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經歷的三次歷史性巨大變化是(acd)。
a辛亥革命,推翻統(tǒng)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b五四運動,促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c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d改革開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
139.1922年7月,黨的二大在上海召開,第一次提出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其內容是(abcd)。
a打倒軍閥
b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
c統(tǒng)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d實現共產主義
140.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確定了(ab)的方針。
a土地革命b武裝起義c成立蘇維埃d國共合作
141.1932年底,國民黨軍隊調集30多個師的兵力,向中央根據地發(fā)動第四次“圍剿”。(ac)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指揮紅一方面軍在運動戰(zhàn)中消滅敵人,取得反“圍剿”的勝利。
a朱德b毛澤東c周恩來d李德
142.黨的七大總結歷史經驗,把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風概括為三大作風,即(abd)。
a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
b自我批評的作風
c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作風
d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作風
143.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中戰(zhàn)勝敵人的三大法寶是(acd)。
a統(tǒng)一戰(zhàn)線b工農割據c武裝斗爭d黨的建設
144.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決定開展“三反”運動,主要內容是(acd)。
a反對貪污b反對行賄c反對浪費d反對官僚主義
145.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abcd)。
a互不侵犯b互不干涉內政c平等互利d和平共處
146.四項基本原則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改革開放一起,構成了黨的基本路線的基本內容,四項基本原則包括(abcd)。
a堅持社會主義道路b堅持無產階級專政
c堅持共產黨的領導d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147.1980年5月,“出口特區(qū)”改名為“經濟特區(qū)”。我國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qū)有(abcd)。
a深圳b珠海c廈門d汕頭
148.鄧小平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提出的“三個有利于”是(abd)。
a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
b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
c有利于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
d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49.在處理國家之間的關系上,中國堅持的原則是(abcd)。
a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和平共處d互不干涉內政
150.根據黨的十五大確定的任務,從1998年11月開始,全黨在縣級以上黨政領導班子、領導干部中集中時間,分期分批開展以(abd)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教育。
a講政治b講學習c講奉獻d講正氣
15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bcd)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a毛澤東思想b鄧小平理論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學發(fā)展觀
152.1915年發(fā)端的中國新文化運動高舉的兩面大旗是(ab)。
a民主b科學c愛國d自由
153.在1919年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前,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是(abc)。
a帝國主義b封建主義c官僚資本主義d民族資本主義
154.1919年爆發(fā)的五四運動是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發(fā)生的,它具有的歷史特點是(abd)。
a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b真正的群眾運動
c倡導了民主和科學的主題
d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155.毛澤東在《論持久戰(zhàn)》中科學地預測,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發(fā)展進程將經過(acd)。
a戰(zhàn)略防御階段b戰(zhàn)略退卻階段
c戰(zhàn)略相持階段d戰(zhàn)略反攻階段
156.1948年秋后,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戰(zhàn)略決戰(zhàn)的三大戰(zhàn)役是(abd)。
a遼沈戰(zhàn)役b平津戰(zhàn)役c渡江戰(zhàn)役d淮海戰(zhàn)役
157.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是(cd)。
a反對帝國主義
b反對封建主義
c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d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158.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ab)。
a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c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
d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矛盾
159.五四運動的歷史特點和意義體現在(abcd)。
a是一次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運動
b是一場真正的群眾性運動
c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
d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60.1938年5月,毛澤東發(fā)表《論持久戰(zhàn)》,其主要內容包括(abcd)。
a批駁“速勝論”、“亡國論”
b全面分析了中日戰(zhàn)爭的基本特點
c科學預見了抗日戰(zhàn)爭所要經過的階段
d論證了抗日戰(zhàn)爭是持久的,最后勝利屬于中國
161.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zhàn)中發(fā)揮的中流砥柱作用主要體現在(abcd)。
a積極倡導、促成并維護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
b最大限度地動員全國軍民共同抗戰(zhàn)
c科學闡明了抗日戰(zhàn)爭的規(guī)律和進程
d制定了正確的戰(zhàn)略和策略
162.1947年2月至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粉碎了國民黨軍隊(ad)。
a對陜甘寧邊區(qū)的重點進攻b對東北解放區(qū)的重點進攻
c對中原解放區(qū)的重點進攻d對山東解放區(qū)的重點進攻
163.1957年2月,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的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矛盾是(ac)。
a敵我之間的矛盾b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
c人民內部之間的矛盾d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
164.1915年興起的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abcd)。
a提倡民主和科學b提倡白話文
c提倡新文學d宣傳男女平等和個性解放
165.“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共產黨粉碎林彪和“四人幫”兩個反革命集團分別是在(ad)。
a1971年b1972年c1975年d1976年
166.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深遠歷史意義主要體現在(abcd)。
a結束了粉碎“四人幫”后黨和國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
b開始了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領域的全面撥亂反正
c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
d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
167.1987年召開的中共十三大提出了(abc)。
a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b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c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發(fā)展戰(zhàn)略
d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168.1998年11月,中共中央決定在縣級以上黨政領導班子和干部中開展的“三講”教育是(acd)。
a講學習b講紀律c講政治d講正氣
169.下面關于中共三大對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表述正確的有(abcd)。
a決定全體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
b在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時,黨必須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c正確制定了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方針政策
d有力推動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
170.國民黨一大宣言對三民主義進行的新的闡釋包括(abcd)。
a民族主義突出了反帝內容,同時強調各民族平等
b民權主義強調民權為一般貧民所共有
c民生主義在“平均地權”的基礎上增加了“節(jié)制資本”的原則
d民生主義提出要改善工農的生活狀況
171.廣州起義的中共領導人有(acd)。
a張?zhí)譩張聞天c葉挺d葉劍英
172.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chuàng)建有深遠的意義,表現在(abc)。
a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
b為共產黨領導的其他各地的起義武裝樹立了榜樣
c開辟了一條在敵我力量十分懸殊的情況下,共產黨深入農村保持和發(fā)展革命力量的正確道路
d動搖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統(tǒng)治基礎
173.以下對瓦窯堡會議的表述正確的有(abc)。
a提出了抗日條件下與民族資產階級重建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新政策
b批評了“左”傾冒險主義和關門主義的錯誤傾向
c為迎接全國抗日新高潮的到來作了理論和政治上的準備
d明確提出黨的總方針是“逼蔣抗日
174.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提出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三大綱領包括(abd)。
a政治b經濟c軍事d文化
175.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主要內容有(acd)。
a規(guī)定了全國勝利后中國共產黨在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b規(guī)定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c指出了中國由農業(yè)國轉變?yōu)楣I(yè)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yōu)樯鐣髁x社會的發(fā)展方向
d在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問題上,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要求
176.1952年開展的“五反”運動的主要內容是(abcd)。
a反行賄和反偷稅漏稅b反盜竊國家資財
c反偷工減料d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
177.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包括哪兩個階段?(ac)
a新民主主義革命b舊民主主義革命
c社會主義革命d農民革命
178.“一化三改”的重要內容是(abcd)。
a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
b國家對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c國家對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d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179.《論十大關系》中指出要正確處理經濟關系,包括(abcd)。
a重工業(yè)同農業(yè)、輕工業(yè)的關系
b沿海和內地兩方面的建設積極性的關系
c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
d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180.以下對《論十大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abcd)。
a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領導集體深入調查研究的成果
b它為中共八大的召開作了理論準備
c“十大關系”之一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d十大關系圍繞的基本方針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181.以下屬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主要內容的是(abc)。
a高度評價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b重新確立力偶啊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
c決定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
d決定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
182.在1956年4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提出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方針是(bc)。
a推陳出新b百花齊放c百家爭鳴d古為今用
183.1957年的整風運動反對的主要是(bcd)。
a教條主義b主觀主義c宗派主義d官僚主義
184.“第二個歷史決議”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和活的靈魂作了概括,指出:毛澤東思想是(abcd)。
a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fā)展
b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
c共產黨集體智慧的集晶
d黨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185.下列屬于《中國土地法大綱》主要內容的有(ac)。
a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
b保護工商業(yè)者
c實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d實行土地國有
186.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對私營工商業(yè)進行全面調整的原則是(ac)。
a公私兼顧b城鄉(xiāng)交流c勞資兩利d內外有別
187.從1957年到1976年,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經歷的曲折包括(abcd)。
a反右派斗爭嚴重擴大化b以階級斗爭為綱
c“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d文化大革命
188.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涵義是(ad)。
a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
b實現了生產的商品化,社會化的社會
c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要經歷的起始階段
d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89.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主要內容是(acd)。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b以精神文明建設為動力
c堅持四項基本原則d堅持改革開放
190.在南方談話中鄧小平指出判斷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各方面的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歸根結底看其是否有利于(acd)。
a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b提高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
c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9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是(abc)。
a在所有制結構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c在宏觀調控上,能更好地發(fā)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
d在政府職能上,實行政企分開,政府不直接干預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活動
19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abcd)。
a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c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d社會主義榮辱觀
193.十七大指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tǒng)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我們將遵循“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和現階段發(fā)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爭取和平統(tǒng)一的努力決不放棄,貫徹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反對“臺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xié),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主題,真誠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臺海地區(qū)謀和平,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上述材料表明:(bcd)。
a把反對和遏制“臺獨”勢力分裂活動的工作放在了比較中心位置
b必須堅持“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實現祖國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
c兩岸統(tǒng)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
d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國家的核心利益
194.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了《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決定第一次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zhàn)略任務。這是因為:(abcd)。
a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b這是中國共產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的全局出發(fā)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
c適應了我國改革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
d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195.原香港基本法咨詢委員會秘書長梁振英在紀念香港回歸10周年座談會上談到,深受魁北克問題困擾的加拿大曾派政府官員專程赴港認真了解“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構想。歐洲某國駐港總領事陪該國駐華大使訪港,也曾專門了解“一國兩制”在港落實情況,這說明“一國兩制”已引起國際社會越來越大的關注。下面判斷正確的是:(abd)。
a“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對任何國家解決領土、主權、民族、宗教紛爭等問題都有借鑒價值
b“一國兩制”為解決國際爭端和世界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與示范
c“一國兩制”是解決國際爭端的根本途徑
d“一國兩制”為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提供了一種成功的范式
196.加入世貿組織是中國對外開放不斷加深的體現和必然要求。加入wto后,(abcd)。
a有利于中國參與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
b有利于中國全面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合作,充分發(fā)揮我國的比較優(yōu)勢
c有利于我國與跨國公司進行廣泛合作
d有利于中國企業(yè)走出國門,提高中國產品的國際知名度
197.堅持改革正確方向核心,就是(abc)。
a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
b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c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
d堅持中國制造
198.“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就是中國共產黨必須(abc)。
a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
b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d始終代表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潮流
199.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初步回答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是(ac)。
a什么是社會主義b建設什么樣的黨
c怎樣建設社會主義d怎樣建設黨
200.下列關于鄧小平理論的表述中,正確的表述有(acd)。
a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
b是改造了的馬克思主義
c是對當今時代特征和總體國際形勢所作的新的科學判斷
d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數學試卷分析會后心得體會和方法 數學考試后試卷分析(五篇)
- 保育員中班工作計劃上學期工作總結(模板16篇)
- 初中英語口語競賽心得體會(通用16篇)
- 輔警申請轉正心得體會報告 完整輔警轉正申請書范文(4篇)
- 最新村支兩委學習心得體會及感悟(精選11篇)
- 保護母親河心得體會小學生總結 學校保護母親河活動總結(八篇)
- 與孩子共讀課外書心得體會報告 孩子閱讀課外書的感受和體會(2篇)
- 觀看紀錄片并提交心得體會總結 紀錄片的心得體會(5篇)
- 最新大學生的自我認知心得體會總結(精選11篇)
- 黨課十大講堂心得體會和方法 黨課十大講堂心得體會和方法總結(五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優(yōu)質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